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照海穴的作用功效2

 钟家台 2020-03-02

照海穴的作用功效2

穴位配伍

1、照海穴配列缺穴、天突穴、太冲穴、廉泉穴治咽喉病症;

2、照海穴配神门穴、风池穴、三阴交穴治阴虚火旺之失眠症。

3、照海穴配合谷穴、列缺穴,有滋阴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4、照海穴配中极穴、三阴交穴,有调经活血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痛经,赤白带下。

刺灸法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热则补之灸之。

针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整个踝部。

艾灸法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照海穴解析

照海为经穴名(Zhàohǎi KI6)。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别名阴蹻。属足少阴肾经。照海为八脉交会穴之一,通阴蹻脉。照即光照,海即海洋,此穴属肾经,气感如海,居于然骨弯,故得到燃烧之光照,意为肾中真阳,可光照周身,故名照海。

1、照海。

照,照射也。海,大水也。该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本穴物质为水泉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比水形成为一个较大水域,水域平静如镜,较多地接收受天部照射的热能而大量蒸发水液,故名。

2、阴跷。

阴跷,乃穴内气血有地部的经水和天部的阳气,气血特性体现了阴急而阳缓的阴跷脉特性,故名阴跷。

3、漏阴。

漏,漏失也。阴,阴水也。漏阴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漏失。本穴物质为地部经水,因受天部照射之热,经水气化蒸发如漏失一般,故名漏阴。

4、足少阴阴跷脉之会。

同照海名解。

别名:Zhào hǎi(阴跷穴,漏阴穴)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洁古曰:痫病夜发灸阴蹻,照海穴也。

《通玄指要赋》:四肢之懈惰,凭照海以消除。

《灵光赋》:阴阳两蹻和三里,诸穴一般治脚气。

《标幽赋》:阴蹻、阳维而下胎衣。

研究进展

1、针刺“照海~三阴交”等穴,可引起输尿管蠕动增加。

2、针剌“照海”有明显的促肾脏水利尿作用,排尿量增加,水利尿排泄加快。

3、对肾炎病人,针刺照海、太溪等穴,可使高血压降低,尿蛋白减少,以及酚红排出量增加。

4、失眠:针照海、申脉,调理阴阳脉,治疗52例失眠症,有良好效果。

5、肋间神经痛:针照海11.5寸,用泻法,有较好效果。

6、癃闭:照海配曲骨,先针照海,后针曲骨,以患者有尿意为佳,虚寒者配肾俞、膀胱俞,出针后令患者排尿。亦有以照海、肾俞、三阴交,中极透关元治疗尿闭。

7、足内翻:照海配交信、公孙、蠡沟、阳陵泉,治疗中风偏瘫足内翻30例,有较好疗效。

8、咽喉肿痛:以照海为主,治疗急慢性扁桃体炎、咽炎、鼻咽管炎,有很好疗效。

9、对肾泌尿功能的调节:据报道观察健康人,空腹饮水后3小时内,针刺组与对照组平均排尿量、针刺组较对照组增加19%

10、肾炎:针刺照海、太溪,可使动脉压降低,尿量的减少,酚红排出量增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