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循环系

 初夏自然 2020-02-29

第一部分  血  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充满于心血管系统中,在心脏的推动下不断循环流动。血液是不透明红色液体,保持一定的比重(1.050~1.060)、PH(7.3~7.4)、渗透压(313mosm)、粘滞性和化学成分,以维持各种组织和细胞生理活动所需的适宜条件。

如果流经体内任何器官的血流量不足,均可能造成严重的组织损伤;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破裂都可导致出血,人体大量失血血液循环严重障碍,将危及生命。

血液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如无机盐、氧、以及细胞代谢产物、激素、酶和抗体等,有营养组织、调节器官活动和防御有害物质的作用。

第一章  血液成分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其含有四种成分:血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从血管取少量血液加入适量抗凝剂(如肝素或枸橼酸钠),有形成分经自然沉降或离心沉淀后,血液可分出三层:上层为淡黄色的血浆,下层为红细胞,中间的薄层为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浆约占血液容积的55%,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另外45%。

http://p./images/f/f9/Gunqjne0.jpg

第一节  血 浆

血浆为浅黄色半透明液体,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脂蛋白、无机盐、酶、激素各种营养物质、代谢产物等。

血浆中含有90%~91%的水、6.5%~8.5%的蛋白质和2%低分子物质。其中,低分子物质中有多种电解质和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如代谢产物和其他某些激素等。

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

清除率在肾脏生理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因为它提供了一个评价肾脏排除某种物质能力的指标。清除率指肾脏在单位时间(一般指每分钟)内能将多少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完全清除出去,这个被完全清除了某种物质的血浆毫升数就称为该物质的血浆清除率(ml/min)。

血液流出血管后,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不溶解状态的纤维蛋白,于是凝固成血块。血块静置后即析出淡黄色清明的液体,称血清。

一、血浆蛋白

血浆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总称,包括了很多分子大小和结构都不相同的蛋白质。其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血浆中最主要的固体成分,含量为60~80g/L。

血浆蛋白的浓度是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所在,因为血浆蛋白的分子很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管壁。组织液是血浆从毛细血管壁滤过而形成的,除不含大分子蛋白质外,其它成分基本与血浆相同。

组织液是存在于组织间隙中的体液,是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用不同的分离方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不同的种类,在生物化学研究中,曾经用盐析法将血浆蛋白分为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三大类。以后,用电泳法又将白蛋白区分为白蛋白和前白蛋白,将球蛋白区分为α1-、α2-、β-、γ-球蛋白等。用其他方法,如免疫电泳,还可以将血浆蛋白作更进一步的区分。

除γ-球蛋白由浆细胞合成,内皮细胞合成少量血浆蛋白质外,血浆蛋白质绝大部分由肝脏合成。

近年来已知的血浆蛋白质有二百种,有些蛋白质的功能尚未阐明。目前,采用功能分类法,可将血浆蛋白质分为8类: 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补体系统、 免疫球蛋白、 脂蛋白、 血浆蛋白酶抑制剂(包括酶原激活抑制剂、血液凝固抑制剂、纤溶酶抑制剂、激肽释放抑制剂、内源性蛋白酶及其他蛋白酶抑制剂)、 载体蛋白以及 未知功能的血浆蛋白质。

血浆蛋白质为分泌型蛋白质,且几乎都是糖蛋白,还都具有其特征性的循环半衰期。

⒈白蛋白

白蛋白是溶于水且遇热凝固的一种球形单纯蛋白,又称清蛋白,是人血浆中含量最多的蛋白质,占血浆总蛋白的40%~60%,在血浆中的半寿期约为15~19天。

白蛋白是由肝实质细胞合成,占肝脏每天分泌蛋白的50%,其合成率虽然受食物中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但主要受血浆中白蛋白水平调节。白蛋白在肝细胞中没有储存,在所有细胞外液中都含有微量的白蛋白。

白蛋白可以在不同组织中被细胞内吞而摄取,其氨基酸可被用为组织修补。

白蛋白在肾小球中的滤过情况,一般认为在正常情况下其量甚微,约为血浆中白蛋白的0.04%,滤过液中多数白蛋白是可被肾小管重新吸收的。

血浆白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

①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白蛋白,胶体渗透压是使静脉端组织间液重返回血管内的主要动力。当血浆白蛋白因病理条件引起下降时,血浆的胶体渗透压也随之下降,可导致血液中的水分过多进入组织液而出现水肿。

②与各种配体结合,起运输功能

血浆白蛋白能与体内许多难溶性的小分子有机物和无机离子可逆地结合形成易溶性的复合物,成为这些物质在血液循环中的运输形式。如游离脂肪酸、胆红素、性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金属离子、磺胺药、青霉素G、双香豆素、阿斯匹林等药物都能与白蛋白结合,增加亲水性而便于运输。

③血浆白蛋白的其它生理作用

白蛋白在血浆中不断地进行着代谢更新,其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可用于合成组织蛋白,氧化分解以供应能量或转变成其它含氮物质。

白蛋白是具有黏性、胶质性的物质,在人体内遇到重金属离子时,会自动与重金属离子结合,由排泄系统排出体外,起到解毒的作用。

具有活性的激素或药物当与白蛋白结合时,可以不表现其活性,而视为其储存形式,由于这种结合的可逆性和处于动态平衡,因此在调节这些激素和药物的代谢上,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白蛋白对胃壁还有保护作用。

⑵血浆白蛋白的临床意义:肝功检查白蛋白的作用

因为血清中白蛋白的浓度可反映肝脏是否受损以及受损的严重程度,同时白蛋白水平的改变还能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继发症

一般情况下,白蛋白增高主要见于血液浓缩而致相对性增高,比如:严重的脱水和休克,大量出血、严重的烧伤、肾脏疾病等。

腹泻、呕吐、高热时人体会急剧失水,均可导致血清中白蛋白浓度增高,从而引起白蛋白偏高。

此外,白蛋白偏高也可受到饮食中蛋白质摄入量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个体营养状态的评价指标。

白蛋白降低常见于肝硬化合并腹水及其他肝功能严重损害,如急性肝坏死中毒性肝炎等。还有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出血肾病综合征等,当白蛋白降低至25g/L以下易产生腹水。

⒉球蛋白

球蛋白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和体液中,一般不溶于水,但加少量盐、酸或碱后可以溶解,加热即沉淀或凝固。

球蛋白是能被50%饱和度硫酸铵溶液沉淀的单纯蛋白质,而人血清球蛋白是人们最熟知的球蛋白,其它还有乳球蛋白、肌球蛋白等。

血清球蛋白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包括具有防御作用而且含量较多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多种糖蛋白。

血清球蛋白大部分在肝细胞外生成,是机体免疫器官制造的,由人体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合成,可分为α1、α2、β和γ四种,其中以γ-球蛋白为主,占血清蛋白9%~18%。

球蛋白要保持一定的量,正常值为20~30 g/L,检测值超过正常值说明体内存在免疫系统的亢进,检测值低于正常值说明免疫力不足。当体内存在病毒等抗原时,机体的免疫器官制造的球蛋白就会增加,来消灭入侵者。

⒊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是纤维蛋白的前体,在凝血的最后阶段,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变成不溶性纤维蛋白,使血液凝固。

纤维蛋白分为结构蛋白胶原弹性蛋白)、粘合蛋白纤连蛋白层粘连蛋白)。

血液凝固后析出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其与血浆的区别在于血清中没有纤维蛋白原,但含有一些在凝血过程中生成的分解产物。

二、脂蛋白

脂蛋白是血浆中不溶性脂类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的脂质-蛋白质复合物,是血浆中不溶性脂类的载体。通俗的说,脂质不溶或微溶于水,必须与蛋白质结合以脂蛋白形式存在,才能在血液循环中运转,脂质与蛋白的结合即脂蛋白,脂蛋白内的蛋白质组分称为载脂蛋白

载脂蛋白主要分A、B、C、D、E五类,各类又可细分几个亚类,以罗马数字表示。载脂蛋白主要在肝脏(部分在小肠)合成,是构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

载脂蛋白的基本功能是运载脂类物质及稳定脂蛋白的结构,某些载脂蛋白还有激活脂蛋白代谢酶、识别受体等功能,是功能上极其活跃的一组血浆蛋白质。

脂蛋白是血脂在血液中存在、转运及代谢的形式,检查脂蛋白不仅可以了解血脂的质与量,也能对其生物功能进行分析。人体脂蛋白代谢的任一环节的失调都可能导致高脂血症高脂蛋白血症

血清脂蛋白经过超高速离心,根据密度不同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的代谢中间产物中间密度脂蛋白

