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结算审计失真案例:“走马看花”看漏千万

 芃芃78 2020-03-02

近日,X审计局对承担某市Z道路桥梁工程结算审计的造价咨询机构的审计质量进行了核查。核查人员发现,参与该项目结算审计的两家造价咨询机构未严格履行职责,工程结算审计工作粗枝大叶,现场踏勘核对工程量时“走马观花”,对明显的虚假工程量问题视而不见,出具的咨询报告存在严重的质量问题,导致多计工程价款逾2700万元。

一、火眼金睛找疑点

为了保证造价咨询机构的审计质量,建设单位为Z道路桥梁工程选聘D公司、C公司两家造价咨询机构分别作为初审、复审对该项目结算进行审计,初审和复审的审减率分别为2.14%、2.22%。从两家咨询机构审计结果来看,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结算误差率不是太大。那么实际情况真是这样的吗?

针对该项目的特点,核查人员集思广益,根据以往审计经验,桥梁工程结构形式固定,工程量计算相对准确,而道路工程因地形变化大,附属工程多,工程量计算结果往往存在“水份”的可能性较大。核查人员讨论后达成一致意见,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把道路工程作为审计重点。

明确了重点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寻找突破口。审计工作进点会上,核查人员小张了解到,承担初审、复审工作的两家公司用于完成该项目结算审计工作的时间分别为20天和7天。小张心中有了疑虑:这么复杂的项目,7天就能审完?带着疑问,小张继续翻阅整个项目的几大箱资料,视线最终停在了两家造价咨询公司的现场踏勘记录表上。根据两家咨询公司提供的现场踏勘记录资料,咨询公司技术人员仅对路面标线等内容进行了现场核实,没有其他道路桥梁工程实体的踏勘记录。

小张迅速把这一情况报告核查组人员进行讨论。核查人员初步判断,该项目金额较大,桥梁及道路互通工程结构复杂,工程量清单项较多,且有较多设计变更,两家咨询公司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可能存在审核不够细致、计算错误等问题,尤其是承担复审工作的C公司,可能没有进行过细致的现场踏勘。有了大致的突破方向后,核查人员直奔项目现场。

二、下马看花辨真伪

核查人员带着施工图纸、竣工图纸、工程量结算书,由局领导带队先后两次到项目现场,对工程造价咨询公司审定的工程量清单逐项核实。

通过查阅该项目提交的施工图纸、竣工图纸、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等资料,核查人员发现,该项目道路互通工程进行过设计变更,减少了部分施工范围和内容。现场实际完工的道路与原设计图纸南辕北辙,而两家咨询公司在审核过程中竟然并未发现。在没有取得变更后图纸等资料的情况下,两家公司仍然按照原施工图纸计算工程量,造成审定的工程结算中路基土方、软基换填、水泥稳定土、沥青混凝土等36项工程量清单计算错误,多计工程款1294万元。

看来这个项目存在的问题比预先设想的更严重。核查人员按图索骥,继续核对现场实际已完工的工程量。进一步审核后发现的问题更加触目惊心:原本应该近在眼前并经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共同签认工程量的改沟、改渠、改路、沉淀池、排水沟、引水沟等13项附属工程,实际在项目现场竟然杳无踪迹。但是两家咨询公司均未发现,反而对施工单位上报结算的该部分工程量予以认可。面对核查人员揭示出的这些问题,两家咨询公司的技术人员哑口无言。

经过核对,咨询公司审定的工程量清单中,仅涵洞上下游“改沟、改渠现浇C20混凝土”一个清单项就虚报高达485万元,13项未施工的附属工程合计多计1077万元。

最终核对汇总后发现,两家咨询公司对整个工程项目合计多计工程价款超过2700万,其中道路工程多计2371万元,占复审结果的68.57%。由此可以看出,造价咨询公司的审核工作粗枝大叶,技术人员现场踏勘走马观花,未对照图纸及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对工程结算进行实质性核实。咨询公司居然出现这样的错误,令人惊讶。

三、前车之鉴应重视

审计部门及时将审计核查结果上报该市政府,建议立即停止办理该项目的工程结算,妥善处理造价咨询结果不准确可能带来的法律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处理相关单位及责任人,起到警示作用;主管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造价咨询机构的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工程造价咨询工作质量,维护建设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来源:审计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