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DavidCCH 2020-03-02

那些书法家们~第314篇

文/卢秀辉

何焯的人生,极具戏剧性,也极具张扬的个性。他本来有三个很牛的老师,徐乾学、翁叔元、李光地。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何焯的老师翁叔元,探花出身,何焯拜翁叔元为师时,他正做在国子监祭酒的位置,主管全国教育。后来,又官至刑部尚书。康熙二十六年,明珠因对汤斌不满,让党羽攻击汤斌,翁叔元受人唆使,也参与到弹劾一代清官汤斌的行列中来。何焯便写了一封长信给翁叔元,批评他的作为,并“请削门生籍”,声明和翁叔元断绝师生关系。寄出信的当天,他就离开了翁叔元。“请削门生籍”轰动天下,士林无不快之。其事的后果是他在以后的六次应考中均被排挤,一再在科考场上受窘,士林都认为是翁叔元默许的报复。

徐乾学也是何焯的老师,徐乾学著作等身,官至刑部尚书,这样的老师别人是磕头都磕不来的,但是,何焯偏偏和他闹翻了。康熙二十七年,何焯对徐乾学在主持乡试及会试过程中招摇舞弊的行为,相当不满。所以,何焯“特作会试墨卷序文,刊刻发卖,寓言讽刺”,是为“戊辰校文之役”。此举彻底惹怒了徐乾学,将何焯告到官府,让他吃了官司,也失欢于徐乾学。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何焯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李光地很是赏识何焯,向康熙推荐了何焯,何焯以“草泽遗才”的身份进入南书房供职,转年,被赐为举人。康熙四十二年癸未科科考中,中第二甲第三名,赐为进士,又选为庶吉士。回家丁忧之后,又在李光地的推荐下,再次进入武英殿供职。

何焯也对李光地深为折服,在他的《义门先生集》与《义门读书记》中多次引用了李光地的思想。但是,何焯仍然对李光地颇有微辞。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陈梦雷福建闽县人,康熙十二年,回乡省亲,为逆贼耿精忠所虏,强授官职。时李光地也被迫来福州,陈梦雷与之密约:由陈梦雷从中“离散逆党,探听消息”。“藉光地在外,从山路通信军前”。而李光地单独向朝廷上疏请兵,并因此大受赏识,青云直上。陈梦雷则在平藩之后,以“附逆”罪被捕,入狱论斩。陈梦雷多次请李光地为自己作证辨诬,李光地上了一疏,对陈梦雷密约之事,一语不及。陈梦雷因此大恨李光地,责其“欺君负友”,还写了《绝交书》。

何焯认为老师李光地不地道,为了功名,闪了陈梦雷。李光地不知道何焯对自己的不满,一如既往的帮衬他、欣赏他。何焯校书、编纂的工作得到了李光地的认可。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何焯出身于书香门第,数代读书,都不能中式。他的曾祖何思佐、祖父何应登、父亲何栋都只是县学生。伯父何棅,终于破了此局,于顺治四年中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司佥事、提调学政。

何焯少时并不聪明,反应钝拙,直到14岁后才发奋读书。何焯年轻时与太原阎若璩为友,阎若璩与傅山交好,两人同好考辨金石遗文之学,因此情谊笃厚。阎若璩又从顾炎武游,深受顾炎武影响。阎若璩不仅精通经史,而且于地理尤精审,为通儒。何焯寓居阎若璩家中,向他请教学问,常常通宵切磋议论而不止。何焯在治学上推求严谨,对家中数万卷藏书,无不一一探索考证,各作题识。何焯对《汉书》、《三国志》都做了校订。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何焯25岁时以拔贡生进京城,被尚书徐乾学、祭酒翁叔元收为门生。又与徐乾学、翁叔元结冤,从此,六次应考被排挤。直到十多年后,在宰相李光地的帮助下,通过了考试,被安排在南书房供职。

何焯召直南书房时,又“命侍读皇八子(胤禩)府”。胤禩好诗文,曾托何焯的弟弟到江南买书。当时人好藏书,有地位的人更以藏书彰其家世。雍正朝时,胤禩为买书,落下了罪名,成了维护新皇、攻击皇八子的手段。无锡寄畅园是秦道然的家,康熙第四次南巡,幸寄畅园,带秦氏子侄中学问好的秦道然进京任事,奉旨教九皇子允禟读书。中进士后,又在允禟贝子府当管领和财务经办。雍正为了对付允禟,逮捕了秦道然。秦道然曾供称“允禩在南方买书甚多,这些南方的文士都说允禩极是好学,极是好王子”。何焯也受到了株连,无人敢给何立碑,这是后话了。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从康熙四十一年一直到康熙五十二年冬,何焯一直在南书房、武英殿工作。虽然没有执掌政治中心,却是走到了政治中心。康熙五十二年冬,因人诬陷何焯贪赃枉法、狂悖著书,康熙从热河返京时,命人抄没何焯家中所有书籍,并将他打入牢中。何焯当官后,家已迁回苏州金狮子巷,朝廷便派员查抄何焯府第的“赍砚斋”,万卷藏书尽被查收。

但是,在查抄的书籍、信札中没有发现失职失言的地方,更没有找到任何犯上的语言。相反,找到了一封信稿,是何焯退还吴县知县赠送金钱的回信稿。相关人员呈递康熙后,康熙读了大为感动。以为何焯作为身在朝廷中枢的官员,拒收贿赂,而且还不张扬,可见其德行是清正廉洁的。何焯自己也上奏了数百字的“申辩书”,为自己辩护。“申辩书”笔划端正,所述事实清楚,康熙觉得何焯犯罪,事出有因,应予见谅。但是,朝廷已经大动干戈了,不好自己打脸,为了找回面子,朝廷的处分是免其官、换其书,仍然供职于武英殿。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何焯身陷囹圄时,带着镣铐,仍在朗读《易经》,读书声传至门外,狱卒也为何焯伤感。何焯出狱后,感念康熙厚恩,对修纂工作更加用功,以至积劳成疾而亡。康熙得闻后,下诏恢复何焯原职,并“特赠侍读学士”。

何焯善书法,以书法与笪重光、姜宸英、汪士鋐并称为清初四大家。何焯书风醇厚,笔法精简,用笔劲挺干练,笔力遒劲,结体广博,可见何焯的闲云出岫的状态。王文治认为他善学欧书,得精巧工整秀逸,相较来说比较严整。由此,受到后人诟病,“未得执笔法,结体虽古,但是转折欠圆劲,特秀蕴不俗”。

「原创连载」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他被这种精神耽误了前半生

何焯(1661年—1722年),字润千,因早年丧母,改字屺瞻,号义门、无勇、茶仙,晚年多用茶仙,江苏长洲(今苏州)人,寄籍崇明,为官后迁回长洲(今苏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