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珉写意花鸟画谱 藤本篇:藤萝画法 藤萝属藤蔓花卉的一种,常年生木本花,藤蔓攀援缠绕生长,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植物。藤萝属于豆科,羽状复叶,一般有7到13枚,多少不等;串状花序,长达20- 30厘米,下垂,花朵密集又醒目,通常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绘画时颜色可自行掌握,偏红、偏蓝都在可允许的范围内,有时洋红也可以用来画紫藤,这些都需依据画面效果来决定。紫色藤萝的画法大家比较常画的是紫色藤萝。 首先画出藤蔓,原因在于藤蔓的下笔比较自由,可相对随意地变换造型,即使出来的效果不满意,后期还可用叶子、花朵来遮盖和补救,因此先画藤蔓是一种不错的选择。藤蔓可用赭墨来画,用纯墨亦可。颜色深浅自定,一般来讲,深色的鸟配浅色的藤蔓,而浅色的鸟要搭深色的藤蔓。如果画颜色较重的藤蔓,可根据自已用笔的习惯来完成造型。藤蔓完成后,第二步画叶子,墨、色皆可,偏红的花可以搭配墨叶,偏蓝的花则搭配墨绿叶。. 以色墨画出的叶子,色要画出深浅、虚实的变化,依次画出第一-组、第二组和第三组,让三组叶片呈三角状分布,形成颇具美感的造型。叶筋可只勾主筋,也可勾出次筋,如果墨色效果欠佳,那么就可以画出次筋:若叶子的墨色变化已经够丰富,那么只勾主筋即可,因为这样可以适当简化并协调画面。 紫藤花完成后,开始画花梗。花梗用赭绿色(藤黄+花青+赭石)就好,一定是中锋落笔,笔要圆浑,不能侧锋。画好后检查哪里不足,趁着湿将该处补足。再用纯胭脂点花夢(也可用赭石加胭脂调成赭黄色),点完后需要再次调整和补救藤蔓的不足之处。待花完全干透后,应用纯藤黄在花朵的.空白处点染,用以表示花粉。黄色与紫色互为补色,搭配在一起,能够提亮画面,加强整体效果。 藤萝一般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紫藤多有,而白藤稀见,故.而若是看到白色藤萝,一定不要放弃好好观察的机会。学习过紫色藤萝的画法后,二者的差别只在颜色上。白藤萝用勾染法,在白色宣纸上以淡墨勾出,复染颜色;如用颜色纸来画,也可以用白粉直接点染。下面我们来学习勾染法。 白藤萝的叶子、藤蔓的画法和紫藤一样,叶子用墨绿颜色或墨画都可,滕蔓则需要用墨或赭墨来画。以藤萝为主的画面中,藤萝配墨叶;若是藤萝为画中内容的辅助,如孔雀搭配藤萝时,藤蔓和叶子的颜色要相应地减弱。即是说,白藤萝搭配深色鸟时,如八哥、红嘴蓝雀等,藤蔓的颜色要适当降浅:若是搭配浅色鸟,藤蔓的颜色应适当加重。
接着开始画花。一般藤萝的花画到七八寸长,不超过一尺即可。程序是先画梗,这样能决定花朵的方向,花梗用赭绿色(花青+藤黄+赭石)来画,画梗的进程中也可断一下,给花留位置。以淡墨勾花,墨色不能太重,也不要太湿,依据自然结构,先勾两个大瓣,然后再勾两个小瓣。前面的花画得清楚,后面就可以相应虚一些, 数量显得多,形成-整片的效果。下一步画花苞,不要画得太实。花都画好后,补足尚不满意的造型或颜色。注意,其外形可具有伸缩性,不需要太整齐。等花的颜色干后,用草绿色(藤黄+花青)稍调赭石,形成浅浅的、水分充足的赭绿色,圈出花的外围,方法与圈梅花时相似,要点圈,不要画成死板的颜色圈,这样花朵就被圈出白的感觉,而后用草绿色进-步修补,最终形成白色的花束。颜色染完后,蘸白粉趁着湿,从花苞处画起(注意用笔,不能平涂),然后点大瓣;点白粉时不一定要和先前勾出的淡墨外形完全符合,有出入效果更自然。然后进行调整,并补充不足之处。 等白粉半干时,点花蒂。用赭石调少许墨,形成赭墨色,蘸取后笔尖再稍蘸胭脂,从下面开始点。点花蒂要有聚散,后面颜色稍浅的那组花也是这样点,但花蒂的颜色要稍浅,然后调整疏密。“点”在画面中属于很突出的部分,点时要慎重。花蒂点完后,藤蔓上需要再点些苔点儿,浅色的藤蔓要配点颜色浅的苔点儿,且点和点之间距离不能等距。苔点完后,再以藤黄点花蕊。蕊长在花的中间,颜色在花朵的缝隙间点一一些即可,这样处理后,画面的颜色就亮起来。最后,用赭绿染藤蔓,使画面显得更润泽些。 从整体.上看偏浅色,可搭配深色鸟,如八哥、喜鹊、燕子等。若是用白粉直接染,则需在颜色纸上进行,或者将白宣纸染上颜色,像画白牡丹那样去画就可以了。 素材来源019\15-贾宝珉写意花鸟画谱 藤本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