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考地理综合题题型答题模板汇编(综合题型21-25)

 hjh2004 2020-03-01

综合题型(21)影响渔场形成的因素分析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地形

大陆架海区:阳光充足,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温带海域

冬季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河口处

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形成渔场

寒暖流交汇或上升流海区

海水发生搅动→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底层海水上泛→表层养分丰富→浮游生物繁生→鱼类饵料丰富→形成渔场

综合题型(22)工业区综合整治的措施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积极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迁入的企业以技术精良的中小企业为主

调整经济结构

对原有传统工业部门进行大力改造,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

调整工业布局

调整工业布局,充分发挥邻近地区的区位优势,使工业布局适当分散

发展交通运输

发展交通运输设施,完善交通网

治理环境污染

进行全方位的环境治理工作,关闭或转移一些污染严重又无法治理的企业,大规模地植树种草,美化环境

综合题型(23)河流综合治理的原则、措施类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上游

调洪

加强防护林和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实行封山育林、育草的保护政策;对现有森林实行保护性经营与开发,保护生态环境;修建水库

中游

分洪、蓄洪

严禁沿湖围垦,要退耕还湖、疏浚河湖、搞好分洪工程;以水土保持为中心,营造中游防护林,综合开发和治理山区;修建水利工程

下游

泄洪、束水

加固两岸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示例】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措施

开发核心

河流的梯级开发

措施

防洪

干支流建成了具有防洪库容的水库35座,形成了统一有效的水库防洪调度系统,防洪标准达到百年一遇

航运

河流水位稳定,通航里程长,沟通范围广

廉价的水运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发电

发展水电(30座水电站)、火电、核电,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力供应基地

促进流域内炼铝、化学等高能耗工业的发展,河流两岸形成了一条“工业走廊”

提高

水质

影响范围: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用水、水生生物生活环境。措施:污染防治、营造水源涵养林、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旅游

环境的不断改善及公园、风景区和野生动物管理区等的建立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使其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旅游成为其重要收入来源,且带动了游船制造业和经营业的发展

土地

利用

预留土地用于生态恢复,建设自然保护区;调整农、林、牧业结构,实行退耕还林、还草;稳固河、湖岸线,防治水土流失;对矿区土地进行恢复和治理。

综合题型(24)水利工程的利弊评价类

1.有利影响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经济效益

产生防洪、发电、航运、灌溉和旅游等综合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

调节库区气候,缓解生态环境压力;拦截泥沙,降低河流含沙量,提高水质

社会效益

降低洪涝威胁,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产业调整,推动库区经济发展

2.不利影响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上游地区

库区蓄水会淹没原有生产、生活设施以及文物古迹等

改变库区原有生态环境,水域内害虫滋生,可能导致传染性疾病蔓延

下游及河口三角洲

河流挟带至下游的泥沙大大减少,土壤自然肥力下降

入海径流量减少,海浪对海岸的侵蚀加重,河口三角洲不断缩小

由于海水倒灌、生态破坏和入海营养物质减少,河口的渔业资源锐减

综合题型(25)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影响类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影响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

分析角度

答题模板

资源

对调入地区

缓解资源短缺状况

对调出地区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对调入地区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对调出地区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收入

社会

对调入地区

带动相关产业和设施的完善

对调出地区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生态

对调入地区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对调出地区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