电泳法可以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前β脂蛋白、β-脂蛋白和α-脂蛋白。

⒈乳糜微粒(CM

乳糜微粒是饮食高脂肪食物后,由肠壁细胞合成的富含甘油三酯(TG的巨大脂蛋白,是人血浆中最大的脂蛋白颗粒。乳糜微粒血中半寿期为10~15分钟,正常人血浆中的乳糜微粒空腹12小时后就被完全清除。

乳糜微粒在肠上皮细胞合成,并分泌入淋巴管,从胸导管(全身最大的淋巴导管)移行入血液。此过程中,其载脂蛋白的组份迅速改变。

乳糜微粒主要含有外源性甘油三酯,是运输外源性甘油三酯及胆固醇的主要形式。

乳糜微粒生理功能是转运外源性脂类,主要是甘油三酯。其中甘油三酯毛细血管中被水解成游离脂肪酸后进入各组织贮存或利用,而外源性胆固醇则全部进入肝脏。

⒉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极低密度脂蛋白含有甘油三酯、胆固醇、胆固醇酯和磷脂,其中甘油三酯(TG)占60%,胆固醇(TC)占20%,载脂蛋白占10%,其他成份10%。

无论是血液运输到肝细胞的脂肪酸,或是糖代谢转变而形成的脂肪酸,在肝细胞中均可合成甘油三酯。在肝细胞内,甘油三酯与APOB100(载脂蛋白B100)、胆固醇等结合,形成极低密度脂蛋白并释放入血。其中胆固醇来自乳糜微粒残粒及肝自身合成的部分。

极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功能是运输肝脏中合成的内源性甘油三酯,是运输内源性甘油三酯的主要形式。一旦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时,血浆中除甘油三酯升高外,胆固醇水平也随之增高。

肝合成的极低密度脂蛋白分泌后经静脉进入血液,再由极低密度脂蛋白内的ApoC(载脂蛋白CⅡ)激活低密度脂蛋白,并水解其内的甘油三酯

由高密度脂蛋白的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LCAT作用生成的胆固醇酯,经血浆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转送给极低密度脂蛋白进行交换;而极低密度脂蛋白中余下的磷脂、APOE、C转移给高密度脂蛋白。

极低密度脂蛋白转变成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而后大部分通过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摄入肝脏,小部分则转变成低密度脂蛋白继续进行代谢。

在低脂饮食时,肠粘膜也可分泌一些极低密度脂蛋白入血,而入血后的代谢,大部分变成低密度脂蛋白。

⒊低密度脂蛋白(LDL)

目前认为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的来源有两条途径:①主要途径是由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异化代谢转变而来;②次要途径是肝合成后直接分泌到血液中。

低密度脂蛋白是富含胆固醇的脂蛋白,主要作用是将胆固醇运送到外周血液,也就是说把胆固醇从肝脏运送到全身组织。

血浆中65%~70%的低密度脂蛋白是通过受体介导途径吸收入肝和肝外组织经代谢而清除的,余下的少部分约1/3是通过非受体通路而被清除的。

一旦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极低密度脂蛋白残粒由正常时大部分经肝、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识别,而改为大部分转变成低密度脂蛋白,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浓度增加。

低密度脂蛋白在被非受体途径清除过程中,巨噬细胞低密度脂蛋白结合,吸收低密度脂蛋白中的胆固醇,这样胆固醇就留在细胞内,变成“泡沫”细胞。因此,低密度脂蛋白能够进入动脉壁细胞,并带入胆固醇。当低密度脂蛋白、尤其是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过量时,它携带的胆固醇便积存在动脉壁上。因此,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过高能致动脉粥样硬化,使个体处于易患冠心病的危险。

⒋高密度脂蛋白(HDL)

高密度脂蛋白亦称为al脂蛋白, 是血液中密度最大、颗粒最小的一种脂蛋白,主要由肝脏和小肠合成。

高密度脂蛋白比较富含磷脂质,蛋白质部分A-Ⅰ约为75%,A-Ⅱ约为20%。主要作用是将肝脏以外组织中的胆固醇转运到肝脏进行分解代谢,是血脂代谢的基础物质

高密度脂蛋白运载周围组织中的胆固醇到肝脏,再转化为胆汁酸或直接通过胆汁从肠道排出,从而形成一条血脂代谢的专门途径,或称“逆转运途径”。

高密度脂蛋白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数量是成比例的,若这一比例失调,正常的血脂代谢则被破坏而发生异常。研究证明:当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高时,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大于沉积速度,不但不会有新的血脂沉积,连早已沉积的脂质斑块也会被逐渐清除,血管越来越干净,血流畅通无阻,心脑血管病变几率就比较低;当高密度脂蛋白含量低时,血脂及血垢的清运速度小于沉积速度,血脂增高,沉积加快,硬化逐渐加重,病变必然发生。因此,高密度脂蛋白能保持血管畅通、使血管清洁,是国际医学界唯一公认的血管内脂质“清道夫”。

低密度脂蛋白只有经过氧化才具有较强的形成血垢、致动脉血管发生粥样硬化的作用。有证据表明:高密度脂蛋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或阻止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从而起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同时,由于高密度脂蛋白体积小,能穿透动脉内膜,可将沉积在血管内壁的胆固醇等脂质斑块破碎并携带出血管,并可修复血管内膜破损、恢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从而消退动脉硬化斑快、使血管弹性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和保护,所以高密度脂蛋白被称为“抗动脉硬化因子”。

三、无机盐

无机盐又称矿物质,是地壳中自然存在的化合物或天然元素。在人体中有数十种矿物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无机化学元素,是构成人体组织、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和生化代谢等生命活动的主要元素。

无机盐是无机化合物中的盐类,是人体必须的元素,是无法自身产生、合成的。由于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数量的无机盐从各种途径排出体外,因此需要由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来提供予以补充。

人每天矿物质的摄取量是基本确定的,但随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环境、工作状况等因素有所不同。一定要注意矿物质的适量摄取,因为虽然各种无机元素缺乏会导致机体功能异常,但过量摄入(特别是以药物方式)也可能会导致直接或间接的病症,这归咎于身体里矿物质程度之间的竞争特性。如:钙缺乏会引起佝偻病及骨软化症,并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等;但过量盲目服用钙剂会产生高钙血症,使机体组织产生异常钙化,甚至导致肾功能衰竭等。同样,血钾过低可引起肌肉无力,食欲减退、肠麻痹和心肌损伤、精神异常等;但血钾过高,会导致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人体各组织器官中约有60余种化学元素,其中碳、氢、氧和氮构成约占体重95%的有机物和水,其余元素无论以何种形式存在和含量多少都统称为无机盐。其中,钙、镁、钾、钠、硫、磷、氯7种元素的含量约占人体总灰分的60%~80%,称之为宏量元素;其他元素在体内的含量极少,低于体重的0.01%,称之为微量元素,如:铁Fe、锌Zn、硒Se、钼Mo、氟F、铬Cr、钴Co、碘I等。

无机盐在食物中大多以结合形式存在,可以自然地存在于食物中,或是元素或矿物形式地被加入。而在体液中常解离成无机盐离子,也有少量 (尤其是微量元素) 与蛋白质结合。

无机盐的生理功能:

⒈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钙、磷、镁——骨骼、牙齿。

为多种酶的活化剂、辅因子或组成成分:钙——凝血酶的活化剂;锌——多种酶的组成成分。

⒊某些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物质的组成部分:碘——甲状腺素;铁——血红蛋白。

⒋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及组织细胞渗透压:酸性(氯、硫、磷)和碱性(钾、钠、镁)无机盐适当配合,加上重碳酸盐和蛋白质的缓冲作用,维持着机体的酸碱平衡;无机盐与蛋白质一起维持组织细胞的渗透压。

⒌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的通透性:钾、钠、钙、镁是维持神经肌肉兴奋性和细胞膜通透性的必要条件。

四、酶

酶是活细胞内产生的具有高度专一性催化效率的蛋白质,又称为生物催化剂。酶的催化能力称为酶的活性,生物体内几乎所有代谢反应均需酶的参与,而且对物质代谢的控制也多通过对酶活性的调节来实现。

人体及其他生物要进行数千种不同的化学反应,举凡消化、吸收、运输、合成、分泌、运动和繁殖等种种活动(即通常所说的物质代谢),无不以化学反应为基础。这些反应大多进行缓慢,而酶则加速这些反应,从而使生命赖以存在的各种活动得以及时进行。

新陈代谢所包括的化学反应几乎都是酶催化的,酶所催化的反应称酶促反应。这些反应绝大部分在细胞中进行,每个反应由不同的酶所催化;细胞内含数千种酶,分隔在各种细胞器中,有条不紊地催化生命攸关的反应。

有一些酶在细胞内初合成时没有催化活性,这是酶的前体,称为酶原。酶初合成时呈酶原的形式,这可以防止酶不适时宜的催化活性。

细胞内合成的酶主要是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也有些酶合成后释入血液消化道,并在那里发挥其催化作用。

