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4.2 千克和克)导学案

 滕训超 2020-02-28

第二课时:4.2 千克和克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事物经历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的过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概念。

  2.掌握用秤称量物品质量的方法,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知道1千克=1000克。

  3.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知道1千克=1000克,会选择适当的单位表示常见物品的质量。

学习难点:感受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前准备:2袋盐(每袋盐重500克),200克苹果,一个两台分别标有克和千克单位的台秤教师当天买一个3千克的西瓜。

学习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拿出自己早上买的西瓜,让学生猜质量和花的钱。

师:今天早上老师买了一个西瓜,(把瓜举起来)请同学们猜一猜,这个西瓜有多重?老师花了多少钱?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说法,让学生充分发言。然后,告诉学生西瓜的单位和花的钱数。

2.指出西瓜的单价和总价,让学生再算,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算法的机会。

师:老师把每斤西瓜多少钱和一共花了多少钱都告诉你们了,这回能算出这个西瓜有多重了吗?

生:6斤。

师: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计算方法,如连加,先算10斤多少钱,再算出5斤加1斤的钱数,教师要给予表扬。

3.交流学生认识的各种称,给学生充分的发表不同见识的机会。

师:同学们说的对,这个西瓜是6斤,那谁知道平常人们都用什么工具称西瓜有多重?

生:用秤来称。

师: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称呢?

生1:台秤

生2:电子秤。

生3:我还见过杆秤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台秤、杆秤、电子秤都是人们常用的称物品有多重的工具。其它的你还认识吗?

生:我认识泵秤,经常用来称一袋。

  ……

二、探究新知识

1.认识千克。

(1)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称上称,让学生观察交流发现了什么?最后教师介绍千克是国际统一使用的一个质量单位。同时让学生了解1千克=2斤。

师:你们知道的真不少,好!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台称来秤来称一称这个西瓜。

教师把西瓜放在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观察台秤,你发现了什么?

生:指针原来指着“O”现在指着3。

生:台秤的指针指着3说明了什么?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如:

生1:是3斤吧!

生2:不对!刚才老师说这个西瓜是6斤。

生3:是3千克。

如果学生说出3千克,教师肯定并介绍,如果说不出,教师直接说明。

   师:台秤上指针指着3,说明这个西瓜重3千克。老师告诉你们,前面我们用的是斤,是我们人民以前使用的质量单位,今天为了方便国际间的交流,所以要求使用国际统一的质量单位。千克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质量单位。

老师板书:千克

指明这个西瓜重6斤,又重3千克。

师:同学们想一想,千克和斤有什么关系呢?

生1:1千克等于2斤。

生2:2斤等于1千克。

(2)让学生进一步观察秤的表盘,在交流发现了什么的过程中,认识千克的字母表示,丰富关于台称的知识。

师:对!现在大家再仔细观察台称的表盘,你还发现了什么?

  生1:上面有从1到10的数字。

  生2:像针一样上面有许多小格。

  生3:上面还有两个字母“kg” 。

  ……

  师:这两个字母表示千克,读作……

  教师在千克下面板书"kg"。

  师:根据上面的数字和小格,你能想到什么?

  生1:这个台称最多能称x千克。

  生2:不是整千克的时候,就看两个数字中间的小格。

2.认识克。

(1)教师拿出以克为单位的台称,让学生比较与千克为单位的台称有什么不同。在交流的基础上,认识克及字母表示g,最后测量苹果的质量,学会读数的方法。

师:现在我们用这个台秤来称一个苹果有多重。

教师把苹果放入标有kg单位的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1:指针还不到“1”。

生2:指针在0和1中间。

师:指针还不到1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这个苹果不到1千克。

师:对!这个苹果确实不到1千克,现在我们换一个台秤来称一称。

教师拿出标有“g”单位的台秤。

师:同学们看这个台秤和刚才的台秤有什么区别?

生1:这个台秤上的数很大是100、200……

生2:一个标有单位g,一个标有单位kg。

 师:老师告诉你们这个g也是一个国际上统一使用的质量单位,表示克。说明这个台秤是以克为单位。

教师完成板书:千克 克   kg   g

(2)师生进行测量。

把苹果放在以g为单位的台秤上,让学生说出苹果有多重和怎样知道的。

师:现在,老师把这个苹果放在以克为单位的台秤上,我们看一看这个苹果重多少克?

教师把苹果放在标有g的单位的台秤上进行称量。

师:现在知道这个苹果有多重了吗?

生:200克

 师:说一说是怎样知道的?

生1:指针指着200,就是200克

生2:把要称的物品放在秤盘上,观察指针,指向几就是有多重。

3.教师提出“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作单位,在什么情况下用克作单位?”的问题,让学生讨论。要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想法的机会。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测量较重物品时用千克做单位,测量较轻物品时用克作单位。

师:刚才我们通过这两种台秤认识了千克和克。谁来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用千克做前段时间,在什么情况下用克作单位?

