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苕木匠读《道德经》(19):明师出高徒

 where5 2020-02-29

(四)学而时习之

记录孔子言行的儒家经典《论语》开篇第一句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但凡第一,总是最为重要。

这句话又重要在哪里呢?

现在一般将其译为: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

如果真是这意思,我是看不出它重要在哪里而且温习和练习是很枯燥的事情,我也不觉得会有多高兴。除非他的书读傻了。

其实这句话应当译为:“学好知识,并能够在以后需要的时候得到应用,不是就可以因此产生一个令人愉快的结果吗?”

这里的“时”是适时的意思。

“习”是实践、运用的意思。

这句话之所以被孔子的弟子们放在《论语》的开篇,是想告诉大家学习的目的,是在强调学是为了用。你要想今后有一个理想的生活状态,就一定要在现在努力地学,机遇是给有准备人的。只有认识到了学习的目的,才能学好。只有学好,才能在机会来临时用好。只有用好,才能因实现了自己的目标而高兴。大家看这样来解释这段话是不是更合理一些?

孔子至少三次去老子那里进修,当然也不是为了去讨批评,而是为了用。对此,文献中并没有明说,而是顾左右而言它。

为什么啊

因为历史是胜利者写的,是为胜利者唱的赞歌,而周景王、王子朝及儋翩等人,都被贴上了反面人物的标签,许多事是不能如实写出来的。甚至连孔子问礼的师傅老子都只能用李耳的化名,而不能用其真姓,就可见历史文献的水分有多重了。

好的是我们读历史时不仅可以它都说了些什么,更重要的是要看当时都发了些什么。

比如我们可以看一看孔子三次进修前后,都有些什么不同看当时的鲁国都发生了些什么?

(五)初试牛刀

鲁昭公登基时己经十九岁,正是血气方刚的年龄,面对三桓对公室权力的不断侵蚀,他能无动于衷吗?

当然不能。

所以他上台后就一直在寻找反击的机会。

这机会也很快就来了。

鲁昭公十八年(前524年,周景王二十一年),周景王开始铸大钱,拉开了宗主国周王室的政治、经济改革序幕。

鲁昭公与之遥相呼应,也开始暗自组建起自己的团队来。

他拉拢的对象是三桓势力中相对弱势也一直主动向其靠拢的孟氏。孔子作为孟氏的幕客,由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成了他们选择来帮其组建团队的前台人物。

鲁昭公二十年,经过一两年的准备后,三十岁的孔子开始办学。

在那个爵位世袭的时代,私学是不允许的,平民更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力。而孔子办了,还出了“有教无类”的广告,对包括平民在内的所有人开放。这件事本身就极不寻常,也可以说没有鲁昭公及孟氏的支持,是完全不可能的,是要掉脑袋的。由此也可见鲁昭公及孟氏招贤纳士的急迫性。

可惜的是,孔子培养的人才队伍还没有毕业,宗主国的大老板周景王就突然去世,周王室陷入混战。

两年后的鲁昭公二十四年,三十四岁的孔子被昭公派到宗周去找老子问礼。那可是王子朝与周敬王正打得不可开交的非常时期啊。王子朝居王城,周敬王居城外,两王并立。老子为王子朝的智囊。孔子问礼老子,当然是对老子的支持,也可以说是鲁昭公派去与王子朝联络的联络员。孔子在老子那里获得其面授的机宜后,回到鲁国就开始协助昭公行动起来了,矛头直指其当权的宰相季氏。对此,《史记·鲁周公世家》是这样记载的(译文):

季氏与郈(后)氏斗鸡,季氏给鸡装上护甲,郈氏给鸡爪套上金属套。季平子一怒之下侵犯郈氏,郈氏也愤恨季平子。臧昭伯之弟臧会曾造伪诬陷臧氏,后藏在季氏家中,臧昭伯因此拘禁季氏家人。季平子大怒,把臧氏家臣囚禁。臧氏与郈氏向昭公告难。

昭公九月戊戌日攻伐季氏,进入其家。

平子登台请求说:您因听信谗言而不能对我的过错仔细分析,就来诛伐我,请允许我迁居到沂上。

昭公不答应。季平子又请求把自己囚禁于鄪邑,仍不答应。平子又请求带五乘车流亡国外,昭公还不答应。

子家驹说:您答应了吧。季氏掌握政权时间甚久,徒党极多,他们将合谋对付您。

昭公不听。郈氏说:一定杀死季平子。

叔孙氏家臣戾对其徒众说:季氏被灭亡或仍存在,哪样对我们有利?

