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运反向客流,父辈的宿命就是“围着孩子转”?

 苍木先生 2020-02-28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事。传统意义上的“春运”,在中国人的眼里,就是“回乡过年”,和父母一起团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化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城市里扎根。

城市打拼的艰辛,只有在漂泊的人才能真切的体会。对于年轻人来说,好不容易在城市中“扎根”,寻得一块栖息之地,工作艰辛,生活不易,路途遥远,假期短暂,回乡一趟,不仅折腾人,也折腾苦逼的薪水。

于是,年老的父母进城过年的“反向春运”就应运而生。许多乡镇的老人,开始从老家奔向大城市,向子女工作的地方进发就越来越普遍。近四年来,春运反向客流连续增长,增幅在9%左右。

过年,无论是“妈妈的唠叨”,还是“爸爸的酒菜”,其实都是“家的味道”。然而,对在城市中打拼的年轻人来讲,太多的制约,使得“常回家看看”早就成为一种奢望。

在中国,家永远是超越一切的存在,过年合家团圆,高于一切。不管是“衣锦还乡”还是“落拓回家”,家永远都是内心最深的期盼,这不仅是传统,更是一种文化和思想的传承。

虽然,现在很多年轻人春节不想回家,甚至害怕回家,其实并不是简单的害怕人情世故,家里人的唠叨和长辈对生活的逼问,更多的是在严酷的现实面前,不得不低头,不得不断绝回家的念头。

在忙碌的生活中,在艰难的打拼下,好不容易有几天可以休息的时间,自然是想放松一下自己紧绷的神经,让自己轻松自在一点。于是,躲开繁忙的春运,躲开家乡老人的念叨,就成为最佳的选择。

然而,对于那些谨守乡土情缘、信奉乡土秩序的父辈来说,过年不能团圆,那简直是人生的罪过。所以,哪怕没有出国远门,哪怕不知道怎么坐飞机和火车,父辈们还是会携带大包小包的土货进城,和孩子一起过年。

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父母,一生都是为孩子而活,围着孩子转的,即便他们已经变得苍老,他们依然还是选择为孩子付出。没有所谓的心酸,没有所谓的丢失面子,即使如流民般的大包小包,他们依然会踏上远去的征程。

说到底,中国人的“以家庭为重”,核心的内容还是“以孩子为重”。即使曾经几千年封建影响的长幼尊卑仪式感,在时代的浪潮中,为了孩子,都可以轻易的崩塌不再。

孩子,一切都为了孩子,即便不喜欢城市的生活方式,他们也还是会选择“进城过年”,哪怕只是短暂的几天后,他们又要拧着大包小包的行囊踏上回程,只要能让孩子不孤单,能享受“家的味道”,一切都是值得的。

不可否认,现代年轻人越来越适应城市的生活,对家乡的情感也越来越淡漠,对宗族式的人际氛围越来越不适应。有些人即使回到家乡,也是住酒店,或者闭门不出,没有了父辈们期望的仪式感。

城市化的加速,不仅在不断消解乡镇的人气,也在消解宗族的人气,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圈子,自己的人际关系群体,距离阻断了乡土性感,生存方式割断了宗族仪式感。在这种情况下,过年就考虑更多实际的生活。

当然,便利的交通方式,便利的通讯方式,让故乡和异乡的界限也逐渐模糊。过去,许多人一辈子都是呆在一个地方,甚至连县城都没去过。现在,一天就可以去到千里之外,故乡、异乡,只在咫尺之间。

甚至,有些人,一年之中,有大半年的时间是在外地漂泊,酒店变成了家,家反而变成了旅馆。这种情况下,故乡的概念就越来越没有存在感,更多承载的只是一个出生地,而不是生活的地方。

事实上也是如此,越来越多的故乡,只是一个出生地,留给年轻人的记忆都是模糊不清的,甚至连左邻右舍都认不全。故乡不再是家,城市难以安家,这也是许多年轻人内心难以言表的痛。

回不去的乡村,难以融入的城市。就如今而言,乡镇农村的凋敝已是必然,城市的梦在怎么惊秫,也依旧有施展的余地,值得去打拼。故乡,只留下父辈们固守的习惯,别的已经面目全非。

反向春运,进城与孩子团圆,就成了父辈们心中那个家所承载的“梦”,为了孩子,为了团圆,为了家的仪式感,一切都值得,奔波就不是负担,而是幸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