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肿瘤转移及耐药的“帮凶”被揪出,对抗期进...

 成靖 2020-02-28
肿瘤转移及耐药的“帮凶”被揪出,对抗期进行免疫细胞治疗愈早愈好,为治愈疾病打下良好基础!

大多数抗肿瘤方法都针对恶性肿瘤细胞,而忽略了肿瘤周围的肿瘤微环境。作为肿瘤微环境的关键组成部分,肿瘤基质对于癌症有着重要意义,基质细胞或是基质细胞所分泌的生物细胞因子是肿瘤转移以及耐药的“帮凶”。这成为癌症难以治疗的重要原因。

不论是化疗、靶向治疗、还是免疫细胞治疗,刚开始使用的时候,效果很好,肿瘤不断地缩小。

但是,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耐药,癌症会继续进展,癌细胞团块会长大,会转移到其他部位。

大量证据表明肿瘤会产生一种免疫抑制微环境,抑制免疫系统识别和破坏肿瘤细胞的自然能力。这是通过多种机制完成的,包括招募免疫抑制细胞、激活免疫检查点途径和排除T细胞等。

在探索癌细胞如何相互影响,如何和它们所在的微环境中的其他细胞沟通中,试图更好地理解这些免疫抑制机制,发展能克服这一障碍的癌症免疫细胞疗法。

近年来,癌症免疫细胞疗法取得了令人兴奋的进展,开创了癌症治疗的新纪元。相比传统化疗,免疫细胞疗法可以在癌症患者中引起强大而持久的反应。

像其他的治疗一样,联合不同的免疫细胞疗法或联合免疫细胞疗法和其他疗法可能改善肿瘤微环境,抵消耐药的发展。确实也产生了化疗联合细胞免疫治疗,以及联合用药等联合疗法。

比如:肺癌患者生存期通过免疫细胞疗法 放疗方案,临床效果好于单纯放疗、手术 放疗或者放、化疗结合等方式。

在日本,近年来强调放射线疗法(IMRT)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RT)等高精度放射线疗法得到大范围普及。依存目前的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一边控制对周边组织的放射线强度,一边对局部病变区域投入高强度放射线,较高的局部控制率是可以期待的。

伴随着局部控制率的提高,抑制远处转移成为提高今后生存率的关键。一直以来也进行了很多放疗结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手法,但均收效甚微。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日本被称为“免疫放射线疗法”的免疫放疗综合疗法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成为近年来在癌症治疗领域最受关注的新手法(图二)。

在伴随伴腹膜扩散的胃癌术后再发病例中(图三),局部放疗治疗配合T淋巴球增殖(采取自患者的末梢血)回输的免疫细胞疗法,以48Gy/24次的强度进行预防放疗,取得了被照射肿瘤的完全消失和腹膜转移灶出现远位效应的治疗效果。诸如此类,在临床层面上关于免疫放疗治疗的有效数据和案列也在不断被报告。

此时病人进行比较好的免疫细胞治疗不但可以有效地克服手术,放疗、化疗副作用,减少病人痛苦,使综合治疗顺利完成。更重要的是免疫细胞治疗可使病人得到比较好的保护和恢复,病人在综合治疗后有比较好的自愈能力为治愈疾病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抗期肿瘤免疫细胞治疗进行得愈早愈好,对于每一个入院治疗病人无论早、中、晚期病人,先进行免疫细胞治疗、然后根据病人情况恰当进行手术、放疗、化疗。这样一般都会取得比较好的治疗效果。近期在点击我头像私信到我询问病情的患者中就遇到很多以上所讲到问题,在很多时候我都不能及时给到解答望谅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