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闻道》第五期:道教服食养生方药及其特色

 6道法自然6 2020-02-29
        道教服食养生方药指通过服饵一类道门中秘传或常用的方药,以能长期服用、能改善体质、精制烹炼以及大众化为其主要特征,属于中华传统医药文化范畴;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其主要内容已经完全成为传统中医本草与方剂的重要组成。在中国民间,至今尚在传承并使用这类有效养生方药。
 
一、道教对服食方药的基本认识
     服食养生方药的起源很早。先秦时代,古人积累了丰富的应用药物养生的经验。例如《山海经》记载了先秦时代关于食药的认识,据统计共有服食的药物31种,包括草木、虫鱼、鸟兽等类。东汉时期,方士参与编辑的《神农本草经》载药365种,按服食效果分立上、中、下三品,具载诸药物的性味及其主要养生功能作出具体分类。
    道门中人对服食方药的深入认识经历了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先秦时代,古人主要从食药的味气来探讨食药;战国后期至秦汉之际提出了药物寓有精气的思想。东汉末服食金丹理论十分成熟,《周易参同契》提出以“同类”药物补养人体精气神的观点。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所传《辅行诀》据《汤液经法》五行学说提出了服食药物的药性存在着五行互含的思想。道门养生家逐渐形成了这样的一种认识,即服食的药物不但有其固有性味,还各具其独特的精气;不同药物不但各自归属五行,五行中又互含,并按五行运行规律发生作用。从养生角度而言,通过长期服食相应的养生方药,不但能够通过药物性味濡养关窍、补养精气,还能进一步和调脏腑、颐养形神,达到改善体质、延年益寿的效果。
 
二、道教服食养生方药的特色
    传统医学认为药物有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甘酸苦咸)的自然属性,临床医师正是应用药物的自然属性调整人体脏腑阴阳的偏胜偏衰,使之恢复阴阳平和。任何助长脏腑阴阳偏胜偏衰,破坏其平和状态的药物均称为“毒”,因而,有“是药三分毒”的俗称。2002年国家公布的药食两用的中药原料大多同样具有其偏性,如金银花、菊花、胖大海等均偏寒性,砂仁、小茴香、益智仁、生姜等均偏温热,少数属于平性如马齿苋、蒲公英、蜂蜜、甘草,等等。因而,这些药食均不适于作为服食品长期服用,反之,则必然戕伤脏腑之阴阳而产生药害。
    那么,药物既然都有其偏性,那么,何以能够长期服食呢?其原因在炮制与烹炼。道门服食养生家主张养生方药必须经过精心炮制,又经烹制成为服食品后才能服食。在南北朝时期著名道士雷斅著成《雷公炮灸论》系统阐述了中药原料的炮制规范。实际上,道门常用的服食方药,如枸杞子(四制)、黄精(九蒸九晒)、肉苁蓉(药汁制)、苍术(药汁制)、茯苓(乳制)等,都要经精心炮制才能入药或者单服。道教服食复方,不但重视单味药的炮制,还重视烹炼和合。例如,七宝美髯丹方、延龄益寿丹等名方中,“何首乌”必须九蒸九晒需要经用黑豆(或其它辅料)进行九蒸九晒后,才入药使用。又如,现已列入国家非遗项目的龟龄集制作工艺的核心,就在于合成之时就使用道门中最为古老炉火法烹炼(七十年代以后改为电子数控炉)。
    从近年来已经进入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医药项目来看,除了涉及文化、医学基础、医疗技术外,落实到药物、方剂层面上,主要以制作技艺方式(包括药物炮制、成方制作两个层面)形式进入。如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技艺、定坤丹制作技艺、水银洗炼法、龟龄集传统制作技艺、东阿阿胶制作技艺、药膳八珍汤等。其中,四大怀药均为服食品的原料,而东阿阿胶、龟龄集、定坤丹、清宫寿桃丸等均是中上乘的服食佳品,药膳八珍汤则为大众服食佳品;藏药佐塔、不但为治病良药,又可作为治疗却病强身服食之品。
 
三、道教服食养生方药的选用
    那么,应该如何选用服食养生方药呢?一般而言,以改善体质为主要目的一般选择服用药性相对平和的平补方,调和人体阴阳和平,故适合于病人与无病之人长期服饵。因此,清代养生家曹庭栋的《老老恒言》说:“病有必欲服药者,和平之品甚多,尽可施治。俗见以为气血衰弱,攻与补皆必用人参。愚谓人参不过药中一味耳,非得之则生,弗得则死者,且未必全利而无害,故可已即已。苟审病确切,必不可已,宁谓人毵必戒用哉!”可见,古人强调服药补益虚损的原则就是要选用平补之方,而且并非一定要贵重的人参之类药物,而要选择“和平之品”即我们所称的平补方。
    老年、弱质之体、先天不足者的服食方,多选用补益类方,主要目的就是要补足人体在正常生命过程所耗损的精气神,从而导致机体衰弱、疲敝所引发的各种症状。这类方一般从人体阴阳气血方面入手补益,如补气、滋阴、补阳、气血双补等。常见方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龟龄集、苍龙丸、还少丹等。
    由于人体体质有偏阴偏阳之分别,因此,服食的初始主要通过服饵相应服食方药纠正人体偏性之体,所服的方药多针对体质类型灵机选用,或偏阴或偏阳。经过阶段性的服食纠偏之后,或素体较为平和之人,多通过服食平性养生方药使得体质日渐强壮。
综上所述,道教服食养生方药是中华传统医学文化最精髓成分之一,其特色在于传承了道家(道教)医学生命观,强调对方药的炮制、烹炼,对各组成药物自然属性进行阴阳和合,因而具有调节人体阴阳之功,服之具有改善人体体质的效果。
(作者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教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