大家都回答:没有了季氏叔孙氏也不能存在。

戾说:对,马上救援季氏。

于是他们击败昭公军队。孟懿子听到叔孙氏战胜,也杀死郈昭伯。郈昭伯正作为昭公使节派往孟氏,所以孟氏抓住了他。孟孙、叔孙、季孙三家共同讨伐昭公,昭公于是逃亡。己亥日,昭公至齐国。

依司马迁的说法,昭公讨伐季氏的理由是郈氏臧昭伯的投诉。投诉季氏赌博输了耍赖皮。

如果真是为这点双方都有错的鸡毛蒜皮小事而大动干戈,鲁昭公也太不识大体了吧,更不至于一定要置季氏于死地啊。可见,这理由不过是鲁昭公下决心要消灭季氏的口实,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昭伯是有备而来,还得到了平时与季氏有仇的郈氏臧昭伯家族支持,并稳定了孟氏,所以一定要消灭季氏,也自以为是有把握的。他亲自率领卫兵及郈昭伯、臧昭伯及族叔季公亥等人的家兵突袭季氏。在季氏的院门外杀死了季平子的弟弟公之,并成功地攻进院内。

季平子被困于高台上,胜利在望。

没想到的是叔氏为避免唇亡齿寒的结局而发兵救援季氏。孟氏见风使舵,在关键时候倒向了季氏而自保,使得鲁昭公的这场抗争以失败流亡而告终。

从此,昭公开始了七年的流亡生活,最后死在晋国,季平子则摄行君位近十年。

孔子作为鲁昭公的支持者,在这场抗争中的任务主要是制造誉论,占领道德制高点,为鲁昭公的讨伐合理性呐喊。同时,其众多的学生也是为昭公可能取胜后的国家治理储备的人才。所以鲁昭公失败后,他也只得随着昭公逃到了齐国,过了三年流亡的生活。直到昭公离开齐国后,孔子也受到齐国的驱逐,才在三十八岁时重新回到鲁国。

孔子能回到鲁国,可见在季氏眼里,还没把孔子太当回事。况且孔子在那场争斗中只是动了动嘴嘴,没有动手。他只是拿着周朝的法律文本在一旁规劝当政的季氏们。当然,也与孔子背后站着老子这个周王室背景及孟氏的疏通有关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

江湖上有句话: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季氏对鲁君不恭,他的家臣阳虎当然可以有样学样。

阳虎是季氏的家臣,有勇有谋,曾长期协助季氏管理家、国事务。在与昭公的对垒中,是季氏军队的实际掌管人。

昭公死后,季氏立昭公的弟弟宋为新君,即鲁定公。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季平子死,其子季桓子继位。

季桓子年幼,阳虎以为机会来了,就赶走了季平子的宠臣仲梁怀及反对派们,同时软禁少主季桓子,杀死护主的季桓子堂兄弟们,实际控制了季氏家族。

其时,叔氏及孟氏也都是幼主继位,所以,阳虎成了鲁国的第一权臣,带领着三桓的幼主们,执握了鲁国的国政。

陪臣执国政无疑是鲁国耻辱,但对鲁定公而言,三桓势弱也不能不说是一个夺权的机会。所以在阳虎掌权的第二年,孔子奉定公及孟氏之命再次入宗周,与刚刚打回王城的老子取得了联系,以期获得王室的支持,也就是那次以孔子西藏书于周室”之名的会面。

这次见面两年后的十月(公元502年),在鲁定公及孟氏的精心策划下,就将阳虎逼出了王城,使之退守到边境阳关。半年后的鲁定公九年,阳虎再被赶出阳关。鲁国由此恢复了原有的秩序,鲁君坐朝,三桓理政。

也就是在这一年,五十一岁的孔子再次拜会了避难沛地的老子。回来后就得到了鲁定公的重用。先是被任命为鲁国都城曲阜附近的一个名叫中都的地方最高长官:中都宰。一年后又被任命为司空,主管城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部长。

但有意思的是鲁定公安排他出任司空一职不是为了建城,而是为了以规范城防的名誉拆除三桓的城防,削弱三桓的防护力量,以免再出现鲁昭公当年攻不下季氏城堡的事情发生。

这件事史称“坠三都”。

孔子一生的最大政绩就是坠三都,也就是拆除鲁国三大贵卿的城邑:叔氏的后邑、季氏的费邑、孟氏的成邑。

为什么要拆除城邑,又是如何进行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