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冉冉”二句:是比兴。意思是说,势单力孤的家庭愿意与高门大家结亲,得以庇护,就像孤竹要在大山里扎根一样。冉冉:柔弱的样子。泰山:大山。泰:通“太”,大。阿:角落。 2.君:指称未婚夫。 3.为新婚:指订立婚约,确定婚姻关系,但尚未成婚;一说即指结婚为夫妻。 4.“兔丝”句:比喻两家都势单力孤,彼此依靠。兔丝:即菟丝,一种细长的蔓生植物,开白色小花,这里是女子自比。附:依附。女萝:松萝,一种地衣类蔓生植物,茎干生许多细枝,不开花,这里是比喻她的未婚夫。一说,句意是比喻夫妻恩爱,缠绵固结。 5.生有时:开花结子有一定的季节。 6.“夫妇”句:意思是说,夫妻结合也有适宜的时间,应当在青春盛年。 7.“千里”二句:意思是说,两家不在一地,距离遥远,相隔重山,结成婚姻很不容易。千里:喻距离遥远。悠悠:路途长远的样子。 8.“思君”二句:意思是说,未婚夫拖着不来迎娶,想得人都老了。轩车:有车厢的马车,指迎亲的婚车。 9.“伤彼”四句:意思是说,自己像兰花、蕙花一样,青春焕发,正是结婚年龄,错过了,我就衰老了。英:不结子的花。含英:已开而未怒放的花。扬光辉:形容花朵光艳。萎:枯萎。 10“君亮”二句:意思是说,你迟迟不来娶我,想必是为了坚持你高尚的志节,而我这样苦苦等待,又是为了什么呢?亮:通“谅”,想必。执:执着,坚持。高节:高尚的志节。何为:为何。 赏析: 对这首诗主人公的身份,历来有两种见解:一是已婚的思妇,二是订婚未娶的闺女。前说的根据是诗中明言“与君为新婚”“千里远结婚”,是已经成婚,并非待婚。后说的根据是诗中点出“轩车来何迟”“过时而不采”,是尚未迎娶,等待结婚。两说都可以疏通全诗自圆其说,但是诗的主题不同,未可相容。前说认为是写女子新婚久别的怨情;后说则以为是怨婚迟之作。关键在于这位男子为什么不来?这位女子又怎样理解他的迟迟不来?诗中虽有暗示,却不明确,因而容易造成歧解。实际上这是一个贤慧女子在开导一个迂执男子,劝他不必迂腐地固执偏见,应当抛弃偏见,及时前来迎娶。首四句的比兴喻意,并非形容结根不移与恩爱缠绵,而是针对一种世俗偏见,指出世俗婚姻都希望寒门攀附高门大家,以求庇护,但是这两家结亲却是寒门联姻。也就是说,这门婚事本来就不图富贵、不攀高门,看中的是人品,爱你有志气。接着说,既然订了亲,就应当及时结婚成为夫妻,这是不管门第都一样的。然后退一步替男方设想,因为两家不在一地,相距遥远,千里迎娶,确实有许多困难。因此女子耐心等待着,但迟迟不见动静,难免焦急、埋怨,进而感伤,婉转而深情地用香草鲜花作比喻,还是希望及时迎娶。而从上文来看,这位男子汉的高节大约就是事业有成,衣锦荣归,然后有模有样地隆重娶亲。对此,女子是理解的,但她并不以为结婚必须如此,而应当合乎人情之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