许多物质可抑制酶的催化作用,这些物质称为抑制剂。体内代谢调节的一种方式就是代谢产物的反馈抑制,而且很多药物或毒物也是通过抑制酶而起作用的。

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抑制作用和不可逆抑制作用两类。可逆抑制作用指抑制剂与酶以非共价键结合,此时可用一些物理方法恢复酶的活性;不可逆抑制作用指抑制物与酶活性部位牢固结合而使之持久地失去活性。

疾病多与代谢失调相关,这常涉及酶的变化,因此酶在病因、诊断以至治疗上都有其地位。

具有不同理化性质、催化特点以及不同免疫性质的酶可催化同一反应,它们称为同工酶可根据同工酶的变化以助某些疾病的鉴别诊断。

不少代谢性疾病是先天性某种酶的缺乏,疾病时常有血清酶的改变。常用于诊断的血清酶有20多种,几种疾病可引起同一种酶的变化。

五、激素

激素(Hormone, 音译荷尔蒙)是由内分泌腺产生的化学物质。

没有分泌管的腺体称为内分泌腺,激素是内分泌细胞合成的。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直接进入周围的血管和淋巴管中,由血液和淋巴液将激素输送到全身。

人体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胰岛、肾上腺、甲状旁腺、胸腺和性腺此外,松果体和分布于胃肠道黏膜中的内分泌细胞,以及下丘脑的某些神经细胞,也具有内分泌的功能。

激素的分泌量均极微,为毫微克(十亿分之一克)水平,且它们不直接参与物质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

⒈激素的分类

激素以化学性质大体分为四类:

类固醇,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性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有甲状腺素肾上腺髓质激素松果体激素等;

⑶激素的结构为蛋白质,如下丘脑激素垂体激素胃肠激素降钙素等;

脂肪酸衍生物,如前列腺素

⒉激素的作用

激素对人类的繁殖、生长、发育、各种其他生理功能、行为变化以及适应内外环境等,都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激素的生理作用虽然非常复杂,但是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

⑴通过调节蛋白质脂肪等三大营养物质和水、盐等代谢,为生命活动供给能量,维持代谢的动态平衡;

⑵促进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影响细胞的衰老,确保各组织、各器官的正常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更新与衰老。例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都是促进生长发育的激素;

⑶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生殖功能,以及性激素的分泌和调节,包括生卵、排卵、生精、受精着床妊娠及泌乳等一系列生殖过程;

⑷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和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发育及其活动,与学习、记忆及行为的关系;

⑸与神经系统密切配合调节机体对环境的适应。

⒊激素的作用机制

激素的作用机制是通过与细胞膜上或细胞质中的专一性受体蛋白结合而将信息传入细胞,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相应的连锁变化,最后表达出激素的生理效应。

激素只对一定的组织或细胞(称为靶组织或靶细胞)发挥特有的作用。人体的每一种组织、细胞,都可成为这种或那种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而每一种激素,又可以选择一种或几种组织、细胞作为本激素的靶组织或靶细胞。如生长激素可以在骨骼肌肉结缔组织内脏上发挥特有作用,使人体长得高大粗壮。但肌肉也充当了雄激素、甲状腺素的靶组织。

⒋激素的主要传递方式:

⑴远距分泌,激素释放后直接进入毛细血管,经血液循环运送到远距离的靶器官;

⑵旁分泌,激素释放后进入细胞外液,通过扩散到达邻近的靶细胞;

⑶神经分泌,神经细胞合成的激素沿轴浆流动运送到所连接的组织,或从神经末梢释放入毛细血管,由血液运送至靶细胞;

自分泌,激素被分泌入细胞外液后,又作用于分泌细胞自身。

⒌激素的平衡与调节

激素和神经系统一起调节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正常情况下各种激素是保持平衡的,如因某种原因使这种平衡打破了(某种激素过多或过少)这就造成内分泌失调,会引起相应的临床表现。

为了保持机体内主要激素间的平衡,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下,有一套复杂系统。激素一般以相对恒定速度(如甲状腺素)或一定节律(如皮质醇性激素)释放,生理或病理因素可影响激素的基础性分泌,也由传感器监测和调节激素水平。反馈调节系统是内分泌系统中的重要自我调节机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经过下丘脑垂体到达外周腺体,由靶细胞发挥生理效应,其中任何一段均受正或负反馈调节的控制。

六、营养物质

为了维持生命与健康,除了阳光与空气外,必须摄取食物。食物与通过呼吸进入人体的氧气一起,经过新陈代谢过程,转化为构成人体的物质和维持生命活动的能量。所以,食物是维持人体的物质组成和生理机能不可缺少的要素,也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食物的成分主要六大类,即:糖类、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水。

⒈血糖

糖类是一类多羟醛(酮)化合物,是生物界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碳、氢、氧等元素组成,因分子中氢氧之比多为2:1,与水的组成相同,故称为碳水化合物。

糖类食物在消化道中经一系列消化酶的作用,彻底水解成单糖后,才能被吸收进入血液,血液中存在的以葡萄糖为主。单糖随血液循环运至各组织细胞,经质膜转运进入细胞内,在组织细胞中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以供机体利用。

糖是生物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有的糖类衍生物可与蛋白质脂类结合,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

血液中的糖称为血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所以血糖必须保持一定的水平才能维持体内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正常人在清晨空腹血糖浓度为80~120毫克(3.9~6.0mmol/L)。空腹血糖浓度超过130毫克(6.0mmol/L)称为高血糖。血糖浓度低于70毫克(3.9mmol/L)称为低血糖

如果血糖浓度超进160~180毫克,就有一部分葡萄糖随尿排出,这就是糖尿。

葡萄糖供应充裕时亦可在细胞内转变为糖原,并以颗粒形式贮存于胞浆中,此过程称为糖原合成。贮存于胞浆中的糖原,在机体需要能量时分解成葡萄糖以供利用,此过程称为糖原分解。糖原合成及分解两个对立途径中的限速酶受同一调节系统的控制,这点有很重要的生理意义。

当机体受某些因素的影响,使血糖浓度降低时,促使肾上腺素及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这两种激素通过cAMP-蛋白激酶体系,一方面活化了肝细胞中的磷酸化酶,促使糖原分解加速;另一方面促使肌肉、肝脏及脂肪细胞中糖原合成酶失活,从而抑制了糖原的合成。这样就更有利于迅速将葡萄糖释放至血中。除此之外,血糖下降时,还能抑制胰岛素分泌。因胰岛素可降低肝脏及脂肪组织中的cAMP,则抑制磷酸化酶活化糖原合成酶,故胰岛素分泌减少也有利于糖原分解。在神经、激素和代谢物等因素的影响下,糖原合成和分解的方向不断改变,以便适应机体的需要,故糖原不会在肝脏和肌肉等组织中积聚过多。一旦糖的吸收、代谢过程失调,则将导致疾病的发生。

⒉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物细胞的主要成分,是一类高分子含氮的有机化合物的总称。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物,机体中的每一个细胞和所有重要组成部分都有蛋白质参与,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食物中的蛋白质必须经过肠胃道消化,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实际就是对氨基酸的需要。经食物蛋白质水解后得到的氨基酸都是α-氨基酸,而且仅有21种,它们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吸收后的氨基酸只有在数量和种类上都能满足人体需要,身体才能利用它们合成自身的蛋白质。

血浆蛋白的浓度是血浆和组织液的主要区别所在,因为血浆蛋白的分子很大,不能透过毛细血管管壁。(阅读:血浆蛋白)

⒊血脂

不溶于水而能被乙醚、氯仿、苯等非极性有机溶剂抽提出的化合物,统称脂类,又称脂质,是脂肪和类似脂肪物质的统称脂类为脂肪酸和醇等所组成的酯类及其衍生物。

血脂血浆中的中性脂肪甘油三酯胆固醇)和类脂(磷脂糖脂、固醇、类固醇)的总称,它们是生命细胞的基础代谢必需物质。血浆中所含脂类统称为血脂,血浆脂类含量虽只占全身脂类总量的极小一部分,但外源性和内源性脂类物质都需经进血液运转于各组织之间。因此,血脂含量可以反映体内脂类代谢的情况。

血脂主要包括:

⑴胆固醇(Ch)

胆固醇约占血浆总脂的1/3,有游离胆固醇和胆固醇酯两种形式,其中游离胆固醇约占1/3,其余的2/3与长链脂肪酸酯化为胆固醇酯。

⑵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又称中性脂肪,约占血浆总脂的1/4。

⑶磷脂(PL)

磷脂约占血浆总脂的1/3,主要有卵磷脂、脑磷脂、丝氨酸磷脂、神经磷脂等,其中70%~80%是卵磷脂。

⑷游离脂肪酸(FFA)

