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出自庄子《刻意》,大意是:水的本性,不混杂就会清澈,不搅动就会平静,闭塞不流动也就不会纯清,这是自然本质的现象。 水的本性,在于纯粹,纯粹才能清澈,才能平静。做人也是如此,常说:做人要纯粹,纯粹才能专心、专注、专一。做人纯粹,才能没有瑕疵,才能没有杂念,才能让人触摸到你的真诚。 在生活中,真正纯粹的人几乎没有。大千世界,纷纷扰扰,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心思,或者为了利益,或者为了权力,或者为了爱情,或者为了一些其它的东西,都不会完全敞开心思,也正所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 谁也不知道,当你对他人毫无保留地付出后,得到的是什么?可能是他人全心的回报,也可能是他人背后的一枪。世间有太多口蜜腹剑、两面三刀的人,你看到的往往都只是表面,无法看到他人的内心。你可以知道你是纯粹的,却不知道别人是否和你一样那么纯粹。 在人和人交往中,交往越多就越亲密,转身离去有时就是永别。距离产生美,有时产生的却是隔阂和陌生。离去了,不再交往,人都变了,你不是原来的你,他也不是原来的他,你们就很难再回到曾经。也许曾经你们很纯粹,可以掏心掏肺,时过境迁,什么都可能改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或坦途大道,或坎坷荆棘,因此每个人的心境也不一样,你没走过他的路,理解不了他的心情,所以当你付出你的纯粹,指望别人也同样纯粹,可以说是天方夜谭。路不同,境界自然不同。 也许你轻松自在就能衣食无忧;而他却是辛苦奔波却只够温饱,你理解不了他;也许你辛苦操劳却一无所获,他人端坐高堂却盆满钵满,他理解不了你。不是同一高度,就很难平视对方。 不要幻想每个人都能纯粹,完全敞开心扉,毫无保留。就算置于阳光底下,也不是无所遁形,每个人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一处阴影。每个人都可能有一处他人看不到的伤口,在无人的时候自己舔。 每个人的生活都带有目的,就算你的目的光明正大,就算你追求目的也是行得直做得正,你也总归会有隐私,你也不会告诉别人你的一切。纯粹是美好的想象,是心灵保持的那一丝纯净和淡然。你怎样对待别人,只要你认为值得就够了。抱着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也要怎样对待你,你就不再纯粹。 有人说:真正的朋友,就算他朝我开了一枪,我还依然相信他。也许这也算是一种纯粹,更是一种信任。当你专注对待某人、某事,甘愿付出,不求理解,不求回报,只是认真地付出,毫无保留地付出,这就是纯粹。 努力做好在做的,不是为了得到名声,不是为了宣传自己;不求闻达天下,不求流芳百世;不朝秦暮楚,不三心二意;不求一时利益,不逞一时意气;只为心中所想,只为既定方向,纵使没心没肺,也依然能沿着前路走下去。这就如水的本性,不为翻起风浪,只为让路过的都得到滋润;不管众口铄金,毅然独自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