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历来现实 2020-02-28

曾国藩说此人只适合做闲云野鹤,他的儿子曾纪泽说此人是个忠臣,慈禧也感慨这个人是个好人。这个人究竟是谁?

他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任驻外公使郭嵩焘。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他不仅经历了一个大家族由盛转衰的历史,同时也经历了一个王朝大时代的转折。

结交群雄

郭嵩焘祖上世代经商,在郭嵩焘曾祖父的时候,郭家在老家湘阴也成了有名的富户,不说"钟鸣鼎食"吧,但也达到了膏粱锦绣。

富不过三代,郭嵩焘的父亲应该是没有经商才能,也可能是由于时运不济,家中的生意在他手中可谓是一团乱麻,有时甚至穷到全家都没有饭吃。

按理说郭家此时都揭不开锅了,郭嵩焘长大难逃外出务工的命运,幸亏他天生就是块读书的料,族人们也深感此子可成大器,看着前途一片大好的郭嵩焘,决定砸锅卖铁也要供其读书。

当然,郭嵩焘本人也争气,深谙考场定律,在科举场上可是旗开得胜,17岁就中了秀才。这等上佳天赋,不继续读书岂不是可惜了!所以,在郭嵩焘考中秀才的第二年,家中亲人们求爷爷告奶奶,用尽关系,终于将他送到了湖南享有盛誉的岳麓书院读书。

郭嵩焘在岳麓书院里混的风生水起,在这里结交了曾国藩、刘蓉等后来因镇压太平天国而在朝堂叱咤风云的一群大佬们。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当然,郭嵩焘拥有的不仅是交朋友的敏锐目光,学业上更是不辜负家中的期望。19岁人家已经科场顺利,成为一名举人了。要知道当时考中举人的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真可谓是少年天才。

但是郭嵩焘与曾国藩这位大佬相比在考场上却是截然相反。曾国藩在科举前期路走的不可谓不艰难,就连科举场上最低级的秀才都考了7次,但是在后期的举人和进士考试中可是一帆风顺。但郭嵩焘则是前两次考试中顺风顺水,但是在举人考试中竟考了五次,终于走进仕途。这经历也成为郭嵩焘人生中的一件伤心事。

郭嵩焘初入仕途,本想大干一场,但是时运不济,封建士大夫自诩"上邦大国"的清政府被一个小小的英国"岛夷"的坚船利炮打败,签订了丧权辱国、割地赔款的不平等条约。

郭嵩焘这个热血青年也是遭遇重大打击,立志报国,但是时运不济。

鸦片战争并不只是带来外部的打击,更是造成国内阶级矛盾的激化。

十年来,朝廷的变化虽然微乎其微,但各地民变是此起彼伏。

直至聚沙成塔,各处反抗清政府的力量汇聚在一起,终于形成了近代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太平天国运动。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太平军从广西出发,势如破竹,不到1年时间就围攻郭嵩焘的家乡湖南长沙,贼患导致全省人心惶惶。郭嵩焘和兄弟无奈之下,只能率领全家老小,找了个山洞避避难。

不得不说,郭嵩焘注定就不是一个平凡人,就连进山避难,也能遇到同样避难的大佬左宗棠。

左宗棠那时也算是一个天才少年,常以诸葛亮自比,性格更是高傲,湖南巡抚派人送出重礼请求其协助军事的情况下,这位大佬却是摆出架子,直接拒绝了。

但是郭嵩焘在逃难过程与左宗棠相交,对左的才能更是清楚,出于镇压起义,挽救国家危亡的目的出发,郭嵩焘则是十分乐意充当伯乐,力劝左宗棠出山,后来更是接连为李鸿章牵线、引曾国藩举办团练,"中兴四大名臣"的三位都是郭嵩焘引导的,这也是郭嵩焘一生自诩最为得意的几件事之一。

当然,郭嵩焘极力劝人报效朝廷,自己自然也不能过惬意的隐居生活,虽不擅长领兵作战吧,但是做个军师也是绰绰有余。

所以,在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过程中,郭嵩焘虽然不像曾、左、李那样领兵挂帅,"战功"赫赫,但却不失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说他是创设湘军的预谋者那可是一点也不为过,但是作为幕后人员,郭嵩焘自然也不会声名显赫。

