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这个话题只对那些有名有利者来说才有意义;对于淡泊名利者或广大无名无利者来说,这样的话题便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名与利,对同时拥有此二者的人来说,经常容易遇到这样的问题:二者发生冲突时,也就是名利不能双收时究竟该怎么办?孰轻孰重,又择哪个弃哪个呢?具体情况下可能会非常头疼! 关于此头疼问题,韩非在其《说林下》里讲了一则这样的故事:“齐伐鲁,索谗鼎,鲁以其雁往。齐人曰:‘雁也。’鲁人曰:‘真也。’齐曰:‘使乐正子春来,吾将听子。’鲁君请乐正子春,乐正子春曰:‘胡不以其真往也?’君曰:‘我爱之。’答曰:‘臣亦爱臣之信。’”故事经过很简单,说的是当初齐国讨伐鲁国,并向鲁国索要其镇国重器“谗鼎”。给齐国吧,那可是鲁国的镇国重器,鲁君舍不得;不给吧,齐强而鲁弱,鲁国有灭国之灾。反复纠结再三,鲁国国君便派人将一座“谗鼎”的赝品送给了齐国。齐国人一眼就看出是赝品,而鲁人却坚持说那是真品!于是齐国人说:“请把你们国内的名士乐正子春叫来,让他证明,他如果说这是真品,那我们就相信!”于是鲁国国君赶紧招来乐正子春,请他去齐国斡旋此事。不料乐正子春却反问鲁君为什么不把真的送去呢?鲁国国君心疼地说:“寡人非常珍爱谗鼎啊!”听罢,乐正子春亦低低地回复了一句:“禀报大王,我也非常爱惜我的信誉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