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轮复习地理答题超强模板 (3)

 锦诗BGMENG 2020-03-01

(三) 人文地理部分

1 城镇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2方面)

2 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3方面)

3 城市或城市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4个)

4 农业区位因素条件(3方面)

5 某作物品质优良原因(如东北水稻、新疆瓜果)(4)(不同于农业区位)

6农产品畅销原因(5个)

7 工业区位因素条件(2方面)

8 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3个)

9 工业分散原因(3个)

10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3+2个)

11 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3+1个)

12 交通线修建的影响(5+3个)

13 修建交通线自然限制因素(6个)等同于某种工程建设的困难

14 开辟(北极)海域航线影响(3+2个)

15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个)

16 港口建港区位因素(7个)

17 机场选址区位因素(6个)

18 高铁站(长途客运站)选址(4个)

19 航天卫星发射中心选址(6个)

20 核电站选址因素(4个)

21 修建水利工程的影响(4+5个)

22 解决资源或者能源短缺的措施(6个)

23 开发利用进口某种能源(一般是新能源)的意义(4个)

24 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措施(10个)

25 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6个)

26 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资源交易中心、运输枢纽、中转基地区位(4个)

27 是否大力发展某事物(发展侧重社会经济,不发展侧重环境保护)

28 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5个)如舟山群岛、三沙市

29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5个)

(三) 人文地理部分

1 城镇形成发展的区位因素(2方面)

自然:地理位置好(位于。。沟通。。连接了。。)

        气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灾害少

社会:工农业基础好、交通、资源、商贸、历史、政治、军事

2 城市化的表现、影响,或某事物对城市化影响(3方面)

人口城市化:城市人口数量增加,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地域城市化: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占用原农村土地耕地

产业城市化: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增加,第一产业减少

3 城市或城市群对经济发展的意义(4个)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增收就业

促进产业升级,结构调整 第三产业发展

带动城市化,辐射地区发展

农业人口用地向非农业人口用地转变

4 农业区位因素条件(3方面)

自然(9)光照 热量 降水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地形(排水条件好) 灌溉水源(地下水、河流、湖泊、绿洲、高山冰雪融水);雨热同期、不同期 生长期长(生长周期长) 昼夜温差大有利糖分积累

灾害(7)旱涝灾害  寒潮暴雪低温冻害  病虫害 土壤盐渍化 风沙荒漠化 水土流失等 (如果答有利,就答自然灾害少)

社会(10)劳动力(丰富廉价素质高) 机械化 商品率 市场 交通 地租 科技(良种 运输技术 大棚 保鲜冷藏)政策 种植历史悠久 饮食习惯 经验丰富

5 某作物品质优良原因(如东北水稻、新疆瓜果)(4)(不同于农业区位)

昼夜温差大,糖分积累高,营养丰富

低温病虫害少,农药使用少

光热充足,光照时间长

雨热同期

土壤肥沃,土层深厚

6农产品畅销原因(5个)

作物品质好,市场需求量大

具有时间性(反季销售),(海南、热带、南半球的冬季蔬菜瓜果)

产品生态环保 绿色无污染

交通运输便利

产品质量轻 易保存 便于长途运输

7 工业区位因素条件(2方面)

自然(4)地形 水源 资源 能源 环境优美(高新技术产业)

社会(9)市场 交通 信息通达度 科技 劳动力 政策 地租 军事国防 工业惯性 家乡偏好(侨乡) 产业协作程度 工业基础

8 工业集聚的原因、影响(3个)

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成本

加强企业间交流协作联系

实现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不利:集聚加重环境污染)

9 工业分散原因(3个)

充分利用各地区优势资源(这里要细答:如发达国家地区:资金 技术 人才 管理 交通运输 物流优势,发展中国家地区:廉价丰富劳动力 资源 能源 市场 地租低廉优势)

扩大企业影响力,实现全球战略(如跨国公司)

减少本地区环境污染、资源消耗(一般是有污染的工业,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10 产业转移对迁入地的影响(3+2个)

有利:促进资源开发利用,经济发展居民增收 增加就业

      促进城市化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产业升级 第三产业发展

不利:造成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消耗增加

      占用耕地土地资源

11 产业转移对迁出地影响(3+1个)

有利:减少资源消耗,减轻环境污染

      促进产业升级 结构调整

      提高土地利用率,为高端先进产业发展提供空间

不利:短期内造成经济衰退,人口失业

12 交通线修建的影响(5+3个)

有利:完善地区交通网,缩短时空距离,缓解其他线路运输压力

      促进经济发展,资源开发

      加强与外界交流联系

      促进民族团结、国防安全(边疆地区才用)

      促进城市、区域发展(如东北振兴、西部开发、中部崛起)

不利:破坏生态环境

      不合理施工建设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破坏当地传统文化独立性

13 修建交通线自然限制因素(6个)等同于某种工程建设的困难

自然限制:

地形崎岖,地势起伏大(云贵、青藏、山区)

地质条件差,有断层、喀斯特地貌广布(云贵、山区)

河流多,河网密集(南方)