游离脂肪酸又称非酯化脂肪酸,约占血浆总脂的5%~10%,它是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脂类本身不溶于水,它们必须与蛋白质结合形成脂蛋白才能以溶解的形式存在于血浆中,并随血流到达全身各处。

在正常情况下,超速离心法可将血浆脂蛋白分为乳糜微粒(CM)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4种。电泳法也可相应地把血浆脂蛋白分为CM、前β(Preβ)βα脂蛋白4种。(阅读:脂蛋白)

⒋维生素

维生素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大多数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必须从食物中获得,仅少数可在体内合成或由肠道细菌产生。

维生素是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须的一类低分子有机化合物,是调节性物质,在人体物质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维生素需要量很少,常以毫克计。

维生素的种类很多,化学结构各异,迄今被世界公认的维生素有14种:维生素A维生素B1硫胺)、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3烟酸)、维生素B5(泛酸)维生素B6维生素B7生物素)、维生素B9叶酸)、维生素B12胆碱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量摄取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健康,过量摄取脂溶性维生素却会导致中毒

⑴维生素的分类

通常按其溶解性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

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不溶于水。脂溶性维生素在食物中常与脂类共存,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

水溶性维生素:能溶于水,包括: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

⑵维生素的生理功能

维生素主要是对物质代谢过程起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多数的维生素作为辅酶或辅基的组成成分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

第二节  血细胞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类细胞,它们均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http://p./images/7/7c/Gunqjjxh.jpg

一、血液的生成

在个体发育过程中,造血器官有一个变迁的程序:造血始于人胚的第3周,此阶段还没有什么器官形成,一个叫卵黄囊的胚胎组织担起造血的第一责任。人胚第6周,人体器官形成,肝脏接着造血。人胚第3个月,脾是主要的造血器官。人胚第4个月后,骨髓开始造血,这是人体最重要的造血组织。

出生后,肝、脾造血停止,骨髓负起造血的全部责任,但在造血需要增加时,肝、脾可再参与造血以补充骨髓功能的不足,此时的骨髓外造血具有代偿作用。儿童到4岁以后,骨髓腔的增长速度已超过了造血组织增长的速度,脂肪细胞逐步填充多余的骨髓腔。到18岁左右,只有脊椎骨、肋骨、胸骨、颅骨和长骨近端骨骺处才有造血骨髓,但造血组织的总量已很充裕。

血细胞们各司其职,它们都来自同一种细胞——多功能干细胞,由这种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才变为在血管里流动的各种终末血细胞。

成年人如果出现骨髓外造血,已无代偿的意义,而是造血功能紊乱的表现。

造血过程,也就是各类血细胞的发育、成熟的过程,是一个连续而又分为阶段的过程。

首先是造血干细胞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造血细胞为干细胞,它们既能通过自我复制以保持本身数量的稳定,又能分化形成各系定向祖细胞。

第二个阶段是定向祖细胞阶段,处于这个阶段的造血细胞,进一步分化方向已经限定,它们可以区分为:红系祖细胞(即红系集落形成细胞)、粒-单核系祖细胞、巨核系祖细胞和 TB淋巴系祖细胞。

第三个阶段是形态可辩认的前体细胞阶段,此时的造血细胞已经发育成为形态上可以辨认的各系幼稚细胞,这些细胞进一步分别成熟为具有特殊细胞功能的各类终末血细胞,然后释放进入血液循环。

造血细胞在经历上述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自我复制的能力逐渐降低,而分化、增殖的能力逐渐增强,细胞数量逐步增大。

在机体的生命过程中,血细胞不断地新陈代谢,红血细胞、有粒白血细胞及血小板由红骨髓产生,无粒白血细胞则由淋巴结和脾脏产生。

二、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无细胞器,胞质内充满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含铁的蛋白质,约占红细胞重量的33%。它具有结合与运输O2和CO2的功能,当血液流经肺时,肺内的O2分压高(102mmHg),CO2分压低(40mmHg),血红蛋白(O2分压40mmHg, CO2分压46mmHg)即放出CO2而与O2结合;当血液流经其它器官的组织时,由于该处的CO2分压高(46mmHg)而O2分压低(40mmHg),于是红细胞即放出O2并结合CO2。由于血红蛋白具有这种性质,所以红细胞能供给全身组织和细胞所需的O2,带走所产生的部分CO2

红细胞正常形态的保持需腺苷三磷酸(ATP供给能量,由于红细胞缺乏线粒体,ATP只由无氧糖酵解产生。一旦缺乏ATP供能,则导致细胞膜结构改变,细胞的形态也随之由圆盘状变为棘球状,这种形态改变一般是可逆的,可随着ATP的供能状态的改善而恢复。

正常成人每微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性约400万~500万个,女性约350万~450万个。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男性约 120~150g/L,女性约105~135g/L。红细胞的数目及血红蛋白的含量可有生理性改变,如婴儿高于成人,运动时多于安静状态,高原地区居民大都高于平原地区居民。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的改变、以及血红蛋白的质和量的改变超出正常范围,则表现为病理现象。一般说,红细胞数少于300万/μ1为贫血,血红蛋白低于100g/L则为缺铁性贫血。

红细胞的渗透压与血浆相等,使出入红细胞的水分维持平衡。当血浆渗透压降低时,过量水分进入细胞,细胞膨胀成球形,甚至破裂,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溶血后残留的红细胞膜囊称为血影。凡能损害红细胞的因素,如脂溶剂、蛇毒、溶血性细菌等均能引起溶血。反之,若血浆的渗透压升高,可使红细胞内的水分析出过多,致使红细胞皱缩。

外周血中除大量成熟红细胞以外,还有少量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称为网织红细胞,在成人约为红细胞总数的0.5%~1.5%,新生儿较多,可达3%~6%。

红细胞的平均寿命约120天,衰老的红细胞多在脾、骨髓和肝等处被巨噬细胞吞噬,同时由红骨髓生成和释放同等数量红细胞进入外周血液,维持红细胞数的相对恒定。

三、白细胞

白细胞为无色有核的球形细胞,旧称白血球,俗称免疫细胞。白细胞一般有活跃的移动能力,它们可以从血管内迁移到血管外,或从血管外组织迁移到血管内。因此, 除了在血液外,白细胞还存在于淋巴系统、脾以及身体的其它组织中。

成人白细胞的正常值为4000~10000个/μ1,男女无明显差别,婴幼儿稍高于成人。

血液中白细胞的数值可受各种生理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运动、饮食及妇女月经期,均略有增多。

根据白细胞胞质有无特殊颗粒,可将其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类。

⒈有粒白细胞

有粒白细胞根据颗粒的嗜色性,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⑴中性粒细胞:胞质染成粉红色,含有许多细小的淡紫色及淡红色颗粒,颗粒可分为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两种。

嗜天青颗粒较少,呈紫色,约占颗粒总数的 20%。嗜天青颗粒是一种溶酶体,含有酸性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等,能消化分解吞噬的异物。

特殊颗粒数量多,淡红色,约占颗粒总数的80%。特殊颗粒内含碱性磷酸酶、吞噬素、溶菌酶等。

吞噬素具有杀菌作用,溶菌酶能溶解细菌表面的糖蛋白

由于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核的形态特殊,又称为多形核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吞噬功能,当机体某一部位受到细菌侵犯时,中性粒细胞对细菌产物及受感染组织释放的某些化学物质具有趋化性,能以变形运动穿出毛细血管,聚集到细菌侵犯部位,大量吞噬细菌,形成吞噬小体。吞噬小体先后与特殊颗粒及溶酶体融合,细菌即被各种水解酶、氧化酶、溶菌酶及其它具有杀菌作用的蛋白质、多肽等成分杀死并分解消化。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胞后,自身也常坏死,成为脓细胞由此可见,中性粒细胞在体内起着重要的防御作用。

中性粒细胞的细胞膜能释放出一种不饱和脂肪酸——花生四烯酸,在酶的作用下,由它再进一步生成一组旁分泌激素物质,如血栓素前列腺素等,这类物质对调节血管口径和通透性有明显的作用,还能引起炎症反应和疼痛,并影响血液凝固

中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骨髓中分化发育后,进入血液或组织,在骨髓、血液和结缔组织的分布数量比是28:1:25。中性粒细胞在血液中停留约6~7小时,很快穿过血管壁进入组织发挥作用。中性粒细胞在组织中存活约1~3天,而且进入组织后不再返回血液中。

成年人血液中的中性粒细胞的数量约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是白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在血管中的中性粒细胞,约有一半随血流循环,通常作白细胞计数只反映了这部分中性粒细胞的情况;另一半则附着在小血管壁上。同时,在骨髓中尚贮备了约两万五千亿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机体需要时可立即动员大量这部分粒细胞进入循环血流。

