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东山行之台湾独蒜兰

 风吟楼 2020-03-01

又记录一些新的兰科植物,看来最近应该整理一下,可以更新我的兰科发现新纪录了。感谢寨主哥百忙中抽空为我带路,省去我很多探索的时间。感谢阿毛哥协助鉴定植物。

山里的生活很简单,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勾心斗角,就是穿山过峡,观察自然。适合我这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人。

依旧是山矾,依旧开得很奔放,细小密集的叶子再加上细小密集的花朵,若是用来制作盆景,应该会很赞吧。

山矾(Symplocos sumuntia Buch.-Ham. ex D. Don),山矾科山矾属,乔木。生于海拔200—1500米的山林间。花期2—3月,果期6—7月。

一树繁花,花香扑鼻。

路边的大叶金牛开个不停。

大叶金牛(Polygala latouchei Franch.),远志科远志属,矮小亚灌木。生于海拔700—1300米的林下岩石上或山坡草地。花期3—4月,果期4—5月。

全草可入药,主治:咳嗽、咳血、小儿疳积、失眠、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等。

大叶金牛,适合观花,也适合观叶。水墨写意画般的叶子有没有一种很古典的感觉呢?

日本水龙骨(存疑)。

岩石上一串串,像是掉落的杉树缩小版的枝叶,仔细一看,原来却是一种本地比较少见的蕨类——华南马尾杉

华南马尾杉(Phlegmariurus austrosinicus (Ching) L. B. Zhang),石杉科马尾杉属,中型附生蕨类。生于海拔700—2000米的林下阴湿岩石或树干上。

全草可入药,性凉、味苦,消肿止痛、清热解毒。

主治:关节疼痛、跌打损伤、四肢麻木、咳嗽、气喘、尿路感染等。

各种不认识的苔藓,看得一脸懵懂。

本地比较少见的一种唇柱苣苔属植物——钟冠唇柱苣苔

钟冠唇柱苣苔(Chirita swinglei(merr.)W.T.Wang),苦苣苔科唇柱苣苔属,多年生草本。生于山谷林中或陡崖上。花期5—8月。

粗壮的根茎。

粤东最常见的兰科植物之一——镰翅羊耳蒜

镰翅羊耳蒜(Liparis bootanensis Griff.),兰科羊耳蒜属。生于海拔800—2300米的林缘、林中或山谷阴处的树上或岩壁上。花期8—10月,果期3—5月。(镰翅羊耳蒜在本地的花果期不是很绝对,此处结果了,别处还在开花。)

此行新纪录的一种石豆兰属植物——齿瓣石豆兰

齿瓣石豆兰(Bulbophyllum levinei Schltr.),兰科石豆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8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或沟谷岩石上。花期5—8月。

齿瓣石豆兰的小果。

广东石豆兰(Bulbophyllum kwangtungense Schltr.),兰科石豆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800米左右的山坡林下岩石上。花期5—8月。

芳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ambrosia (Hance) Schltr.),兰科石豆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1300米的山地林中树干上。花期2—5月。

芳香石豆兰的花苞。

浓烈的花香和漂亮的花型,让人印象深刻。

玫瑰毛兰(Eria rosea Lindl.),兰科毛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1300米的树林中的树干上或岩石上。花期1—2月,果期3—4月。

单叶厚唇兰(Epigeneium fargesii (Finet) Gagnep.),兰科厚唇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400—2400米的沟谷岩石上或山地林中树干上。花期4—5月。

广东石斛(Dendrobium wilsonii Rolfe ),兰科石斛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1000—1300米的山地阔叶林中的树干上或林下岩石上。花期5月。

春天,萌芽的冲动。

多叶斑叶兰(Goodyera foliosa (Lindl.)Benth.),又名厚唇斑叶兰,兰科斑叶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300—1500米的林下或沟谷阴湿处。花期7—9月。

开花中的台湾独蒜兰,相当惊艳。

台湾独蒜兰(Pleione formosana Hayata),兰科独蒜兰属,附生草本。生于海拔600—2500米的林下或林缘腐殖质丰富的土壤或岩石上。花期3—4月。

海拔更高处的台湾独蒜兰依旧还是花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