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庄子:只有一类人,能找到“道”

 新庆爱读书 2020-07-17

相信你一定是寻“道”队伍中的一员,你想找到职场之道、生活之道、做人之道等等,为此付出了莫大的努力。

然而,努力不等于就一定有回报。因为你很有可能方向不对,努力白费。

那正确的寻“道”方式是怎样的呢?


在《庄子·天地》里提到的下面这个故事,就讲到了正确的寻“道”方式:

黄帝在赤水的北面游玩,他登上昆仑山之后四处瞭望南方。

然而,皇帝在游玩过后往返的时候,却遗失了宝贵的玄珠。

他接连派了4个人去找玄珠,前面去的3个人(知、离朱和喫诟)都没能找到玄珠,直到象罔才找到了玄珠。

对此,黄帝说:“这就怪了,为什么只有象罔可以找到玄珠呢?”

这个故事充满了寓意,“玄珠”指的正是“道”,而“知”指的是“知识渊博的人”;“离朱”指的是“聪明人”;“喫诟”指的是“能言善辩的人”;“象罔”指的是“无为之人”。

为什么在这4种人里面,前面3种人都不能找到“道”而“无为之人”却可以呢?

因为只是知识渊博的人,知识很有可能变成他们悟道的障碍。

像古代的秀才,很多都是知识渊博的人,然而“秀才起义,三年不成”。他们懂得太多,做得太少,所以足足用渊博的知识讨论了三年,最终却没能起义。这种光说不做的理论派,注定不能悟道。

只有聪明的人,他们很有可能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像三国时期的杨修,聪明程度远胜自己的上司曹操,但是处处爱显摆自己聪明的他,却不懂低调之道,最终因为过于高调的自作聪明而被曹操找到借口将其杀害。

只会能言善辩的人,那么他很有可能会因为嘴上不饶人而自招祸端。

像我们都很熟悉的孔融,他小时候就懂得让梨的谦让之德,但是在长大以后却变得不再谦让,能言善辩的他,一逮着机会就各种冷嘲热讽自己的上司曹操。妒忌心强的曹操,当然不会放过不懂处世之道的孔融,最终找理由将其杀害。

和上面3种人不一样,“无为之人”是“无为而无不为”。

他们为人处世低调得在旁人看起来是无所作为,甚至看起来没什么才华,看起来很愚蠢,看起来不善言辞,但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是顺应大势,在天下当道的时候才出手,天下无道的时候则选择韬光养晦,静待可以让自己有所作为的时机,而不会像很多人那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他们有才华但不处处显露;他们流露出的愚蠢,是为了保全自我;他们深知“多言数穷,不如守中”的道理,所以“知者不言”。

这才是悟道者应有的行为。

只可惜世人都爱追求成为前3种人,这导致他们离“道”渐行渐远。

而只有“无为”的人,才一直与“道”相伴,从未走远。

因为与“道”相伴,他们的人生便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

对于如何找到“道”,你的看法是怎样的呢?欢迎在下面留言和我互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