在后期,当郭嵩焘引导的曾国藩、李鸿章等大佬们都从镇压太平天国发家,成为清王朝晚期叱咤风云的关键性人物,左宗棠本人也靠收复新疆在国内声名鹊起,但是郭嵩焘仍然是一个无名小卒。

郭嵩焘也从不因此而妒忌不满,甚至在晚年的时候回忆起这件事时,仍骄傲地说:"他们出将入相,都是我在关键时刻出了大力,也算奇了。"

参办洋务

郭嵩焘引以为豪的另一件事,就是参办洋务了。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国内呼吁自强救国的声音真正成为主流。李鸿章、曾国藩等大佬们都凭借办洋务之机在朝廷大肆积蓄势力,争权夺利,混得风生水起。但是同样创办洋务的郭嵩焘却不得善终,原因是啥呢?

说到底,还得埋怨郭嵩焘自己。郭嵩焘走上洋务道路,也要从亲自参与鸦片战争说起。

鸦片战争前,他是一种传统的士大夫思维,只知秦汉唐宋,不知英美普法,以为世界上除却藩属只有蛮夷,秉持中国天下第一的狂妄。

但是,当1841年,这个二十岁出头的少年,怀着抗敌报国的信念,以幕僚身份来到硝烟弥漫的浙江海防前线,参加抗英战争,甚至以文弱之躯上阵杀敌之时。虽然战争难逃失败命运,但是英国先进的枪炮,也带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萌生了只有变革、国家才能真正富强的信念。

所以,早在1859年,郭嵩焘就首先上书,要求学习外语,了解夷情。不可不说,郭嵩焘是提倡洋务的第一人。

为发展洋务,郭嵩焘顶着士大夫的骂名,声嘶力竭与顽固派辩论,斥责其是"甘心承人之害,以使梭吾之脂膏,而挟全力自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当洋务运动终于成了一个时代主流的时候,郭嵩焘仍然逃脱不了被骂和被批判的命运。

你说说你,随波逐流一下不好吗?偏偏要在"中体西用"的洋务思想下,批判把军事作为根本,提倡全面学习西方。"老祖宗的东西有所损失"已经够让顽固派难受了,你竟然还想全面学习西方,这下好了,不仅保守派把矛头对准了郭嵩焘,洋务派中的保守分子也背离了他。

郭嵩焘的建议自然是好的,甚至可以说是富有远见的。但不得不说个人性格太过刚硬,没有官场上的圆滑。所以,每次任职都要与同僚反目,弄得不是降级,就是丢官。虽说已经习惯了,但是对于曾经志同道合的朋友的背叛,他也仍会感到委屈,当然仍旧是不遗余力地传播洋务思想。

跨洋道歉

郭嵩焘前半生科场得意,官场失意,但是当命运再次将其推上风头浪尖上,他的选择仍只有一个目的——报效祖国。

1875年,英国传教士马嘉理不经中国政府允许闯入云南,被当地土著所杀。弱国无外交,英国借题发挥,要求赔偿、惩凶和派遣公使当英国本土道歉。对于赔偿、惩凶两件事,清政府可以说是熟能生巧了,但是到外出道歉这一环节,却犯了难。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国内达官显贵听到要赴洋道歉,那是唯恐避之不尽啊。找一个普通人吧,英国那边却不买账。

在这紧要关头,郭嵩焘不怕世人谩骂讥笑,不顾自己年老体弱,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出使英国。

但是,当郭嵩焘出使英国的消息传入,国内舆论大哗。士大夫甚至以"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指责其不忠不孝。在湖南,参加会试的考生甚至扬言要砸郭嵩焘的家,把郭家老小吓得战战兢兢,湖南巡抚心中更是暗喜,一点也不制止,甚至嘉奖考生。这一切无不预示着郭嵩焘的出使之途艰难无比。

郭嵩焘虽连累家人受苦感到痛惜,但是他没有后悔,没有推卸,而是一力独揽出使道歉重任。清王朝的屈辱似如千斤重担压在这个书生身上。

那一年,郭嵩焘已经59岁了。究竟是什么力量促使他以老病之躯万里之行,从而为清政府迈出了正式向使的第一步?