生可能会说:

 ●称比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

●称不到1千克的物品用克作单位。

●称比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

三、巩固新知:

1.出示一袋500克包装袋的盐,让学生看一看,然后放在台称上称一称。

师:我们知道了克和千克都是常用的质量单位,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接下来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学们看这是什么?

师:(出示一袋500克的盐)这袋盐有多重呢?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500克,因为商品包装袋上有标签标着呢。

师:那我们现在称一称,来验证一下标签上写的对不对。

教师演示称量一袋盐的质量,称量结果正好和包装袋标的一样。

师:谁来掂一掂,感觉一个它的质量?

让同学们轮流掂。

2.拿出两袋食盐,让学生算一算一共是多少克?再在天平上称一称,使学生直观了解

  1000克=1千克

师:那么两袋食盐有多重呢?

生:1000克,因为一袋是500克,两袋就是两个500克,也就是1000克。

师:现在我们把两袋盐分别放在两种台称上,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分别操作,学生观察后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当两袋盐放在标有g的单位的秤盘上,指针指向1000,放在kg单位的秤盘上指针指向1。

师:同样是两袋盐放在不同的秤上称一个是1千克,一个是1000克,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了1000克等于1千克

 师:对!1千克等1000克

  教师完成板书: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四、达标反馈

1.提出:一个苹果是200克,几个这样的苹果重1千克?让学生回答。

师:刚才,我们称的一个苹果是200克,那么,几个这样的苹果是1千克呢?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5个。因为1个是200克,5个就是200+200+200+200+200=1000(克),所以5个苹果是1千克。

2.提出:一个西瓜3千克是多少克?的问题,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师:一个西瓜重3千克,那么这个西瓜多少克呢?说说你是怎样推算出来的。

生:西瓜重3000克。因为1千克等于1000克,3千克就是3个1000克,也就是3000克

 师:一个西瓜和多少苹果同样重呢?

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练一练的第1题,先让学生看书,同桌互相说一说,再找代表发言。

师:同学们认真观察练一练第1题图,这些物品有多重呢?和你同桌说一说。

师:好,谁来说一说每种物品各有多重?

生1:我觉的香蕉的质量是2千克,因为称香蕉所用的秤的前段时间是kg,指针指向“2”,所以它的质量是2千克。

生2:苹果的质量是1000克。

生3:礼物的质量是450。

生4:草莓质量是300克。

3.练一练第2题,

先让学生自主填写再说一说填的理由。

师:看练一练第2题,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请同学们独立完成。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为什么?

4.填空:

  2千克=( )克

  5000克=( )千克

  7千克=( )克

  8000克=( )千克

师:同学们括号里应填什么呢?想一想。请同学们写在本子上。

学生完成后,交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千克和克,了解了我们常用台秤和电子称来测量物体有多重,用千克和克作质量单位。

1. 我们学习了重量单位有克和千克。

2. 1千克=1000克

3. 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时,常用克作单位;称一般物品的重量时常用千克作单位。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对知识的反馈,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布置作业

(一)填空。

  1. 4千克 = ( )克 7000克 = ( )千克

  6000克 = ( )千克 3千克 = ( )克

  2. 填写合适的重量单位。

  一个乒乓球重3( ) 一袋洗衣粉重1( )

  一支牙膏重100( ) 一只公鸡重2( )

  一个小朋友重23( ) 淘气的书包约重3( )

(二)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填在横线上。

  一袋面粉重25_______ 一个鸭蛋约60_______

  一辆卡车可以装货4000_____ 一个冬瓜约重10_______

  一块水果糖约重3_____ 一个皮球约重50_______

  爸爸的体重约70_______ 四个苹果约重500_____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X”)。

  1. 1千克铁比1000克棉花重。 ( )

  2. 1根跳绳长5千克。 ( )

  3. 一个排球重400千克。 ( )

  4. 妈妈身高是162厘米,体重53克。 ( )

(四)把下面的重量按要求排列

  1. 4克 400千克 4004千克 4000克

  ( )>( )>( )>( )

  2. 3090千克 3900克 9030克

  ( )<( ) <( )

(五)解决问题。

1. 水果店运来葡萄和桔子,葡萄有9千克,桔子的重量是葡萄的3倍,葡萄和桔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食堂第一天运来3200千克煤,第二天运来2400千克煤,计划这些煤烧7个月,平均每个月用煤多少千克?

七、板书设计:

4.2 千克 

千克 克   kg   g

1千克=1000克

1kg=1000g

教学资料:

千克的由来

    国际单位制中米、千克、秒制的质量单位,也是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之一。法国大革命后,由法国科学院制定。原计划制作的是新颁布的质量的主单位--克的标准器,但因为当时工艺和测量技术所限,故制作了质量是克的1000倍的标准器,即千克标准原器--这也是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是千克而不是克的原因。最初的定义和长度单位有关;1791年规定:1立方分米的纯水在4℃时的质量,并用铂铱合金制成原千克器,保存在巴黎,后称国际千克原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