⑵嗜酸性粒细胞:因其富含嗜酸性颗粒而得名,这类白细胞也具有吞噬功能。细胞的嗜酸性颗粒中含有多种酶类,如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磷脂酶D、血纤维蛋白溶酶等;还含有较多的碱性组蛋白,因此使颗粒呈嗜酸性。

嗜酸性粒细胞来源于骨髓,受GM-CSF、IL-2和IL-3的诱导发育成熟。该细胞的寿命很短,在骨髓有2~6天的成熟期,在循环中的半寿期约6~12h,在结缔组织中可存活数日。

血循环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约占白细胞总数的0.5%~5%,但这个数字只占嗜酸性粒细胞总数的一小部分。估计在骨髓和其他结缔组织中的成熟嗜酸性粒细胞约200倍和500倍于循环中的同类细胞。

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目有明显的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的。当血液中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细胞数增加。

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因子包括过敏反应中产生的ECF-A、补体活化过程中产生的ECF-C和T细胞来源的ECF-L等。受趋化因子作用后,嗜酸性粒细胞在体外对细菌、真菌和抗原抗体复合物等的吞噬能力已经得到证明,但在体内的吞噬作用尚需更确实的证据。

嗜酸性粒细胞可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在速发性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当嗜碱性粒细胞被激活时,释放出趋化因子,使嗜酸性粒细胞聚集到同一局部,并从三个方面限制嗜碱性粒细胞的活性:一是嗜酸性粒细胞可产生前列腺E使嗜碱性粒细胞合成释放生物活性物质的过程受到抑制;二是嗜酸性粒细胞可吞噬嗜碱性粒细胞所排出的颗粒,使其中含有生物活性物质不能发挥作用;三是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组胺酶等酶类,破坏嗜碱性粒细胞所释放的组胺等活性物质。

在有寄生虫感染、过敏反应等情况时,常伴有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机体受寄生虫感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抗体与抗原结合可激活补体,形成ECF-C;另一方面,寄生虫抗原又使T细胞致敏,产生ECF-L。这些趋化因子可吸引许多嗜酸性粒细胞到寄生虫感染部位,并释放过氧酶等物质,对寄生虫发挥毒性杀伤作用。

嗜酸性粒细胞能释放纤维蛋白溶酶;还可释放磷脂酶D,分解能引起血栓形成的血小板激活因子。因此,嗜酸性粒细胞参与防止血管内凝血,消除已形成的纤维蛋白。

⑶嗜碱性粒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成熟细胞存在于血液中,只有在发生炎症时受趋化因子诱导才迁移出血管外。

这类细胞的颗粒内含有组织胺、肝素过敏性慢反应物质等。

⒉无粒白细胞

无粒白细胞分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两种。

⑴单核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3%~8%,是白细胞中体积最大的细胞。其来源于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部分来自脾脏),并在骨髓中发育,当它们从骨髓进入血流时仍然是尚未成熟的细胞。

单核细胞在血液中停留1~5天后,穿出血管进入组织和体腔,分化为巨噬细胞。它们大量存在于淋巴结、肺泡壁、骨髓、肝和脾等器官。

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消灭侵入机体的细菌,吞噬异物颗粒,消除体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并参与免疫,但其功能不及巨噬细胞强。

⑵淋巴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20%~30%,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淋巴细胞,按直径不同区分为小(4~7微米)、中(7~11微米)、大(11~18微米)3种。

淋巴细胞由淋巴器官产生,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细胞成分。淋巴器官根据其发生和功能的差异,可分为中枢淋巴器官(又名初级淋巴器官)和周围淋巴器官(又名次级淋巴器官)两类。

中枢淋巴器官:包括胸腺、腔上囊或其相当器官(在哺乳动物是骨髓)。它们无须抗原刺激即可不断增殖淋巴细胞,成熟后将其转送至周围淋巴器官。

周围淋巴器官:包括脾、淋巴结等。

成熟淋巴细胞需依赖抗原刺激而分化增殖,继而发挥其免疫功能,根据细胞成长发育的过程和功能的不同,淋巴细胞分成T细胞和B细胞两类。在功能上T细胞主要与细胞免疫有关,B细胞则主要与体液免疫有关。

①T淋巴细胞

即胸腺依赖淋巴细胞亦可简称T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胚胎期则来源于卵黄囊和肝)。在人体胚胎期和初生期,骨髓中的一部分多能干细胞或前T淋巴细胞迁移到胸腺内,在胸腺激素的诱导下分化成熟,成为具有免疫活性的T淋巴细胞。

成熟的T淋巴细胞经血流分布至外周免疫器官的胸腺依赖区定居,并可经淋巴管、外周血和组织液等进行再循环,发挥细胞免疫及免疫调节等功能。

T细胞一般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三个亚群。

血液中的T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60%~75%,在血液和淋巴组织之间反复循环,还可以停留在外周淋巴器官如淋巴结中。

②B淋巴细胞

亦可简称B细胞,来源于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在禽类是在法氏囊内发育生成,故又称囊依赖淋巴细胞;而哺乳类是在类囊结构的骨髓等组织中发育的,又称骨髓依赖淋巴细胞。

从骨髓来的干细胞或前B淋巴细胞,在迁入法氏囊或类囊器官后,逐步分化为有免疫潜能的B淋巴细胞。成熟的B淋巴细胞经外周血迁出,进入脾脏、淋巴结,主要分布于脾小结、脾索及淋巴小结、淋巴索及消化道粘膜下的淋巴小结中,受抗原刺激后,分化增殖为浆细胞,合成抗体,发挥体液免疫的功能。

B细胞仅少数参加再循环,血液中B细胞占淋巴细胞总数的10%~15%。

③裸细胞

在血液中,除了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之外还有一类淋巴细胞,根据它们的细胞表面标志既不归属于B淋巴细胞,也不归属于T细胞。这类细胞称为裸细胞,约占血液中淋巴细胞总数的5%10%目前受注意的裸细胞有杀伤细胞(K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

四、血小板

血小板或称血栓细胞,只见于哺乳动物血液中,骨髓造血组织中的巨核细胞产生。人体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变化很大,正常数值为10~30万个/微升,占血液体积的0.3%,它们在血管损伤后的止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多功能造血干细胞在造血组织中经过定向分化形成原始的巨核细胞,又进一步成为成熟的巨核细胞。成熟的巨核细胞膜表面形成许多凹陷,伸入胞质之中,相邻的凹陷细胞膜在凹陷深部相互融合,使巨核细胞部分胞质与母体分开。最后这些被细胞膜包围的与巨核细胞胞质分离开的成分脱离巨核细胞,经过骨髓造血组织中的血窦进入血液循环成为血小板。

血小板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小块,故无细胞核,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完整的细胞膜。

新生成的血小板先通过脾脏,约有1/3在此贮存,贮存的血小板可与进入循环血中的血小板自由交换,以维持血中的正常量。妇女在月经期可减少50%~75%,幼儿含量稍低。

血小板寿命约7~14天,每天约更新总量的1/10,衰老的血小板大多在脾脏中被清除。血液中的血小板数低于10万/μ1血小板减少,低于5万/μ1则有出血危险。

一般认为血小板的生成受血液中的血小板生成素调节,但其详细过程和机制尚不清楚。

血小板在止血、伤口愈合、炎症反应血栓形成器官移植排斥等生理病理过程中有重要作用。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还有保护血管内皮、参与内皮修复、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血液在血管中迅速流动有时会损伤血管壁,血小板可从流动状态转而附在内皮细胞表面,两者之间的细胞膜消失,细胞质相互融合,从而使内皮细胞得到修复。

血小板颗粒有两种:特殊颗粒和致密颗粒

特殊颗粒:又称α颗粒,体积较大,圆形,电子密度中等,内含凝血因子、酸性水解酶等。

致密颗粒:较小,电子密度大,内含5-羟色胺、ADP、ATP、钙离子、肾上腺素等。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当血管受损害或破裂时,血小板受刺激,由静止相变为机能相,迅即发生变形,表面粘度增大,凝聚成团;同时在凝血第Ⅲ因子的作用下,使血浆内的凝血酶原变为凝血酶,后者又催化纤维蛋白原变成丝状的纤维蛋白,与血细胞共同形成凝血块止血。血小板颗粒物质的释放,则进一步促进止血和凝血,两种颗粒内容物的释放均与血小板功能有关

当血管损伤部位血栓形成,血液停止流失以后需要防止血栓的无限增大,避免由此而产生的血管阻塞。此时,由血小板所产生的5-羟色胺等对血管内皮细胞起作用,使其释放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促使纤维蛋白溶酶形成,进而使血栓中的纤维蛋白溶解。血小板本身也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因子与纤维蛋白溶酶原,产生纤维蛋白溶酶参与血栓中纤维蛋白的再溶解。

