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月初立春到现在,已经过了大半个月啦。窗外春色浓厚,绿意越来越深。天气也越来越暖和,小伙伴们都慢慢开始复工、复学了~ 虽然疫情危机还没解除,咱们不能出门享受好春光,但利用好「春养黄金期」,抓紧时间增强免疫力,养出好身体,也是为自己、为祖国做贡献! 《黄帝内经》记载:春三月,此谓发陈。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所谓春三月,是指立春到立夏期间这三个月。而发陈是指,把陈旧的发散掉,对应到身体,就是排除毒素、扫清旧垃圾,来接纳新的营养和阳气。 从中医角度来看,我们在秋冬季节「秋收冬藏」,是为了将阳气封藏,留足能量过冬。但阳气往里收敛同时,风、寒、燥等病邪也容易趁机入侵。 也正因为阳气都往里收了,身体外阳气薄弱,难免导致免疫力下降,很容易有病邪留滞在体内。 此外,很多小伙伴在工作繁忙时,饮食、作息容易不规律,身体大多有亚健康症状。疫情期间宅在家这段时间,又往往滋养过头、缺乏运动,更加导致身体脾胃负荷过大,体内毒素、垃圾堆积。 春三月「发陈」排毒,指的就是在排掉秋冬留滞在体内的外邪之「毒」的同时,也排掉让脾胃不堪重负的垃圾之「毒」。 当身体的垃圾被清理掉,身体才能更好地吸收新的营养,免疫力、抵抗力才能快速上升。 这些信号,暗示身体要排毒 除了便秘、肥胖、赘肉、胀气…这些常见的「毒素堆积」症状,气血不畅、情绪郁积,也是影响身体状态的「毒源」之一。 下面哪些症状和你当前状态相符?
假如以上状态,你中招3条以上,说明身体已经在发出健康信号:“我的代谢系统很不顺畅,身体内部大堵车、迫切需要排毒了!” 身体不同部位,该怎么排毒? 给胃排毒
疫情期间三餐不定、缺少运动,小伙伴们或多或少都会出现:吃多了不消化、肚子胀等“积食”现象。 除了腹胀,积食还容易导致口臭、手脚心发热、皮肤发黄、精神萎靡、睡不踏实,睡觉时不停翻动、磨牙等症状。 发现积食或胀气后,应当减少进食量,适当搭配食疗方,如糖炒山楂、白萝卜粥等,或者搭配推腹油、按摩腹部,来帮助消化,顺气健胃。
当我们在吃山药、秋葵、莲藕、银耳…这些食物时,会有黏黏糊糊的感觉,这些黏液其实都是营养精华——可溶性膳食纤维。 这种纤维特有的黏稠质,可以保护胃壁,减轻胃黏膜工作压力。而这类食物里的多糖类成分,也有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助消化、减轻胃负担。 给肠道排毒
中医认为,早5点~7点大肠经“值班”,此时排便,能及时清除垃圾,减少毒素积累。建议小伙伴们,每天早起空腹喝杯水,养成早排便的习惯。
绿茶、普洱等,都有清油腻、促进肠蠕动的好处。但需要注意的是,要在餐后半小时以后再喝,否则影响消化。另外,不要喝热茶,也不要喝冷茶。喝温茶比冷茶更解腻,也更护肠胃。
五谷杂粮富含粗纤维,既能促进肠胃蠕动,也有助于清肠排毒。五谷杂粮粥、五谷杂粮粉粉,都容易消化,能够缓解肠胃负担。 给肝脏排毒
和早起早排便一样,早起之后尽快排尿,一样可以避免毒素滞留在肝脏内,降低肝脏工作压力。
中医常说「火大伤肝、怒伤肝、肝火太旺」,就是指:情绪波动过大、刺激过度,会破坏五脏之气的平衡协调,进而导致肝气郁结、伤肝伤肺。 小伙伴们遇到不开心的事,记得控制好情绪,不要任由怒火烧伤他人、烧伤自己,尝试转移注意力,做些自己开心的事,才能更快乐地宣泄。
运动也是疏肝降火的好方法,疫情期间,虽然没法户外活动,但在室内练练瑜伽、打打太极、八段锦,也是不错的运动方式。 给血管排毒 饮食忌高糖、高油、高盐 血管堵塞,很多时候,都是吃出来的毛病。餐餐大鱼大肉 的人,血管比普通人更容易堵。 要给血管排垃圾、预防堵塞,就得在吃上下功夫,拒绝高糖、高油、高盐饮食。 给经络排毒 泡脚、按摩通经络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经络一旦“堵车”,就会导致各种疾病。 ![]() ▲本期的第3篇推文 虽然天气已经暖和了起来,但泡脚不分季节,春天也一样可以泡脚,或者按摩足底重要穴道来疏通经络。 |
|
来自: 玉芬tgojz9l70b > 《春季食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