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学说在中医中的运用

 竹曳悠然 2020-02-28
莲语禅心-巫娜 来自元普道养 00:00 05:29


阴阳是中医的铁门



学习中医基础是很重要的,可以对医理理解的比较清楚一些。所以我们在开始的时候,先对基础性的东西,进行学习,特别是这些专属名词概念。为后面进一步的深入理解打下基础。

上次的分享,我们对阴阳的概念有了了解,知道阴阳是这个物质世界的分类代表名词。

一切物质世界的东西皆可以用阴阳来归类

阴阳具有的四个特性:

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 阴阳转化

这个对立就是相对的意思,这个对也有基于的意思。基于你和儿子的关系这种情况下,那么你相对于儿子而言,你属于父亲还是母亲,这个就是相对。所以阴阳必须是两者之间而言。阴阳可以简单理解就是一个名词。和对错一样。

因为是两者而言,所以缺一不可,这就是互根就是互相为依存的价值和理由。

阴阳的消长,就是两者之间的力量发生变化。比如儿子和父亲的关系。父亲年轻时帮助儿子,他在力量智慧等各个方面,都可以优越于儿子,给儿子一定助力。当岁月逝去,父亲年老,儿子长大后照顾父亲,这种力量的变化是阴阳消长。这种角色的变化是阴阳的转化。这里的父亲与儿子的(能力)定义为阳。被动照顾被定义为阴。因此阴阳的消长和阴阳的转化,是需要时间概念的。


阴阳理论在中医中指导与运用


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五个运用包含:

(一)表示人体的组织结构

说明身体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对于人体的的分类定义,这也是阴阳的对立范围。

上半身、体外、背部、四肢外侧等属于阳。

下半身、体内、腹部、四肢内侧等属于阴。

人体内部结构而言

皮毛、六腑、气、手足三阳经为阳。

筋骨、五脏、血、手足三阴经为阴。

这种将人体内外极其复杂的组织结构归之为阴阳两大部分,并处于一个对立统一中。起到了分门别类的作用。

这是阴阳学说在人体组织结构中的运用。

上一节我们有提到的,这种分类是中医阴阳的基础,奠定了你看待问题的角度。

(二)表示人体的生理功能

这一方面主要区分的是两大类别

一是功能(阳)

二是物质(阴)

以功能与物质而言,营养物质(阴)是产生功能活动(阳)的基础,而功能活动(阳)又是化生营养物质(阴)的动力。生理活动的结果又是表现物质不断产生功能,功能不断化生物质。

这种生理活动全过程实际上就是阴与阳共同处于相互对立,互根,消长,转化的运动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相对平衡的结果。

这两大分类的阴阳转化运动,构成了有机的身体机能运转。形成了动态的统一。

(三)表示人体的病理变化

这第三个类别也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我们平时会看得见的一种现象分类。

在表示病理变化的阴阳学说中

具备三个分类:

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的转化。

阴阳偏盛

这个偏盛的意思可以简单理解为多了,阴阳偏盛就是阴多了还是阳多了。在人体中表述'阳盛则热 、阴盛则寒'。

阳盛则热是指阳邪致病,机体阳热出现绝对亢盛(这里是绝对,意思是阴在正常范围。阳多了)而出现发热、汗出、面赤(红)、脉数等实热性质的现象。阳热亢盛容易耗损阴液,容易继而出现口渴、咽干、便秘等,则属于“阳盛则阴病”。

阳盛则阴病是指阳损及阴的表现,也就是时间久了导致阴的耗损,其关键点在于阳偏盛在前。

阴盛则寒是指阴寒之邪致病,机体阴寒绝对亢盛。出现恶寒、肢冷、面白、脉迟等实寒性质的证候。由于阴寒亢盛时容易损伤阳气,继而出现苔白、泄泻等症状,则属于“阴盛则阳病”。

阴盛则阳病是阴损及阳的表现,也就是时间久了导致阳的耗损。其关键点在于阴偏盛在前。

阴阳偏衰

阴阳偏衰也是有两种情况:“阳虚则寒、阴虚则热”。

因为一项比较虚弱,自然表现出亢盛一项的症状。和阳盛阴盛表现是一样的,区别是上面属于多了,应该泄掉,下面属于不足应该补上。

阳虚则寒是人体阳气不足,阳虚不能制约阴,导致阴寒相对偏盛(前面说是绝对亢盛,这里是相对亢盛,绝对是在基准线以上,相对就不一定是基准线以上了。这种阳虚、阴盛就可能在基准线以下,因此只能用相对)出现以形寒肢冷、神疲倦怠、脉微等为主要症状的病变,故称:阳虚则寒

阴虚则热是人体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气,出现阳热的相对亢盛,症见五心烦热,口舌干燥,脉细数等病变。故称:阴虚则热。

阴阳的转化

阴阳的偏盛和偏衰都是属于初始现象 ,一旦发生阴阳的不平衡,那么就会发生阴阳的转化,出现阴证转阳证,阳证转阴证等。阴寒证一定情况下,向阳热性质转化,并出现以热症为主的变证(变化了)称之为寒极生热 , 反之是热极生寒,这是属于阴阳的转化的范畴。

(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在第三大类中,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阴阳变化产生了很多的证,不同的证又有很多不同的症状。这些症状,就是阴阳失调的具体反应。我们通过症状的阴阳分类就可以了解人体阴阳的盛衰情况。

中医讲望闻问切 

望:就是看到面色或者肢体肤色。色泽鲜明红润,病在阳分;色泽会暗淡枯者,病在阴分。 

闻:语言洪亮有力等为阳,低微无力等为阴。

问:发热、口渴、便秘等为阳;恶寒、不渴、便溏等 为阴。

切:就是号脉,寸部为阳,尺部为阴;浮、大 、洪、滑、数 、等为阳;沉、小、细、涩、迟等为阴。

辩证分阴阳:

表证、热证、实证为阳证;

里证、寒证、虚证为阴证。

当我们能够辨别症候的时候,也就是需要去治疗调理的时候,就需要阴阳理论在中医学中的第五个运用,用于疾病治疗。

(五)用于疾病治疗

通过辩证,我们了解到疾病的阴阳性质,阴阳失调的原因,我们就需要根据阴阳的规律来确定治疗方法。例如: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等很多方法。具体就看我们临床如何运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