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流派官员个个铮铮铁骨,却误国误民

 昵称FEOkzBYW 2020-03-02

清朝(1636年—1912年)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北洋军阀袁世凯逼清末帝溥仪逊位,隆裕太后接受优待条件,清帝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从此结束。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总认为清朝后期政治腐败,没有战斗力,加上外国列强侵入,官员之家勾心斗角,一切事情不问对错,只看利益,导致民怨沸腾,爆发了太平天国、白莲教等多场大规模农民起义,动摇清王朝的统治。在事实上与贪官相比,清朝还有一群“清流”人物,不贪不占,却也是误国至深的官员。

所谓清流就是指那些洁身自好,以天下为己任,站道德最高点,要敢于直面弹劾权贵的官员。而这些清流派表面上是正直不阿,但是过于清高,没能结合实际,在重大国事上贻误时机。

对于老百姓而言,清流派的官员能直言朝政上的弊端,个个铮铮铁骨,敢于权贵官员作斗争,可算得上是好官。但从国家发展角度而言,有些时候,却是误国误民。

在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之初,朝堂分成了主战、主和两派,吵个不可开交,其中主战派就是朝廷的一大批御史和翰林等。这些官员有向皇帝直接上书的权力,却不属于清朝统治阶级的最高层。他们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没有没有足够的了解。他们片面认为英国与大清交手,就是以卵击石,英国不堪一击,大清实力雄厚。最终清军失败,他们又认为是清军太无能,不是英国厉害,不向英国学习。以致清朝在英国人的胁迫下,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到了19世纪70年代,李鸿藻(他和李鸿章没半毛钱关系)成为同光年间的“清流领袖”,晚清主战派重臣之一。他不畏强暴,在 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中,坚决主张抗战,反对屈辱求和,始终坚持维护领土完整和尊严,反对外国的干涉和侵略。在朝政更迭、政争不断的情况下,他以清流议政,主张严整纲纪,清明政治,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持躬俭约,独守正,持大体,所荐多端士”。

而当时的另一个重要派系“洋务派”则是主张要“师夷长技以制夷”, 在中央是以清朝末年的恭亲王奕䜣、文祥为代表的满族官员,在地方是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汉族官员。当时的中国在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上远远落后于西方,洋务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清流派和洋务派的观点格格不入,所以两大阵营中的官员就在朝廷上明争暗斗。在19世纪末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清流派就对国家发展耽误至深。

在19世纪80年代的时候,清朝的国力雄厚,整体实力蒸蒸日上,历史上称为“同光中兴”。在洋务派的努力下,清朝建设了北洋水师,成为一支亚洲排名第一的海军。就在这时,清流派领袖翁同龢却认为海军每年要投入很多银子,没有多大实用,会劳民伤财。光绪皇帝采纳了他的建议,禁止北洋水师再添加新武器设备。

无奈之下,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只能给北洋水师生产劣质的炮弹。就在此时,日本却在全力建设海军,日本年均花费白银高达1000万两,而同期北洋水师的年均经费仅为200万两。

甲午战争开战前夕,李鸿章极力劝阻不要贸然发动战争,深知中日双方实力差距的。但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派一直向光绪皇帝进谏,要主动出击,打击日本嚣张气焰。年轻气盛的光绪帝接受了主战派的建议,也就向日本宣战。

结果在甲午战争中,清军损失惨重,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战争赔款高达两亿三千万两白银。从此清朝走向衰败,直至最终灭亡。

清流派只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不结合实际,一味意气用事,误国误事,结果把大清王朝基业给断送掉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