小儿髋关节发育不良是比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好发于女孩,左侧多于右侧,临床体征主要有Allis征、臀纹不对称、肢体不等长等(图1、2)。(注:Allis征又称 Galeazzi征,患者仰卧,屈髋屈膝,两足平行置于床面,比较两膝高度。不等高为阳性,提示较低一侧股骨或胫骨短缩,或髋关节后脱位。) 图 1 Allis征阳性
图 2 双侧大腿纹不对称 进行超声扫查前不需进行特殊准备,婴幼儿一般在出生后6个月内接受检查,超过6个月需行X线检查,下面我们来看一下扫查方法及超声表现。 1.髋关节冠状切面(Graf检查法) 婴儿取侧卧位,待检测髋关节处于生理状态(轻微屈曲15°-20°)(图3)。探头置于髋关节外侧股骨大转子处,与身体长轴保持平行,声束垂直于骨盆矢状面,获得髋臼窝正中冠状切面(图4)。 图 3 髋关节冠状切面检查体位图 图 4 髋关节冠状切面探头位置图 2.Graf检查法测量:先在近端软骨膜移行为骨膜处做髂骨的切线为基线;然后以髋臼窝内髂骨支下缘与骨性髋臼顶的切线为骨顶线;确定骨缘转折点(骨性髋臼顶凹面向凸面移行处)和关节盂唇中心点,这两点相连形成软骨顶线。基线与骨顶线相交成a角,基线与软骨顶线相交成β角, a角主要衡量骨性髋臼发育的程度,α角度较小表明骨性髋臼较浅,β角代表软骨性髋臼的形态,由于髋臼软骨部分和软骨顶线个体差异很大,故β角测值较a角测值显示出更多的个体差异(图5、6、7)。 图5 髋关节解剖结构 图6 α角的测量方法 图7 β角的测量方法 2.髋关节屈曲横切面( Harcke检查法) 婴儿仰卧位或侧卧位,髋关节屈曲90°,探头位于后臀部,平行于股骨长轴,做髋关节横切面(声束与骨盆水平面平行),切面需清晰显示股骨干长轴、股骨头、髋臼及盂唇,正常图像显示股骨头与髋臼窝紧密接触。显示此图像后,在婴儿自然放松状态下,保持婴儿髋关节屈曲90°,轻柔的推压婴儿大腿,使髋关节内收(类似 Barlow试验动作)以评估髋关节稳定性;如果股骨头脱位,轻柔的推压婴儿大腿,使髋关节外展(类似 Ortolani试验动作)以评估股骨头可否复位(图8、9、10)。 图 8 髋关节屈曲位横切面检查体位图 图 9 髋关节屈曲位横切面探头位置图 图 10 正常髋关节(股骨头与髋臼窝紧密接触) G:臀肌 H:未骨化的股骨头 ls:坐骨 L:盂唇 M:软骨一骨交 界 Tr:Y状软骨 Ac:软骨性髋臼 GT:股骨大转子 髋关节屈曲横切面扫査,可将髋关节描述为: ①髋关节稳定(股骨头与髋臼窝紧密接触); ②髋关节松弛(婴儿多小于4周,推压内收髖关节时,股骨头与髋臼窝之间可出现轻微分离); ③髋关节半脱位(股骨头与髋臼窝明显分离,但股骨头仍部分位于髋臼内); ④髋关节加压可脱位(推压内收髋关节时,股骨头可脱出髋臼外); ⑤髋关节脱位可复位(外展髋关节股骨头可复位至髋臼内); ⑥髋关节脱位不可复位(外展髋关节,股骨头不能复位至髋臼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