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鱼跃医疗的业绩快报的思考(从收入段和成本端两方面去切要害)

 X投投是道 2020-03-02

本文来源:加班的研究员

本文作者:铁马冰河

转载需要:表明出处,我们是一群有思想的研究员在为您提供价值分析。

2019年营收增长10.8%,扣非净利润增长10.4%,都低于我个人15%的增速预期,略显遗憾。但基本也落在了2019年经营预期的下限,谈不上爆雷。直接切入要害,从收入段和成本端两方面谈谈:

一、营业收入(收入端)

2019年营收46.38亿,同比增加10.8%。其中Q1至Q3单季度同比平均增速,落后最近3年同比平均增速14个百分点,Q4单季度增速下降更为明显,落后最近3年同比平均值21个百分点。2019年营收增速整体放缓原因很明显,正是这两年一直在促进改善的项目,即:线上销售依然优秀,但线下销售有些不畅。开展的工作主要表现在:

1、线下历史库存清理(快报原文:落实实销要求,完成了对部分原渠道销售的主动战略整理......)

解读:落实实销、动销,解决线下渠道历史积压的库存。问题有苗头了就要抓紧解决,否则只吃不拉,线下销售早晚要出大问题。

2、经销商转型至物流商(快报原文:有计划地实施部分产品线下的渠道梳理与产 品流通结构调整工作...)

解读:对于某些经营多年、供货量和供货价格稳定的成熟大单品,比如血压计、洁芙柔等,由厂家直接向客户供货,经销商或代理商仅负责产品流转工作,不参与经销,减少经销商或代理商这个“利润侵蚀”和“成本提升”环节,以增强产品在终端的竞争力。

3、线下库存老款制氧机升级(快报原文:制氧机业务为完成销售与产品结构升级调整...)

解读:线下的制氧机销售,相比线上节奏要慢很多,这是由于客户消费习惯和消费场景决定的。因此这些年线下渠道的制氧机产品,不但面临部分库存积压的问题,还面临随着产品功能更新换代后,老款功能过时的问题,因此必须尽快打通这个堵塞的渠道。

二、营业利润率(成本端)

2019年营业利润率17.7%,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在2019年宏观经济下滑的大环境下和线下渠道梳理的进行期间,营业利润率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属于正常波动范围,且2019年的营业利润率也基本保持在了最近5年的平均水准(19.3%)附近,体现了公司在经营的逆风期仍然有较强的成本控制和价格维护能力。一旦线下渠道梳理通畅,或宏观经济稳健后,营业利润率将回升,利润会即刻释放。

结论:

线下产品和渠道的梳理,虽然在预期之中,但显然公司看出了症结所在,推进力度比预期中的要强、要快,阵痛期造成了2019年的营收和扣非净利润都略低于预期。

其实根源还是在销售上,成本端控制的还不错,营收一旦恢复,业绩立即会体现。至于营收什么时候能恢复,个人认为即便没有今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刺激,上述三点问题,除了经销商模式的战略调整还需继续推进外,剩下两个主要问题经过最近两年的持续改善,基本已经进入尾声。且伴随着线上TOC业务的稳定增长、血糖仪产品(含试纸)和呼吸机的快速增长、上械技改完工后的产能及品质提升、二期自动化基地的投产,2020年也是公司经营节奏的一个转折点。而疫情的发生,则加速并强化了这个逻辑。

至于2019年的业绩低于预期,已经属于过去了,去年12月莫名其妙的一波杀跌到18元,股价已经反应了这个负面预期。我猜测十大股东里的兴全系列基金应该在当时走了不少,等不下去了,熬不住了。

在互联网经济畅行的今天,线上销售曾一度被认为是王道,得线上者得天下。但事实告诉我们,商业经营显然不是这样的,去看看以线上起家的$小米集团-W(01810)$的线下模式就知道答案了。为了改善线下渠道的历史问题,公司目前所做的一切,是会带来阵痛,但利好长远。引用快报里的一句话说明:在实现经营业绩稳步增长的同时,排除潜在风险,使经营质量不断提升。

持有鱼跃的逻辑,周期并不在于一年半载,而疫情刺激造成的上涨,显然也并不是单纯的概念炒作。如同我2019年7月帖子里的观点一样:从鱼跃医疗所处的赛道和自身的产品线来看,只要自己不做死,200多亿的市值显然不是终点。

现在,350亿仍然不是鱼跃的终点

鱼跃医疗的业绩快报的思考(从收入段和成本端两方面去切要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