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疫·护眼 | 疫情期间,眼部疾病怎么办?

 zxkjok 2020-02-29
新冠疫情来势汹汹,许多老百姓遇到眼部疾病的时候可能都犯了难,哪些情况需要及时就诊?居家眼部护理要注意哪些问题?本篇文章将跟您一一道来。


哪些情况需要及时眼科就诊?


一般而言,轻症、控制稳定的慢性眼部疾病者可延缓就诊,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不伴其他症状的眼红,多见于过度用眼引起的结膜充血及结膜下出血。

2.短期内出现的眼红伴分泌物多,多见于急性结膜炎。如不伴发热、视物模糊可居家观察,冷敷患眼,清洁分泌物。
3.眼部干涩、异物感、迎风流泪,多见于干眼症,慢性结膜炎。
4.老年人近年来缓慢加重的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多见于白内障。
5.屈光不正:青少年常表现为视远模糊,老年人常表现为视近模糊、视疲劳;验光、配镜等应暂缓。

6.眼前黑影飘动,不伴视力下降,多见于玻璃体浑浊,如病情无明显变化可暂缓,避免用力屏气、剧烈运动。

眼前的“小飞虫”:玻璃体浑浊

7.局限性眼睑红肿、局部硬结,多见于麦粒肿,可热敷患眼,配合抗生素眼水、眼膏治疗。

8.控制良好的眼科慢性疾病,如非急性发作的青光眼、老年性黄斑变性等,规律用药,近期病情无明显变化可暂缓复查。

急、重症应及时至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病情就诊时应做好充分的防护措施,常见以下几种情况:
1.眼部外伤、眼内进异物,尤其开放性外伤、化学烧伤、热烧伤、爆炸伤等以及伴随急性视力下降、急性眼痛等情况。
2.眼红、眼痛伴明显视力下降,多见于青光眼急性发作、角膜炎、葡萄膜炎等。
3.眼科手术后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需警惕眼内炎症。
4.短期内出现的视力明显下降或固定黑影遮挡、视野缺损,多见于眼底病变、视神经病变。
固定黑影遮挡

5.急性眼眶红肿、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及发热等全身症状,多见于眼眶蜂窝组织炎。

6.眼红伴分泌物多,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者需警惕首发表现为结膜炎的病毒感染,及时至指定发热门诊就诊。


可常见眼部疾病要注意些什么?


1、一般防护:勤洗手,勿揉眼!

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包括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带有病毒的手如接触眼睛,有可能造成病毒经眼部粘膜传播。因而对大众而言,除了戴口罩,勤洗手,避免用污染的手揉眼也是自我防护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另外,一般生活及工作中,不需要佩戴护目镜。人流密集场所,或高暴露风险场所如医院,可酌情佩戴。

2.白内障

白内障系多种因素长期综合作用所造成的晶状体浑浊。在60岁以上老人, 有65%左右患有白内障。白内障的主要临床表现常见为视物模糊,另可表现为近视、散光、重影等。手术治疗是白内障唯一确切有效的治疗手段


白内障眼中的“视界”


白内障往往是慢性病程,手术属于择期手术。因而,对于确诊白内障的患者,疫情期间应延缓门诊复查及手术治疗,避免院内交叉感染。对于近期白内障术后的病人,如无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可居家遵医嘱用术后眼药,延缓复查,出现眼红、眼痛伴视力下降者,应警惕术后眼内炎症的发生,需在必要的防护下及时就诊。此外,老年人近年来缓慢加重的视物模糊、视力下降,也多提示白内障,可延缓就诊。

3.青光眼

青光眼是房水引流障碍、眼内压力过高造成的一系列视神经损伤和视力损害。青光眼造成的视力损害往往是不可逆的。50岁以上的人群中,青光眼患病率达4%~7%,我国老年人患病比例居世界首位。


急性发作的青光眼 主要表现为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此类患者应当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及时至医院就诊,如拖延病情,过高眼压将造成视神经急性损伤而导致不可逆的视力损害甚至失明。

慢性进展的青光眼 主要表现为缓慢加重的视力模糊、眼胀头痛、视野逐渐缩小。

青光眼所致的典型视野缺损


已确诊且病情稳定的青光眼病人可居家规律用药,延缓复查,如果家中的眼药用完了,可选择就近的医疗卫生服务机构购买眼药。青光眼术后的病人,参考上述白内障术后,如无出现眼红、眼痛、视力下降,可居家遵医嘱用术后眼药,延缓复查。

疫情当前,每一个人都是战士,希望各位患者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也守护好自己的眼睛,让我们一起争取早日抗疫成功!


作者介绍


陈雅莹,山医院眼科硕士研究生,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员

张宇燕,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博士。上海医师协会眼科分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青光眼学组委员,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各类复杂性白内障、青光眼、角膜等疾病的显微手术治疗。对各种眼底病,眼外伤及眼表疾病等也有丰富的诊治经验。曾公派赴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和德国开姆尼茨市立医院进修,赴摩洛哥参加国家卫计委组织的慈善光明行项目进行白内障手术。获得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卫生局、复旦大学、中英合作项目等多项课题资助。国内外发表论文30余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