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古镇

 zzm1008图书馆 2020-02-29

黎里古镇隶属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东临上海、西濒太湖、北依苏州。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江南古镇。

在2020年的元月五日,新年伊始,奥特曼皆天达摄影协会共23人乘大巴前往古镇揽胜。

上海离黎里古镇不远,大巴行驶一个小时就到了,因此我们到达古镇,还只是上午八点半左右,古镇还未睡醒,一切静悄悄的,游客稀少,唯一不作美的是天上还飘着零星小雨。

一切是那么的幽静,一切是那么的雅致,江南的雨,江南的小镇。

黎里古镇一共有12座古桥,其中有8座是原汁原味的明清古桥。 古镇这8座古色古香的石桥横挎在穿街而过的河浜上,这江南的小桥,给小镇的古朴增添了亮色。

说是古镇,其实现在恢复的仅是一条街,大概有两华里,沿河两岸尽是古色古香的街景民居

令人感到不太厚道的是,这里的古镇展厅居然要收门票,现在江南小镇不收大门票,但是各个景点都为了创收,象朱家角大清邮局啦!一点点场景,便坐地起价,高举杀猪刀。

这里的小镇幽静宁静,一色的黛瓦粉墙,墨绿色的河水,看似不清,其实清澈见底。

不时的见到从粉墙上挑出的一抹绿色,点缀着江南古街,给这阴冷的阴雨天添上了一抹亮色。

古镇沿河边有一天主教堂,教堂不大,斜坡式的尖顶,上面一个十字架,但是进到里面却是中西合璧的建筑,斜坡的屋顶令人感到肃穆寂静。

怀抱着圣子的玛利亚,神态自然,特别令人感到亲切,一切仿佛都是那样的自然。西方的基督教与东方佛教最大的不同是东方的佛是超凡脱俗,高高在上的,神化了。而圣母玛丽亚与耶稣基督则是凡人化的,圣母产子在马槽,从这些雕塑上也可看见端倪。

门楼牌坊顶端的小天使,天真浪漫,活泼可爱。

沿河人家的日常生活洗涤,正因为有了这些住户,黎里小镇才显得生气勃勃。

小镇的沿街长廊,清晨,一切都显得那么幽静,这就是极富具江南特色的小镇沿街长廊,针对江南多雨的特点,这遮风避雨的长廊使得居民和游人免遭淋雨之苦。

这就是黎里——百年古镇,风景秀丽,小桥流水,井市人家,幽静恬适。

尽管是腊月的天气,细雨阴冷,然这江南的风,江南的雨,倒令人感觉比较北方的严寒,倒有些许的柔美和春意。

也许奥特曼在北方待久,在严冬里心中依旧留存着童年江南的记忆,如今重见,这河,这房,这树,不由格外的亲切。

老街是新修的,一切倒是修旧如旧,但是由街边的侧巷进去,穿过窄窄的小巷,映入眼的是没有改造过的真面貌,这里是一个搭建着简易棚子的大杂院,一切的一切,彷佛四十年前上海动迁前的弄堂。

这里的一切设施简陋,但是充满了生活气息,仿佛时光倒流,我们又回到了半个世纪前的上海棚户区小弄堂。

江南的风,江南的雨,江南的丝竹如倾似诉,这到这街头的雕塑,耳边如听到当年无锡阿炳的二泉映月。

柳亚子旧居,位于黎里镇中心街。柳亚子(1886-1958)清末秀才,同盟会会员,南社创始人之一,曾任孙中山临时大总统秘书,我们所知道的柳亚子是伟人和柳先生的词“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新中国成立后柳亚子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故居第一进门厅,六扇黑漆大门庄严肃穆,门厅前悬挂着桔黄色匾额:“柳亚子纪念馆游客中心”。

此屋原是清乾隆年间工部尚书周元里的私邸。气宇轩昂的厅堂楼室,结构完整的庭院备弄,雕绘龙凤的长窗画梁。

据说故居内还陈列着三百多件弥足珍贵的实物照片资料,可见故居本身就是柳亚子前半生从事民主革命活动的历史见证。

只可惜我们来到前厅,如今已是游客中心,有关柳先生的介绍一概不见,而里面五进厅堂均不可进,惜哉!惜哉!