循环血中正常状态的血小板呈两面微凹、椭圆形或圆盘形,叫做循环型血小板。

血小板一旦与创伤面或玻璃等非血管内膜表面接触,即迅速扩展,颗粒向中央集中,并伸出多个伪足,变成树突型血小板,大部分颗粒随即释放,血小板之间融合,成为粘性变形血小板。树突型血小板如及时消除其刺激因素还能变成循环型血小板,粘性变形的血小板则为不可逆转的改变。

第三节  血液检验

人体各器官的生理病理变化,往往会引起血液成分的改变,故血液在医学诊断上有重要价值。

一、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生化

标本种类:血清

中文名称

简称

参考范围

单位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

9-60

U/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

15-45

U/L

总蛋白

TP

65-85

g/L

白蛋白(溴甲酚绿法)

ALB

40-55

g/L

白蛋白比球蛋白

A/G

1.2-2.4


前白蛋白

PALB

0.18-0.41

g/L

总胆红素

TBIL

5-21

μmol/L

直接胆红素

DBIL

0.5-6.8

μmol/L

碱性磷酸酶

ALP

45-125

U/L

γ谷氨酰转肽酶

γ-GT

10-60

U/L

胆碱酯酶

CHE

4.62-11.5

kU/L

总胆汁酸

TBA

0-10

μmol/L

尿素

UREA

2.8-7.2

mmol/L

肌酐(苦味酸法)

CREA

57-111

μmol/L

eGFR(CKD-EPI)

eGFR



尿酸

UA

208.3-428.4

μmol/L

葡萄糖

GLU

3.9-6.10

mmol/L

糖化血清白蛋白

GA

10.8-17.1

%

肌酸激酶

CK

38-174

U/L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MMB

0.6-6.3

ng/ml

乳酸脱氢酶

LDH

140-271

U/L

甘油三脂

TG

0-1.7

mmol/L

总胆固醇

TCHO

3.1-5.2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4-1.55

mmol/ 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1.27-3.12

mmol/ L

C-反应蛋白(高敏)

hs CRP

0-5

mg/L

同型半胱氨酸

HCY

6-16

μmol/L

CA

2.2-2.65

mmol/L

PHOS

0.81-1.45

mmol/L

MG

0.73-1.06

mmol//L

NA

137-147

 mmol/L

K

3.5-5.3

mmol/L

CL

99-110

mmol/L

总二氧化碳

TCO2

21-31.3

mmol/ L

阴离子间隙

AGAP


mmol/ L

二、医疗机构临床检验:全血细胞分析

血细胞形态、数量、比例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测定称为血像。

患病时,血像常有显著变化,故检查血像对了解机体状况和诊断疾病十分重要。

标本种类:全血

中文名称

简称

参考范围

单位

白细胞

WBC

3.5-9.5

10^9/L

淋巴细胞百分比

LYM

20-50

%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NE

40-75

%

单核细胞百分比

MONO%

3-10

%

淋巴细胞数

LYM#

1.1-3.2

10^9/L

中性粒细胞数

NE#

1.8-6.3

10^9/L

单核细胞数

MONO

0.1-0.6

10^9/L

红细胞

RBC

4.3-5.8

10^12/L

血红蛋白

Hb

130-175

g/l

红细胞压积

HCT

40-50

%

平均红细胞体积

MCV

82-100

fL

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

27-34

pg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MCHC

316-354

g/L

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

RDW-SD

37-51

fl

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

RDW-CV

11-15

%

血小板

PLT

125-350

10^9/L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6.8-13.5

fL

血小板压积

PCT

0.1-2.4

%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9.9-16.1

%

嗜酸细胞数

EOS#

0.02-0.52

10^9/L

嗜酸细胞百分比

EOS%

0.4-8

%

嗜碱细胞数

BAS#

0-0.06

10^9/L

嗜碱细胞百分比

BAS%

0-1

%

大血小板比率

P-LCR

13-43

%

第二章  血 型

血型是对血液分类的方法,通常是指红细胞的分型,其依据是红细胞表面是否存在某些可遗传的抗原物质。已经发现并为国际输血协会承认的血型系统有30种,其中最重要的两种为“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血型是以血液抗原形式表现出来的一种遗传性状。狭义地讲,血型专指红细胞抗原在个体间的差异,但现已知道除红细胞外,在白细胞、血小板乃至某些血浆蛋白,个体之间也存在着抗原差异。因此,广义的血型应包括血液各成分的抗原在个体间出现的差异。

一、ABO血型系统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最常见和最重要的血型系统,根据红细胞表面有无特异性抗原(凝集原)A和B来划分的血液类型系统。

红细胞膜上含A抗原者为A型血;含B抗原者为B型血;同时含A、B抗原者为AB型血;不含A及B抗原者为O型血。

ABO血型系统是正常人血清中唯一存在常规天然抗体的血型系统。

二、Rh血型系统

Rh血型系统是指与输血安全相关第二个被发现的红细胞血型系统,该血型系统有Cc、Dd和Ee三对等位基因

三、血型种类

血型一般常分A、B、AB和O四种,另外还有RH、MNS、P等极为稀少的10余种血型系统。其中:AB型可以接受任何血型的血液输入,因此被称作万能受血者;O型可以输出给任何血型的人体内,因此被称作万能输血者、异能血者。

实际上,不同血型之间的输送,一般只能小量的输送,不能大量。要大量输血的话,最好还是相同血型之间为好。

血型系统对输血具有重要意义,以不相容的血型输血可能导致溶血反应的发生,造成溶血性贫血肾衰竭、休克以至死亡。


第二部分  心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的细胞外液(包括血浆淋巴组织液)及其借以循环流动的管道组成的系统,从动物形成心脏以后循环系统分心脏和血管两大部分,叫做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封闭的管道系统,心脏是动力器官,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第一章  心 脏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供应氧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尿酸等),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和功能。

一、心脏的位置、毗邻和体表投影

心脏斜位于胸腔中纵隔内、裹以心包,约2/3位于正中线的左侧,1/3居于正中线的右侧,前方平对胸骨体和第2~6肋软骨,后面平对第5~8胸椎

心脏前方的大部分为胸膜和肺遮盖,仅前下部有一个三角区域(相当于左肺心切迹处)隔以心包与胸骨体下半及左侧第4~5肋软骨相贴;心脏的两侧面与左、右纵隔胸膜及肺的纵隔面相邻,其间有膈神经、心包膈血管通过;心脏的后方有胸主动脉、食管、胸导管、迷走神经及纵膈后淋巴结等;心脏的下方为膈的中心腱;心脏的上方有进出心脏的大血管。

二、心脏的外形

心脏外形近似倒置的圆锥形,长轴与身体正中线约成45°角,可分为朝向右后上方的心底和朝向左前下方的心尖,以及对向胸廓的胸肋面和坐于膈肌上的膈面。

心脏表面近心底处有一横位的环形沟称冠状沟,是心房和心室外面的分界。冠状沟前部被主动脉及肺动脉的起始部所中断,沟内有供养心壁的血管及脂肪组织。

心底大部分由左心房、小部分由右心房构成。左、右各有两条肺静脉注入左心房,上、下腔静脉分别开口于右心房的上部和下部。

心尖圆钝,由左心室构成。

胸肋面有一浅沟,自冠状沟向下达心尖右侧,称前室间沟,它是左、右心室表面的分界。胸肋面主要由右心房和右心室构成,左心耳和左心室仅参与构成其左侧的一小部分。

膈面的膈心包与膈中心腱部相邻,有一浅沟自冠状沟延至心尖右侧称后室间沟,后室间沟与冠状沟的交点称房室交点。 膈面主要由左心室后壁组成,右心室后壁只构成其一小部分。

心脏的左缘圆钝,由左心室及其上方的左心耳构成,斜向左下。心脏的右缘垂直向下,由右心房构成,向上延续为上腔静脉。心脏的下缘近水平,较锐,大部分为右心室,仅心尖处由左心室构成。

三、心腔

 心脏是一中空的肌性器官,被房间隔室间隔分为互不相通的左、右二半,各半又以房室口分为心房和心室。因此,心腔可分为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和左心室四个部分。

⒈右心房

右心房位于心腔的右上位,表面向左前突出的部分称右心耳根据血流方向,右心房有上腔静脉口、下腔静脉口和冠状窦口三个入口,以及右房室口一个出口。

其中,冠状窦口是心壁静脉血回心的主要入口;右房室口为右心房借助其通向右心室。

⒉右心室

右心室位于右心房的前下方,是心腔最靠前方的部分,其入口即右房室口,它的周缘附有三块叶片状瓣膜,称右房室瓣(即三尖瓣),瓣膜垂向室腔。右心室出口即肺动脉口,其周缘有三个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

