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爸爸教出好作文:作文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

 亦农或唐哲图书 2020-02-29

51  星期四  

风筝寄托我心愿

五月一日,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天安门广场。

一位叔叔正在放福娃风筝。叔叔的手真神奇,在他的牵引下,风筝飞到了高高的天上。如果我能亲手放风筝该多好啊!叔叔好像看懂了我的心事,把风筝递给我。在叔叔的帮助下,我把风筝放飞了。我高兴得拉着风筝在广场上奔跑。

这时候一个黄头发的外国小朋友走过来,羡慕地望着我,他一定和我一样喜欢放风筝。我毫不犹豫就把风筝交到他手里。他连连说:“Thank you!

风轻轻一吹,贝贝、晶晶、欢欢、迎迎、妮妮在天空中飘来荡去,它们好像在向全世界的人们说:北京欢迎你!离奥运会开幕还有99天了,我想让风筝带去我美好的心愿,祝福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

方法点拨:

作文源于生活,可以高于生活

我们要明确告诉小学生,在写作文时可以进行合理的艺术加工。这话对小学生来讲,听起来有些深奥。换一种说法:写作文允不允许编故事、加情节?

我的答案是:允许。关键你要编得合情合理,不能胡编乱造、生编硬造。

生活中发生过某件事情,但如果原样不动地写出来,可能会让人觉得比较平淡,不感动人。生活常常是平淡的,不可能总有那种情感起伏、感天动地的事儿发生在我们的身上。怎么办?要充分发挥孩子的想象力,适当加入一些细节,丰富文章内容,提升文章蕴含的情感。

从理论上讲: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家艺术家体验生活,在创作时进行概括加工提炼,让得到艺术升华的作品更容易感动人,更加具有代表性。这一准则,同样可以应用于小学生写作文。

风筝寄托我心愿》是桐桐的亲身经历。我要揭秘的是,文章中所写“一个黄头发的外国小朋友走过来”,而现实生活中却是“一个黑头发的中国小朋友走过来”,当桐桐写到这里时,我帮她进行分析:

北京是一个国际大城市,每天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天安门广场上经常可以看到外国朋友。为了突出天安门的特殊位置,为了表达中国人对外国朋友的热烈欢迎,可不可以把这个小主人公换成外国小朋友?经过如此加工,这篇文章的立意和境界得到了很大提升。读者读起来,也会有一种胸怀阔大、放眼世界的特别的感觉。

文章最后一段,桐桐触景生情,发出由衷的祝愿。离奥运会开幕还有99天了,我想让风筝带去我美好的心愿,祝福北京奥运会胜利召开读到这里,我们不能不对一个普通的中国小女孩另眼相看。

有些家长或许会担心,这样允许虚构,容易使得孩子只为了换取作文高分而偷懒,会不会失去了作文的真情实感?我并不这样认为。虚构的前提之一,就是要有真情实感,甚至说是为了情感更加丰富。要达到这一点,就必须使小作者开动脑筋,搜索、整理、提炼更多的生活素材,酝酿更丰沛的情感。这无形中又在敦促孩子对生活的回味,对情感的咀嚼,不能不说是另一种爱的教育。

许多成年人的问题在于:自己一直在做的事情,却虚伪地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做”!严重地讲:这是一种欺骗,孩子会很快长大成人,他迟早会发现真相。与其掩盖,不如及早相告。做人如此,作文也应如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