沿街除了石桥,还有不少牌坊,虽然是近年重修的,至少也表现了对历史的尊重。想当年多少历史古迹,没被兵荒马乱的战争所毁,却毁于'破四旧”的红卫兵的铁锤。

一个不要历史的民族,与禽兽何异!

我们的摄友们端起了长枪短炮,在古镇上一顿扫荡,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在摄友们的镜头里,都是熠熠生辉的素材,找准了角度,看准了光影,沒准就是大片。

杨柳垂青,小河湾湾,江南的小镇,端的是梦里故乡,令人魂牵梦绕。

虽然这河堤是新世纪新修的。然而,望着这红彤彤的灯笼,江南水乡的韵味满满。

这里黎里古镇河堤上最特殊的具有个性的特征,是它的270多块系船石,是明清时的古物了。

这些系船石石当初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今,这些河道已经失去了航运的功能,但是这些系船石却成了历史的见证。

寂静的小镇,漂亮的江南水乡,一切都那么古朴,唯美。

苏州的古镇不胜枚举,七里山塘,平江里,木续,同里,还有千灯。各镇除了小桥流水傍水人家的共性外,还各有各的特色。

黎里古镇开发得比较晚,所以修旧如旧做得比较好,商业的气息相比之下稍微淡一些。

这一个乐善好施的牌坊,后面是一个给穷人施舍粥的义庄,当然这一切都是重新恢复的旧貌,如今是既没有义庄,也不会有施粥。

前面有一个戏台子,但是没看到什么介绍和说明,奥特曼感觉是后期改建时附庸风雅的产品。

戏台前面过广场,前面有一个人物塑像,而黎里镇清代以后最出名的就是刘亚子先生了,也没介绍,不知是否。

这张俺感觉拍的不错,有点江南古镇的味道,可以做做海报宣传用。

走过黎里古镇,前面沿河有一城隍庙,虽然冷冷清清的,可是进庙居然还要买票,我们就不进了,在门口拍一张,开路。

河水是小镇居民的生命之源,一切离不开它。

江南的水,江南的风,江南的小船惹人醉,咿咿呀呀的摇橹声,把我们带入妮婍的风光。

古老的街条石,凝重而厚实,而这深色的傍街门楼,带给我们的是千年的历史。

黎里古镇,虽说只有一条河,十二座桥,我们却看到历史在这里留下了重彩的一页。

新成立的黎里小镇客栈,还没有开张,据说一个房间将近千元,已是达到的五星级的标准。

虽然天气有点阴冷,然江南的古镇,一切是那么的柔美,连风吹拂在脸上都是轻轻的,柔柔的。

而这蒙蒙细雨,如凄如诉,悠悠扬扬,令人感觉如江南的丝竹,绵延细绢,渊远流长。

这里还藏着一个锡器博物馆,锡器作为工艺品在江南这一带是有传统的,奧特曼家中还留存着一个祖上传下来的锡壶呢。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江南的腊月,清冷中还带着绿色,较之北方的北风呼啸,啸瑟寒风,一片枯黄灰黑色,自然是耐看多了。

这是这里的特色___老虎豆茶楼,是同住一所室的大林朋友摄的,留个记念。

大林正在全神贯注地摆弄他的索尼微单。

墨绿色的河水,映衬着湖边的建筑。宁静的小镇,散发出悠悠的,淡淡的乡思离愁。

我们正行走在古镇的街道上,脚踏着千年的石板道,不禁忆起唐诗“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端的好意景。

这河水清澈见底,里边有不少小鱼在游荡,后来我们在饭店见了这些小鱼,它们就是非常脆香的鳑鲏鱼,苏州的特色小鱼。吃掉它们叫人真是于心不忍。

古镇逛完了,中午我们在小镇美美的吃了一顿。这家饭店据说是镇上最好的饭店。其他不说了,它里边的米饭是奥特曼感觉有生以来吃过最好的米饭了,一种叫人无法形容的香,糯,粳,反正是吃了还想吃,比什麽贡米,小站稻都要强。

看起来,有时侯名不见经传的恰恰是最优秀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