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8岁女生年薪90万:读书实苦,却是你此生承受最轻的苦

 苍木先生 2020-02-29


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宣布,出生于1991年的北大博士李琳于今年7月起任该学院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同时该校为李琳提供的还有220万的安家费和90万的年薪。

消息传出后,引起了网友的赞叹和羡慕。网友的评论有:“不仅比我年轻,还比我有才华”“同样是28岁,人家怎么会这么优秀”“虽然不是人生巅峰,却也还是需要仰望”等等一片赞扬声。

李琳从事的研究领域包括开发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研究哺乳动物生殖系细胞发育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表现遗传学调控。南方医科大学官网显示其引进的人才类别为“优秀学术骨干”。

看到李琳的研究领域,许多人可能很懵懵懂懂,不知道是什么,但至少能明白这是很厉害的东西。就她的履历,拿那样的待遇,完全是公平的。毕竟要成为高尖端的人才不是那么容易的。

出生于普通家庭的李琳,没有拼爹的资格,也没有强大的人脉关系,从贫寒布衣崛起,能取得如此的成就,完全是靠她自己日复一日的学习和在科研中不断沉淀下来的结果。

在“读书无用论”、“阶层固化论”大行其道的今天,李琳用她亲身经历,用实际行动告诉所有寒门学子:读书,真的能改变命运。寒门难出贵子,很多时候是个伪命题,只是寒门的学子够不够努力的问题。

的确,这个世界存在很多不公平,但所有事情都非绝对,都留有一线生机。失败并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自己不够努力,不够勇敢,却只会抱怨社会的不公,背景的差距,人生的苦难。

所有的东西,都是物有所值,任何存在都有其合理性。命运馈赠的礼物,都不是白白赠送的,暗中都标有价格。要想得到怎样的礼物,就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今天的日积月累,才能换来明天的高人一等。

读书,对某些特定人群来说,可能起不到决定性的作用,但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人生逆袭、通往高贵的捷径,而且所付出的代价是最小的。今天你在学习上偷懒,就会成为日后前行的门槛。

每年都有一些大学清退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学业的学生,他们的共同点,都是这些学生长时间沉迷于学业外的东西,迷恋游戏、热衷社交、追逐爱情,甚至为了这些东西不参加学校的教学和研究活动,以至于完成不了学业。

大学是所有读书期内最宽松的时期,没有人盯着,全靠自己自觉,有的放飞自我,慢慢沉沦;有的依然自律,逐步沉淀。最后的结果,沉淀好的,如李琳般成为抢手的人才,放飞废的,如那些被大学清退的学生。

读书,苦不苦,所有读过书的都知道,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中考也是择优入取,每次考试都如战场一样,是血淋淋的拼杀,每天起早贪黑的读书,就是为了能改变命运。

然而这些苦,和将来进入社会所要承受的苦比起来,真得不是一个概念,犹如荧光比皓月。读书虽然苦,但一分耕耘一份收获,你努力的程度是可以决定你将来生活的质量和理想能否现实。

可在社会的大染缸里,付出和收获是不成正比例的,你的命运有时并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有时你做得再好,也是徒劳无功的,反而还会受到排挤。在读书的时候,该努力就不要选择偷懒,这是最愚蠢的行为。

韩寒,是一个不靠读书成功的作家,他有句名言:离开学校的人们请注意,你们以为离开的是地域,其实你们离开的是天堂。他曾经还说过一句话:如果可以重来,我应该会选择继续读书,而不是退学。

对于大多数人,特别是寒门学子来说,贪图现在的安逸,就是给未来带来吃不尽的苦。没有学习的沉淀,人生将是一无所有。不拼学历,你还能拿什么去改变命运?所有觉得学习苦的人,都是因为没有挨过现实的大耳光。

人类社会,本质是由一个个阶层的圈子组成。信息社会,正在经历你跑步都跟不上的时代,而你可能大把时间正在荒废掉。而读书,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你能抓住的为数不多的,能够提升自己生活圈子的方式。

读书,不代表就能自然进入更高的圈子,只是一张大门的入场券,让你有资格和出身比你好的人有认识和同台竞争的机会。读书,是寒门学子手里握的、也是唯一可以逆袭的机会。

有句很心酸却很现实的话:寒门学子奋斗20年,也许才能得到和豪门一起喝咖啡的机会。而如果你不努力,那对不起,你连喝咖啡的资格都没有,没人会在乎你的喜与悲。

读书,不是万能的,但不读书,未来将会辛苦千万倍。对于寒门来说,每一个成功的背后,都是日积月累的付出,都是血和泪交织换取来的。如果你随意放弃学习的机会,那未来只能欲语泪先流,到时亡羊补牢,也为时晚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