归根究底,郭嵩焘身上有传统士大夫"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优良美德和主张走出去、接触世界的开放思想。

也就是这两种信念,支撑着他在从上海启程之日起,不顾海上颠簸、牙疼、胃痛、失眠、头昏、晕船等,天天记下沿途见闻,直至抵达伦敦时止。途中30天的记录,最终汇编成《使西纪程》。这位旅居海外,仍心系祖国的赤子,将自己的泣血之作,快马加鞭送至总理衙门。

但是结局却是郭嵩焘从未想到的,一本小小的书,却在朝野上下招致一片讨伐声。清朝政府诏命立即销毁《使西纪程》字版,禁止印行。张佩纶更是上奏,要求清廷撤回郭嵩焘,理由之一,就是《使西纪程》在继续传播。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虽然如此,郭嵩焘仍坚持在其位、谋其职。

出使以后,他在一无国威、二无经验的情况下,认真了解、研究西方,甚至为了外交的需要而自学外语。他尽己所能,努力遏制外国侵略者,尽力保护华侨,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的尊严。但是他面临着的不仅是英国政府的刁难,更重要的是国内守旧势力的干涉。内外的双重压力就像熔岩,最终让郭嵩焘难以承受。

当郭嵩焘出使时,总理衙门的守旧官僚为了制约郭嵩焘,平衡权位,故意派思想保守的刘锡鸿为副使。刘锡鸿走出国门,没有什么特别任务,最重要的可能就是掣肘郭嵩焘了。

由于所携带的国书没有副使名目,英外交部不准刘锡鸿觐见英国女王,郭嵩焘因为同僚之谊一再交涉,英方终于同意。

但是,刘锡鸿狭隘的性格,使他在心中对郭嵩焘更是嫉恨,甚至在发回国内的信函中,迎合保守派,在清廷面前给郭嵩焘上眼药。

郭嵩焘一直忍耐,但是退一步终不会风平浪静,两人的矛盾最终激化。

刘锡鸿访问爱尔兰刚回,以薪俸等问题质询郭嵩焘,最后"大怒垢骂,拍案狂叫而去"。接着,他向朝廷狠狠地告了郭嵩焘一状。指控郭嵩焘出使以来犯有十条罪。这些罪状全为鸡毛蒜皮的小事,甚至不乏有恶意中伤的地方,但是清政府却不经查证,就撤回了郭嵩焘。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郭嵩焘在英国经营3年之久,他出使以来一心为国,遵守国际法规,树立中国驻外公使的形象,虽未在清廷中得到真正的认可,却无心插柳柳成荫,郭嵩焘在英国却得到极高声誉。

在他卸任东归前夕,伦敦、巴黎两地人士颇有依依不舍之情,称之曰:

"如斯人者,可不愧国使两字。当其初至也,崇行人之馆,建中国旅旗,不失汉官威军仪。请见英王,不亢不卑,进退合度。于一切政事之宜,皆能明察,而运以大公无我之心,通告本国。苟利时事,知无不言。中国驻外公使,皆得于是人,何有于忌也!"

郭嵩焘回到国内后,对清王朝只剩下了失望,不愿再返政坛。但却赠诗给新任驻英法公使曾纪泽,传授经验,继承其未完成的志向。

晚清“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跨洋赔礼道歉,换来“外交汉奸”骂名

曾纪泽对这位曾经和父亲交好,一心向国的叔叔也甚是钦佩,出国前仍不忘向慈禧求得恩典,保全其声名。虽是慈禧太后,也不得不承认:"郭嵩焘是个好人,其出使之后所办之事不少。".

但郭嵩焘最终并没有兑现保全其声名的承诺 ,一直被封建士绅们斥为汉奸,遭受骂名。

这是郭嵩焘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曾国藩曾直言不讳地说郭嵩焘只适合著书立说,不适合从事官场繁重的工作。确实,真能够隐居山林、著书立说,对郭嵩焘来说,那何尝不是一大幸事。

郭嵩焘终究没有做出那样的选择,即使在晚年退出政坛后,他的视线仍然是始终关注着外面的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国家与社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