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秋鹄书屋 2020-02-29

颜真卿,字清臣,山东临沂人。其书出自家学,又学褚遂良、张旭,一变古法,自成一格。世称“颜体”,又与柳公权并称“颜柳”,对后世影响很大。他的楷书一反初唐书风,行以篆籀之笔,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而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既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又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

《大唐中兴颂》是颜真卿书法进入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全篇布局十分紧密,真力弥漫,字实撑格,给人一种向外的膨胀感,充实茂朴,气势恢弘,字里行间有金戈铁马之气,拳拳报国之志,并映射着时代的进取精神。清代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云:“《中兴颂》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

篆籀气

篆籀是文字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书体称谓。“籀”特指籀文,出现在周宣王时期,太史籀对当时的文字进行了整理和规范,著大篆15篇,世称《史籀篇》。

所谓“篆籀气”,是指大小篆这类书体所散发出来的气象,它既是篆籀技法的外在表现,也是一种整体的审美感观。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丛文俊从用笔、结体、章法三个方面概括了篆书的特征,即“婉而通”、“正与奇”、“和谐与变化”。篆书的线质圆融,走势曲婉畅达,绵亘遒劲,给人以饱满、鼓荡之感;篆书的结体虽不尽相同,有的对称均衡,有的欹侧奔放,但大都深含圆融之态;章法上或茂密或疏朗,或整饬或错落,各具其美,因形而变,生气勃勃。以上这些篆籀的审美气质,也被后人引入到其他书体之中,已成为书法审美、品评的一个标准。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图为颜真卿《刘中使帖》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颜真卿的刻工与碑刻

米芾在《海岳名言》说:“石刻不可学,便自书使人刻之,已非己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如颜真卿,每使家僮刻字,故会主人意,修改波撇,致大失真。唯吉州庐山题名,题讫而去,后人刻之,故皆得其真,无做作凡俗之差,乃知颜出于褚也。”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米芾认为石刻书法已失去真迹的面貌,不可学。学习书法必须观看真迹,才能体会出其中的趣味。如颜真卿书丹后都让他的家僮刻石,因此这些刻工都能很好地领会颜真卿的意思,对书丹进行修改,或调整撇捺或强调顿挫,以至形成颜真卿书法现在的面貌,与真迹大不相同。只有吉州庐山题名,颜真卿题写后就离开,由后人镌刻,所以能得真迹的面貌,没有做作与俗气,能够看出颜真卿的书法出于褚遂良。

米芾认为,颜真卿的碑刻有些笔画并非真迹的本来面貌,是刻工按颜真卿意思修饰和美化过的,所以在临写颜真卿的碑刻时,不可刻意追求装饰性的点画形状,应遵循用笔的规律与自然的书写,才能写出颜真卿书法本真的逸趣。

颜真卿《大唐中兴颂》赏析与临摹及篆籀气浅谈

(图为颜真卿《麻姑仙坛记》明拓翻刻本局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临颜真卿《大唐中兴颂》

临颜真卿楷书《大唐中兴颂》用兼毫笔、生宣、浓淡相宜的墨,用笔参以篆隶笔法以求古朴气息;结构上横势稍加开张,竖画刚直挺劲,追求大气磅礴的气势;章法上布局严谨,同时不失灵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