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脉『主病诗』 浮脉为阳表病居, 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 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 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 尺中溲便不流通。 我们来解释一下。首先浮脉主病的基本原则:第一句“浮脉为阳表病居”。浮为阳,沉为阴;浮脉为阳脉主表病,这是浮脉主病的基本原则。那么我们再来看它的相兼脉,就可以来判断这是在表伤于何邪。我们知道表病一定是由外邪侵袭而引起,对吧?外邪侵袭肌表、正气起而抗邪,结果交争与肌表,这个就叫做表证。 “迟风数热紧寒拘”:脉浮而迟的,这是伤寒中风证,所以叫做“迟风”,浮迟主风。浮数主热,数为热证,脉跳的快这是数脉,主热证,所以说“迟风数热”。“紧寒拘”是说紧脉和浮脉相兼,那就是表寒证。实际上“迟风数热紧寒拘”基本上是个大规律,尤其是数热紧寒。我们在后面再讲到数脉和紧脉的时候,大家可以更清晰地体会得到,但凡看到数脉,首先考虑到的肯定是热。虽然说可能除了热以外,还有其他的兼证,但毫无疑问,最常见的是热;但凡见到紧脉,首先考虑到的肯定是寒,当然也有其他的限制,但最常见的、最主要的就是寒。所以记住了这一句脉诀,对后面的脉象学习也是有帮助的。 “浮而有力多风热”,如果是风热为病,不但浮而且是有力的。实际上只要是表实证,在表又有实邪为患,那都是浮而有力的,对吧?只不过风热是浮而有力且数,如果是寒证,就浮而有力而紧,对吧?那么在这里,它强调浮而有力和浮而无力,是与风热、血虚相对应的:如果是浮而无力,这个是血虚以后生虚热,虚热外浮表现的一种脉象。如果大家了解过中医各家学说的话,就知道李东垣提出的甘温除大热证所对应的脉象,就是无力而浮。既浮,摸上去这个脉象也不是特别有力量,这个往往就是血虚烘然而热导致的。 “寸浮头痛眩生风”。寸主上焦病,我们昨天讲脉位的时候也已经讲过了,那寸脉浮就主上焦有表证,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就是头痛。为什么?因为本身风邪,风为阳邪易袭阳位,就容易侵犯头目;然后风邪中于肌表,就伤于头目就表现为头痛症,这个时候它伤的是在上的病位——在上候上、在下候下、在左候左、在右候右——所以它就主头痛病。除了主头痛病,还主眩晕症。眩晕症不也是头部的症状吗?还主什么?还主风证。为什么说风证也是在头上?第一个,我们一般讲中经络的中风证,往往是不是表现为面部的一些变化,比如口眼歪斜之类,对吧;第二个,刚才讲到风为阳邪,如果风邪袭表,它往往首先表现为在上的症状,我们感冒也肯定是在胸、肺、膈、头的症状更明显,下半身对的症状相对会少一点,对吧?好,所以“寸浮头痛眩生风”,寸脉浮就主这三个病。 “或有风痰聚在胸”,这是不是比头痛、眩、风的位置又要低一点?那这个风痰是聚在胸膈,胸膈也是上焦,这也是寸浮所主的病。那当然它所见的兼脉就一定不一样。因为我们是第一个脉,我们就不展开讲。 “关上土衰兼木旺”,就是说在关部摸到了浮脉,那主要是主肝郁克脾之证。因为左关属肝、右关属脾,那么关上见到浮脉,这是肝木太过克脾土,脾不能够运湿而导致的一个病变,所以叫做土衰兼木旺:土衰就是脾虚,木旺就是肝郁,或者说更准确的表达应该叫做肝气横逆。 如果浮脉是在尺部摸到的呢?“尺中溲便不流通”。尺脉摸到了浮,这个是反映下焦有病。下焦有什么病呢?下焦气化不利,大小便不通畅。实际上,在另外一本书里面,就是《医学传心录》里面,它讲脉诀的时候也提到,如果两手尺脉反而洪大,往往是主遗精、主阳痿这样的生殖系统疾病,道理也是一样的,都是下焦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