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看电影

 风吟楼 2020-03-01

70后农村生活的集体记忆

12.看电影

  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娱乐节目极少。有外国学者研究,由于中国只有八个样板戏可看,导致1960-1970年代人口出生率大幅度提高,引发人口高峰,确实有一定道理。1980年代,在农村每个月可以看一次电影。映电影的喜庆,犹如最重大的节日。

  为了表示共同的欢庆,有人不时前来报告,民兵已经把电影机扛到寨前阔埕,今晚的电影就是确定的了。所以,大家都会央求母亲炒咸菜饭吃。母亲们会难为情地说,那么你们要帮忙做家务。于是欢天喜地地到咸菜瓮里捞起平时不大吃的咸菜叶,不约而同地跑到小溪边洗尽、剁碎,用猪朥炒着米饭吃。客观上,炒干饭吃可以减少上厕所的次数,任何人都不愿意错过任何一个镜头。咸菜饭那个滑滑的特有的香味至今还是很多70后的爱好。

  既然这一边准备了咸菜饭,那么就要不时地到阔埕巡视巡视,看看电影人是否到达,是两个人还是三个人。有一次我们看到民兵们到延豪的粿条铺里煠了一大锅粿条,上面浮有很多肉丸,这是招待电影人的,很是羡慕。但一想到延豪曾经用死猪肉做肉丸真有点扫兴。反正电影人咸蒜头或者黄诗庭都来了,就是十拿九稳的事。

  赶紧回家吃特别香的咸菜饭,然后搬个小板凳坐在放映机前面静候电影的开映。有人在戏台上竖起了两条长杉,把一面洁白无比的银幕升了起来。有人摆弄着一台发电机,机器轰鸣了声响还让电灯亮了起来。有时候,没有汽油发动机,需要人用力地脚踩才能发电,那个费劲的程度真的无法形容。电影人就打开了喇叭,一边响起嘹亮的歌曲,一边摆弄放映机。当强烈的光柱照射到银幕时,电影就开始了。映电影的所有的步骤,是要从头到尾都跟踪的,生怕会错过任何细节,要不第二天跟小伙伴们讲的时候发生错误是最要不得的。

  但是,电影人试机之后,村里的干部就会抢过话筒,啰里啰嗦地讲话,生怕没有讲话人家不认识他似的。有时候还来个寻物启事,搞得大家兴味索然。当电影人接过话筒,说:“今晚电影正式开始”,就真的开始了。

  开始映的一般是科普片,由中央电影记录制片厂摄制的农业知识为主,然后才是正片。当年为了人民群众能够欣赏,还配有解释。因为所有的影片都是讲普通话的,大家不懂。然而解释的水平也有高有低,有文有野。有的解释喜欢用土话,引发阵阵笑声。有的解释喜欢偷懒,只解说前面部分,后面的干脆让群众自己欣赏。

  如果碰巧有两个放映队同夜出来放映,又恰好放映同一部好片,就要相互交换,我们叫做“走片”,这个村映完了这一段,要拿给另一个村去映,就需要一些人骑着自行车来回奔走。有时映着映着,放映机停止转动就会把电影带烧毁,银幕上瞬间现出烧焦的形象,电影人就要停下来打开机器接带。

  电影映完了,银幕上出现演员表的时候,大家就回家。电影人亮起了电灯,在高音喇叭里说:“今晚电影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欣赏”。然后放出歌曲,最熟悉的是“明媚的夏日里天空多么晴朗”,后来才知道这是一首叫做《太阳岛上》的歌曲。

  年龄稍大一些后,我们就会三五成群地到隔壁村看电影。有时候从井尾开始,路内、路外、上仓、宅美、巷口、巷内,一路看来,不厌其烦,或者从相反的方向一路追踪,乐此不疲。听说洋贝村有个连续看17夜《节振国》的,实在厉害。有时在电影棚脚,会有人未映先知地解说电影情节,喋喋不休地跟解释员抢舌根,这个人一定是已经饱览了无数次,以此来炫耀。

  看电影,也产生了农村第一批“追星族”。我们村某兄人,从井尾追《英雄儿女》中的王芳,追到东湖,然后他还不忘把这个痴迷分享给别人:“王芳太美了,娶到这样的老婆,实在太好了”!引发阵阵嗤笑。这个细节也说明社会意识形态开始松动之后,一种天生的对美的喜悦逐渐抬头,是对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反动。

                                    2020-2

附注:乡村电影放映队隶属于潮阳县电影公司,是县政府领导下的流动事业单位,与各个公社经营的固定电影院是不同的单位。发电机需要人力踩踏发电、可以放映8.75毫米胶带时期,全潮阳电影公司一共有16个队分散在广阔的农村,后来才逐渐扩建到20多队。

榕江片五个公社只有三个电影队轮流放映,每队有队员3名:一人负责管理发电机,一人负责放映,一人负责解释影片。在关金灶循环放映、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放映队:埔上黄诗庭、福仓陈炎岳和曲路谢某某;另一队:埔上黄苏烈、大窖吴素虔和波美黄木喜;还有一队洋贝黄子信和上底黄树文;还有一队巷口林光辉(别名咸蒜头)和石井一个后生仔。

电影队所放电影胶片要到电影公司租,到各村放映就向各村收取放映费,视各村人口收取。人口少于100人的村,每晚收8元,人口3000以上的村每晚收38元,是最高价格。放映队员每人月工资33.5元,跟教师、供销社员工或者镇政府同等级别干部一样多。理论上电影队在各村吃饭要上缴伙食费,但是每个村庄一个月才可以看一次的电影,所以对电影队员是非常客气的,不但免收伙食费,伙食还是最好的等级。村干部也以招待客人的名义,抛鱼刣鸭是最起码的待遇。每人发一包香烟,送一些土特产也成了惯例。所以大家都戏称电影放映员每天都是过年。只是住宿条件比较简陋,一般也是随遇而安,有村址的睡村址,最没有办法的睡老爷宫。白天没有事,喝茶、打牌、谈笑过日子。遇到节假日也正常放假,下雨天也相当于放假。

农村放电影是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随着计划经济的解体,农村大量劳动力到城市谋生,加上1990年代遇到电视、录像等娱乐形式的严重打击而一蹶不振,并最终退出农村市场,各个公社的电影院也差不多是这个时间段停止放映,西胪镇一直坚持到1997年前后才停映,几乎是农村最晚的影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