生态环境脆弱(青藏、云贵、西北、黄土高原)

多风沙天气,荒漠化严重(西北)

多灾害(南方:气候湿热、腐蚀强、台风、海啸、海水侵蚀, 北方:极寒、寒潮暴风雪、冻土,青藏高原:地震、缺氧、冻土、寒冷)

社会经济:

① 经济落后,对交通需求量小(决定因素)

② 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低、劳动力不足

14 开辟(北极)海域航线影响(3+2个)

有利:缩短时空距离,节约运费,提高经济效益

      缓解其他航线海运压力

      促进沿线经济发展,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

不利:破坏污染生态环境

      生物多样性减少

15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5个)

公路

铁路

水运

航空

管道(对比:运量、价格、投资、速度、灵活性、安全性、天气限制、地形地质限制、灾害限制、资金技术、国防政策等因素)

16 港口建港区位因素(7个)

港阔水深,不冻不淤。(找等深线、结冰期0℃、泥沙淤积)

位于背风处,受风浪台风影响小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避开断层)

海岸线曲折,多港湾

经济腹地广阔,经济发达水运需求量大(决定因素)

港口基础设施完善

其他交通运输方式便利(铁路公路管道航空)

17 机场选址区位因素(6个)

地势平坦开阔,视野好,地势较高利于排水

地质条件好(无断层、喀斯特地貌)

晴天多,雨雾少,逆风

距市区远,受城市影响小

交通便利(高速公路 地铁 公路)

经济发达 航空需求量大

18 高铁站(长途客运站)选址区位因素(4个)

地形平坦 地质条件好

位于市区郊区(地租低、面积大、避免交通拥堵、促进郊区发展)

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客运需求大

19 航天卫星发射中心选址(6个)

地形地质

纬度低,地球线速度大,利于卫星发射

某气候、降水少晴天多

远离城市

交通便利

国防政治

20 核电站选址因素(4个)

远离城市,位置安全影响小

地形平坦,地质条件好无断层

临近海洋河流,便于取水冷却

交通便利,临近港口铁路

21 修建水利工程的影响(4+5个)

有利:调节河流径流量,缓解下游地区水旱灾害

      减少下游泥沙淤积,缓解河床抬高(地上河)

      发电航运养殖旅游

      调节地区气候,增加降水减小温差

不利:不合理施工诱发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崩塌、泥石流

      淹没上游土地耕地,造成移民问题

      造成动植物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

      进入海洋沙量减少,导致沿海三角洲退化、海水侵蚀陆地加剧

      造成地下水位上升,土地盐碱化     

22 解决资源或者能源短缺的措施(6个)

加大能源勘探,增加产量

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 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北煤南运)

优化能源结构,开发利用新能源

增加进口,建立能源储备制度

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公民节约意识,减少浪费

23 开发利用进口某种能源(一般是新能源)的意义(4个)

缓解能源短缺

减轻环境污染,有利环保

促进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增收就业

有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国家能源安全

24 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措施(建议、规划、怎么办、借鉴、方法都这么答)(10个)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免浪费

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进行环境治理

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资源利用率,培育优良品种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加强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发展绿色旅游观光农业,调整农业结构

推动城市化发展

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完善加工体系

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 可再生)

提高产品品质竞争力,扩大营销网络,提高品牌效应

25 实施节能减排、低碳经济、缓解全球变暖的措施(6个)

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矿物能源使用

提高科技水平,减少CO2排放

调整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升级,减少关停高耗能产业

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加强能源综合利用,提高废弃回收利用率

加强政府管理,出台相关政策,提高公民节约意识

26 物流中心、批发市场、资源交易中心、运输枢纽、中转基地区位(4个)

交通便利(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

地理位置优越(位于某区域中心、与其他地区联系密切、航运线中点)

是某资源的产区,该资源适合某种运输,商品率高

地形平坦面积大,仓储条件好

27 是否大力发展某事物(发展侧重社会经济,不发展侧重环境保护)

    发展(积极意义+有利区位)(2个)

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增收就业外汇收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城市化,第三产业发展,能源结构优化,环境保护

    不发展(自然+社会经济)(2个)

参照自然地理第29点:五个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竞争力差,浪费土地资源资金劳动力,资金技术不足,距离市场远,市场需求小,不利于运输,交通运输成本高

28 发展海洋经济的有利条件(5个)如舟山群岛、三沙市

地理位置好,临海

航运条件好,多良港

位于沿海大陆架,地形地质条件好

气候条件好

海洋资源丰富(旅游、渔业、矿产、空间)

29 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5个)

缓解北方北京天津地区缺水情况

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工农业生活用水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调节气候,变得更加湿润,温差减小

生物多样性增多,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减轻荒漠化、土地盐渍化

30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具有的优势因素(2方面)

发达地区优势:资金充足 劳动力素质高 科技技术 管理水平 法制完善 市场广阔 交通便利 物流发达 信息通达度好 环境优美 政策支持 基础设施完善 产业协作度好

落后地区优势:劳动力丰富廉价 能源 资源丰富 市场广阔 地租低 政策支持 发展潜力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