⒊左心房

左心房构成心底的大部分,其表面向右前突出的部分称左心耳。根据血流方向,在左心房后壁的两侧,各有一对肺静脉口,为左、右肺静脉的入口即四个入口以及左房室口一个出口。

⒋左心室

左心室位于右心室的左后下方,其壁厚约右心室的2~3倍,其入口即左房室口,周缘附有左房室瓣(二尖瓣),出口为主动脉口,位于左房室口的前侧,周缘附有三个半月形的主动脉瓣。瓣膜与动脉壁之间的内腔膨大称主动脉窦,在主动脉右窦和左窦处分别有右冠状动脉和左冠状动脉的开口。

四、心壁的构造

心脏的壁很厚,是由心内膜、心肌和心外膜三层构成。

⒈心内膜

心内膜表面是内皮,与血管的内皮相延续,在房室口与动脉口处心内膜折叠成瓣膜。

心内膜与心肌之间是心内膜下层,它是由较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含血管和神经,且心室的心内膜下层还有心脏传导系的分支。

⒉心肌

心肌是心壁的主要部分,心房肌较薄,心室肌较厚,而左心室肌最厚。心肌纤维多集合成束,肌束间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和丰富的毛细血管。心房肌和心室肌均附着于纤维环,它们不相连续。因此,心房肌和心室肌可不同时收缩。

⒊心外膜

心外膜被覆在心肌层的表面,其结构为浆膜,是心包膜的脏层心外膜中含血管和神经,并常有脂肪组织。

心包膜壁层衬贴于心包内面,也是浆膜,与心外膜连续。壁层与脏层之间为心包腔,腔内有少量液体,使壁层与脏层湿润光滑,利于心脏搏动。

五、心传导系

心传导系是由心脏壁内的特殊心肌纤维组成的,其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分支。这个系统是由特殊分化心肌细胞所构成,受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双重支配,其功能是发生冲动并传导到心脏各部,以维持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搏动。

⒈起搏细胞

简称P细胞,这种细胞组成窦房结和房室结,细胞较小,呈梭形或多边形,包埋在一团较致密的结缔组织中。胞质内细胞器较少,有少量肌原纤维吞饮小泡,但含糖原较多。生理学的研究证明,这些细胞是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移行细胞

主要存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束,起传导冲动的作用,其结构介于起搏细胞和心肌纤维之间,细胞呈细长形,比心肌纤维细而短,胞质内含肌原纤维较P细胞略多。

 束细胞

又称蒲肯野纤维,它们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生理学的研究证明,此种细胞能快速传导冲动。房室束分支末端的细胞与心室肌纤维相连,将冲动传到心室各处。

六、心脏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

⒈心脏的动脉

心壁由左、右冠状动脉的分支供血,左冠状动脉一般较右冠状动脉粗,主要分布于左心房、左心室、右心室前面的一部分、室间隔前上2/3和房室束的左束支。右冠状动脉主要分布于右心房、右心室、室间隔的后1/3及左室后壁等。

⒉心脏的静脉

心壁静脉大部分汇集成数条静脉,注入冠状窦,开口于右心房。冠状窦的主要属支有: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心小静脉和左房斜静脉。另外,还有心前静脉2~3支,直接开口于右心房,数目甚多的心最小静脉,从心肌层直接注入各心腔。

⒊心脏的淋巴管

在心内膜下、心肌层和心外膜下细小的淋巴管分别构成丛,并相互连通。一般由深向浅汇流至心外膜下丛,最后汇集成左、右淋巴干,注入气管支气管淋巴结纵隔前淋巴结

⒋心脏的神经

心脏的神经来自心丛,包括交感神经纤维、副交感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

交感神经来自颈交感节和上位胸交感节的节后纤维,支配心房肌、心室肌、心传导系统以及心冠状动脉。交感神经兴奋使心跳加快,房、室收缩力增强,心冠状动脉扩张。

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来自迷走神经干及其分支,在心丛内的神经节细胞换元后支配心房肌、心室肌、心传导系统和冠状动脉。副交感神经兴奋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拮抗,可使心跳跳慢,房、室收缩力降低和冠状动脉收缩。

心的感觉纤维随迷走神经进入延髓,其主要作用是反射性地调节减慢心率。随交感神经第1~5胸神经后根入脊髓的纤维含有传递痛觉的纤维。

七、心脏的泵血机制

⒈心动周期

心脏一次收缩和舒张构成的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心房和心室各自具有收缩期。

心房和心室的心动周期在发生顺序上虽有先后,但周期的时间长度相同。由于心室在心脏泵血活动中起主要作用,故通常心动周期是指心室的活动周期。

心动周期可作为分析心脏机械活动的基本单位。

心动周期的长度和心率成反变,心率增快时心动周期缩短,收缩期和舒张期都相应缩短,但以舒张期缩短更为明显,故心动周期中收缩期所占时间比例增大。因此,长时间的心率增快,使心肌工作时间相对延长,休息时间相对缩短,不利于心脏持久地活动。

⒉心脏的泵血过程

心房收缩期

心房收缩前,心脏处于全心舒张期,房室瓣开启,半月瓣关闭,血液从静脉经心房流入心室,使心脏不断充盈,在全心舒张期回流入心室的血液量约占心室充盈量的75%,由心房收缩推动进入心室的血液量通常只占心室充盈总量的25%左右。

心房收缩时,静脉入口处的环形肌也收缩,再加上血液向前流动的惯性,所以虽然静脉入心房处没有瓣膜,心房内的血液也很少返流回静脉。

心房收缩引起房内压和室内压都有轻度升高。

⑵心室收缩期

①等容收缩期

心房收缩结束后,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迅速升高。当室内压超过房内压时,推动房室瓣关闭,阻止了血液返流入心房。房室瓣的关闭产生第一心音,是心室收缩期开始的标志。由于这时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瓣仍处在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的腔。由于血液的不可压缩性,尽管心室肌在强烈收缩,室内压急剧升高,但心室的容积不变,故名等容收缩期。

②射血期

当心室收缩引起的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血液循压力梯度冲开半月瓣进入主动脉,是为射血期。射血期又因为射血快慢而分为快速射血和慢速射血两个时期。

(Ⅰ)快速射血期:在射血期的前期,由于心室肌的强烈收缩,心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到峰值,血液迅速由心室流向主动脉,心室容积迅速缩小,称为快速射血期。此期射血量约占心室总射血量的2/3。

(Ⅱ)减慢射血期:在快速射血后,心室内血液量减少,心室肌收缩减弱,室内压自峰值逐渐下降,射血速度减慢。

在快速射血期的中期或稍后,心室内压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由于心室肌的收缩,心室内血液具有较高的动能,故仍可在惯性作用下逆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

⑶心室舒张期

①等容舒张期

心室收缩完毕后开始舒张,室内压下降,当室内压降低到低于主动脉压时,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迅速关闭。半月瓣的关闭产生第二心音,是心室舒张期开始的标志。半月瓣关闭后,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处在关闭状态,心室再次成为封闭的腔。心室继续舒张引起室内压急剧下降而心室容积不变,称为等容舒张期。

②心室充盈期

随着心室肌的舒张,室内压进一步下降,当室内压低于房内压时,积聚在心房内的血液即冲开房室瓣进入心室,使心室充盈。

(Ⅰ)快速充盈期:房室瓣开启初期,房室压力梯度大,再加上心室舒张时的抽吸作用,血液快速流入心室,心室容积快速上升。在此期间进入心室的血液量占总充盈量的2/3,是心室充盈的主要阶段,称快速充盈期。

(Ⅱ)减慢充盈期:随着心室血液充盈量的增加,房室压力梯度减小,心室充盈速度减慢,心室容积进一步增大,称减慢充盈期。

在心室舒张的最后,下一个心动周期的心房收缩期开始,使心室充盈量进一步增加。

综上所述,推动血液在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主动脉之间流动的主要动力是压力梯度。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造成室内压变化以及室内压和房内压、主动脉压之间的压力梯度的根本原因。

心室肌的收缩造成的室内压上升推动射血,而心室肌的舒张造成的室内压急剧下降所形成的抽吸力是心室快速充盈的主要动力。房室瓣和半月瓣的开启和关闭完全取决于瓣膜两侧的压力梯度,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瓣膜的活动保证了血液的单方向流动和室内压的急剧变化,有利于心室射血和充盈。

如果瓣膜关闭不全,血液将发生返流,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心室内压的大幅度升降也不能实现,心脏的泵血功能将被削弱。

