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疾控侦察档案:患者的“三分钟交谈”,隐藏着新冠肺炎病毒的传染秘密

 饮膳道人 2020-02-29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张秋盈

“你们和病例有接触,需要居家隔离,如果身体不适立即就医。”这是孙倩莱近期说过最多的话。

孙倩莱,湖南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主管医师。从1月初起,她和疾控的同事们就投入了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那时,人们都还不太了解新冠肺炎病毒,它的传播途径、强度都还有待探索。于是,从第一个核酸检测阳性患者,到涉及4个省份、近300人的大型会议疫情,孙倩莱和同事不放过任何细节,聚餐时的座次,空调的位置,交谈的时间……通过一张张“侦察图”和数百个调查现场,他们抓住了病源,找出了密切接触者,控制住了感染源,阻击病毒播散,为这场战役争取了时间。

近日,孙倩莱接受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采访,讲述了颇具代表性的“侦察”故事。

三分钟交谈引发的感染

1月20日,湖南省疾控中心收到了省内某市州中心医院的一个疑似病例报告。

A患者不久前从武汉回到湖南,并出现发热。当地市疾控中心对病例的标本进行了初步检测,结果为阳性。1月23日,省疾控中心又对标本进行了复核,结果仍然为阳性。A患者被确诊为新冠肺炎。

确诊后,孙倩莱所在的流行病学调查(以下简称“流调”)团队马上开始了对他的密切接触者调查。通过询问A患者的家庭成员,调查他发病前后的活动轨迹发现,A在1月14日从武汉回来后,当天晚上有和朋友聊天,并且在1月15日还参加了朋友聚餐。

于是,流调团队把那天和A聊天的朋友以及参与聚餐的人员全部列为了密切接触者,并向他们发出了通知。不久,在这些密切接触者中,陆陆续续出现了新发病人。而这一场聚餐成了流调的重点关注对象。

“团队仔仔细细地问,当时聚餐的时候大家有什么接触,接触了多长时间,座位是什么样的,包间的空调位置在哪里,有没有开窗通风。”孙倩莱说,之所以这样操作,是因为当时整个疾控对新冠肺炎病毒的了解还很有限。

“我们不是很清楚新冠肺炎的传播途径,是食物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粪口传播?都不确定,所以在进行基础流调的同时,也需要对这种暴露因素和暴露环境进行更细致的调查,这也是团队目前提倡‘高质量流调’的原因。”孙倩莱解释。

通过调查,发现A患者的聚餐是在一个包间进行,包括病人一共9人,大家围着圆桌吃饭。在场聚餐者中,除了已经发病的密切接触者,流调团队重点关注了后续是否出现新病例。果然,1月25日,这些密切接触者中又出现了新病例。于是,这场聚餐就变成一场典型的聚集性疫情。

已经发病的密切接触者,在流行病学中称之为二代病例。团队又对这些二代病例进行调查,发现有一名在1月20日发病的患者B,19日还参加过一个部门的会议。因为会议现场通风情况比较好,流调团队当时把参与会议的人员列为了“一般接触者”。

没想到的是,1月25日,流调团队接到报告,其中一名参会人员C发病了。据C自己说,他和这个二代病例B只在19日的会议上短暂交流了3分钟。“当时整个疾控中心都很惊讶,因为以病毒传播的标准来看,暴露的时间越长,暴露的程度越高,感染的风险才越大,那时团队对新冠肺炎病毒的认识还是一个‘可能人传人’的程度。所以这个病例可以说刷新了团队当时的认知。”孙倩莱回忆道。

于是,流调团队又对C发病前的活动和他发病后的接触人群进行了详细的摸排,并发现,C唯一可能的暴露时间就是1月19日和二代病例B那短短三分钟的交谈。

“这给了团队一个很大的提醒,根据当时的防控指南,病例发病后接触的人员才纳入密切接触者范围,那按道理,第三代病例C是不属于密切接触者的,可是,不属于密切接触者的他却发病了。这引起了团队的重视——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管理,对防控指南是否需要做修正。”

于是,团队将第二代病例B发病前的活动调出来,发现B在1月18日曾和同学聚餐。在聚餐的同学里,有也人出现了不适,团队对这名身体不适的C进行检测,发现他也是阳性。“于是,团队建立了认知,这种疾病在潜伏期就具备了传染力。”孙倩莱说。

在发现了潜伏期有感染的情况后,省疾控马上要求所有疾控人员,在现场工作时要从病例发病前开始追踪密切接触者,尽可能发现人群中的传染源,避免漏报。

编辑:小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