在心动周期中,因肺动脉压较低,仅为主动脉压的1/6,故右室射血的阻力较低,右心室内压变化幅度比左心室小得多。

心房收缩期结束后,左右心室同步收缩,心室舒张期的前期,心房也处于舒张期,这一时期称为全心舒张期。

心房在心动周期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处于舒张状态,其主要作用是接纳、储存从静脉不断回流的血液。在心室收缩射血期间,这一作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在心室舒张的大部分时间里,心房也处在舒张状态(全心舒张期),这时心房只是静脉血液返流回心室的一条通道。只有在心室舒张期的后期,心房才收缩。虽然心房壁薄,收缩力量不强,收缩时间短,其收缩对心室的充盈仅起辅助作用,但是心房的收缩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心室肌收缩前的初长度增加,肌肉收缩力量加大,从而提高心室的泵血功能效益。如果心房不能有效收缩,房内压将增加,不利于静脉回流,间接影响心室射血。因此,心房收缩起着初级泵的作用,有利于心脏射血和静脉回流。

当心房发生纤维性颤动而不能正常收缩时,心室充盈量减少,初级泵作用丧失,在安静状态下心室的射血量不至于受到严重影响,但是,在心率增快或心室顺应性下降而影响心室舒张期的被动充盈时,由于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减少,心室的射血量将会降低。

第二章  血 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大部分。动脉起自心脏,不断分支,口径渐细,管壁渐厚,最后分成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细胞间。毛细血管再汇合,逐级形成静脉,最后返回心脏。

动脉是血液由心脏射出后流往全身各器官时所经过的的管道,其管壁较厚而有弹性,能承受内部的压力。根据动脉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将其分为弹性动脉、肌性动脉和小动脉。

静脉是血液由全身各器官流回心脏时所经过的血管,与同级的动脉相比,管壁较薄,而管腔较大,数目也较多。静脉的容量很大,通常可容纳全部循环血量的60~70%。

毛细血管是介于动脉末梢和静脉末梢之间的管道,几乎分布于全身的各个器官。毛细血管管径细小、管壁薄,通透性高,有利于血液和周围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第三章  血液循环

心脏血管组成机体的循环系统通过心脏有节律性收缩与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中按照一定的方向不停地循环流动,称为血液循环。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一、体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脉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代谢产物,再经各级静脉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二、肺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三、血液循环的调节机制

血液循环神经体液因素的调节,这些因素在中枢神经高级部位的整合下能使心血管系统保持适当的血压和血流,这是确保各组织器官正常物质交换,维持正常功能活动的先决条件。

由于血液循环,血液的全部机能才得以实现,并随时调整分配血量,以适应活动着的器官、组织的需要,从而保证了机体内环境的相对恒定和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四、血液循环的作用

循环系统是生物体内的运输系统,它将消化道吸收的营养物质和由肺(或鳃)吸进的氧输送到各组织器官并将各组织器官的代谢产物通过同样的途径输入血液,经肺、肾排出。同时,它还输送热量到身体各部以保持体温,输送激素靶器官以调节其功能。血液循环是机体生存最重要的生理机能之一。

部分组织液进入另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形成淋巴液,经小淋巴管逐步汇成大淋巴管,经左侧的胸导管和右侧的大淋巴管分别进入左、右锁骨下静脉,形成淋巴循环

五、特殊区域循环

到达各器宫的各有其特点的血液循环叫做特殊区域循环或器官循环。这种循环在高等动物中以脑循环和冠状循环最为重要,因为二者的短时阻断都将导致严重的后果乃至死亡。冠脉阻断后几乎立即使心搏停止,脑循环阻断后脑细胞4~6分钟后死亡。

六、肾脏血液循环的特点

肾血流量大,占心输出量的1/5~1/4,血流分布不均,皮质血供丰富,占94%左右,髓质血供少,且越向内髓血供越少,这与皮质主要完成滤过功能有关。

肾血液流经两次毛细血管,首先流经肾小球毛细血管,然后流经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较低,有利于重吸收的进行。

肾血流量在动脉血压为80~180mmHg范围内,通过自身调节作用,基本维持稳定,这对保持肾小球滤过率的恒定是非常重要的。在紧急情况下,如大失血时,由于交感神经高度兴奋肾上腺素分泌大量增加,可引起入球小动脉强烈收缩,致使肾血流量显著减少。

血液只有在全身不停地循环流动才能完成其多种功能,血液循环的停止是死亡的前兆,具有最重要的生理意义。

七、血库

全身血液并非都在心血管系统中流动而有一部分流动极慢甚至停滞不动的血存储在脾、肝、皮肤、肺等部,流动的血叫循环血,不流动或流动极慢的血叫存储血。

那些存储血液的器官叫做储血库或简称血库,它们可以调节循环血量。其中,以脾的作用最大,静息时脾脏松弛,与循环血液完全隔离,可以储存全身总血量的1/6左右。其中血细胞比容较大,血细胞数约可达全身红细胞总数的1/3。当剧烈运动、大出血、窒息或血中缺氧时,在神经体液因素调节下,脾脏收缩,放出大量含血细胞很多的血液(比循环血多40%)到心血管中增加循环血量以应急需。

但是,无论是循环血,还是存储血都受到血量变动的影响,血量和血细胞的过多都可引起人体的不良反应,甚至病变。

肝和肺也有储血库功能,虽然它们与循环血流并未完全隔离,但因流动很慢可以把它们看作储血库。皮肤很多部位的动静脉吻合舒张时使大量存血暂时与循环血流隔离。皮肤乳头血管丛舒张时能存储大量血液(可达1升),此处血流很慢甚至停滞不动。站立时循环血量减少,可能是因为有相当多的血流入下肢皮肤血管丛所致。

第四章  血 压

人体的循环器官包括心脏、血管和淋巴系统,它们之间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基本上封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无论心脏收缩或舒张,都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

血压血管内的血液对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即压强。由于血管分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所以,也就有动脉血压、毛细血管压和静脉血压。通常所说的血压是指动脉血压。

一、收缩压

心室收缩,血液从心室射入动脉,此时主动脉压急剧升高,在收缩期的中期达到最高值,这时的动脉血压值称为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二、舒张压

心室舒张,动脉血管弹性回缩,血液仍慢慢继续向前流动,但血压下降,在心舒末期动脉血压的最低值称为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三、血压值

平时我们所说的“血压”实际上是指上臂肱动脉,即胳膊窝血管的血压测定,是大动脉血压的间接测定。

KPa:千帕,通常用于表示血压数值。

mmHg:毫米汞柱,人们用水银血压计来测量血压时用水银柱的高度“毫米汞柱”来表示血压的水平。

按照国际标准计量单位规定,压强的单位为帕(Pa),即牛顿/米2(N/m2)。帕的单位较小,血压数值通常用千帕(kPa)来表示(1mmHg等于0.133kPa)。

通常我们测血压右侧与左侧的血压不一样,最高可相差10毫米汞柱,最低相差不到5毫米汞柱。

脉压:收缩压减舒张压的差值。

正常血压:收缩压应<130mmHg;舒张压<85mmHg。

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低血压:收缩压≤90mmHg和(或)舒张压≤60mmHg。

四、血压的调节机制

在整体情况下,影响血压的主要因素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整合作用下进行活动的,另外还有涉及肾上腺垂体激素分泌和肾功能状态和体液平衡等因素的影响。动物在多种刺激下出现血压的变动,但通过神经体液的调节机制总能保持动脉血压的稳定。

按照调节恢复的速度,血压调节机制可分为快速调节机制和缓慢的调节机制。

⒈快速调节机制:

作用迅速,在血压突然改变数秒钟后就开始作用。包括动脉压力感受器反射,即减压反射;中枢神经系统缺血性升压反射(通过交感缩血管神经的作用); 化学感受器引起的反射(血中氧分压降低或二氧化碳分压升高时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脉体的化学感受器所引起的加压反射)。

血压变动数分钟后其它调节机制开始活动,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血管收缩调节机制;血管应力性舒张反应(血压改变后血管口径也相应改变以适应可以利用的血量);从组织间隙进入毛细血管或从毛细血管逸出的体液转移以保证必要的血量和适当的血压。

⒉长期缓慢的调节机制:

血压快速调节机制一般在数小时或数月内由于动物适应而失效。在血压长期调节中要依靠肾脏体液压力调节机制。这种机制包括通过调节血量所产生的血压调节作用以及由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醛固酮对肾功能的调节作用。其中也有负反馈作用。当血压下降时,肾的泌尿量减少,体液得到保存,部分进入循环系统,血量因之增加,使静脉回心血量和输出量都增加,从而导致血压的回升。在血压过高时肾的泌尿量增加,使一般体液和血液都减少,静脉回心血量和心输出也随之减少,结果引起血压的下降。这种调节机制在血压未恢复正常以前,可以长期起有效调节血量和血压的作用。

正常的血压是血液循环流动的前提,血压在多种因素调节下保持正常,从而提供各组织器官以足够的血量,藉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血压过低过高(低血压高血压)都会造成严重后果,血压消失是死亡的前兆,这都说明血压有极其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