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万航渡路 等到风景都看透

 明日大雪飘 2020-03-02

侯艳君 摄

在上海要分辨一条路是老路还是新路只要看看它有没有曾用名便可知一二横在长宁和老静安的北端紧贴着苏州河有一条万航渡路南起愚园路衔接华山路北至曹家渡折向西最终至长宁路衔接娄山关路全长4830它曾用名梵皇渡路在租界时代名为极司菲尔路Jessfield Road),1864年上海公共租界越界筑路1964年以梵皇渡路的谐音改今名万航渡路

极司菲尔路上最令人引以为豪的是圣约翰大学藏在苏州河几字形弯道里简称圣约翰约大诞生于1879初名圣约翰书院1881年成为中国首座全英语授课的学校1892年起开设大学课程1905年升格为大学是中国第一所现代高等教会学府也是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优秀的大学1903圣约翰大学用庚子赔款基金兴建思颜堂”,以纪念中国籍牧师颜永京这一建筑现因楼群序号被称为40号楼”。孙中山先生就在这里发表过民主国家教育为本的著名演讲

姜华生 摄

昔日校园选址这里是因此处远离市区喧嚣临河的弯道有大隐隐于市的从容适合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可事实上并没起到这个效果出身于青浦的董健吾原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就曾入读圣约翰大学因为思想倾向进步在他的带头下位于今万航渡路的圣约翰大学降下美国旗升起中国旗由此一来他与本来非常赏识他的美籍校长卜舫济决裂离校后他在上海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与成都北路交界处的圣彼得教堂担任牧师但牧师身份只是他的掩护早在1928年他就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在上海的中共中央特科从事情报工作

圣约翰大学的校训初为Light and True”(光与真理),后加上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前半句出自基督教信仰后半句则为孔子名言这似乎也预言了这所有着外籍血统的学校最后注定要与中国这片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同命运共呼吸

李雪军 摄

在租界时代这条路叫极司菲尔路很容易理解因为此地曾为洋人所有因此有了这个音译名为什么也曾叫梵皇渡路呢如果在地图上看这条路你就能发现些线索上海不仅通江临海内部也曾水网密集汇的形态有些或许今日已经被填没但它们的名字作为地名至今还留在上海众多的道路身上梵皇渡路紧临的苏州河过去既是上海水上交通所倚重的主干线也是两岸居民泄洪排涝的水道每逢台风暴雨天文大潮和上游洪水之时或者以上几种自然现象重叠出现之日苏州河边的居民都惧怕家园被淹没在狂风暴雨大水中于是纷纷建立庙宇祈求神灵护佑供奉这方面神灵的庙宇旁的渡口称作梵皇渡这里的道路就名为梵皇渡路

姜华生 摄

虽有神灵镇守但在战乱年代这条路也并不平静出版家教育家文献学家与爱国实业家张元济在上海的故居以淮海中路上的上方花园较为著名但在1939年入住上方花园之前张元济原住极司菲尔路今万航渡路40他在那里编纂了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还接待了蔡元培胡适等文化名人1926张元济从商务印书馆退休儿子张树年在一家小银行工作收入渐渐不足以支撑大家庭开支19321 日本多架飞机向商务印书馆投下炸弹浓烟蔽日机器尽毁大火殃及东方图书馆张元济多年苦心搜集的大量古籍孤本付之一炬张元济为此痛苦难当随着1937年淞沪会战开战极司菲尔路愚园路一带成为日伪军警特务盘踞之地面对内忧外患张元济只得将极司菲尔路老宅卖掉

张忠民 摄

吴小平 摄

长长的万航渡路也见证过另一种风景19491116上海电影制片厂正式成立厂址梵皇渡路今万航渡路618后迁移到漕溪北路595于伶钟敬之任正副厂长徐韬蔡贲为正副秘书长陈白尘张骏祥任艺术委员会正副主任下设5个摄影场以摄制故事片为主同时摄制美术片科教片和译制片19506刚刚成立不久的上海电影制片厂翻译片组迁至万航渡路618最初翻译片组的工作人员改造了一间约20多平方米的旧汽车棚将墙壁刷白加上木框作为屏幕再加上一台上世纪30年代的老放映机作为放映间工作人员在大楼的楼顶用麻布片包稻草作隔音墙改装成一间录音棚安装了一台放映机和一台苏制光学录音机一度这条路见证过熠熠生辉的电影明星和译制片明星身影的出现

王瑶 摄

圣约翰大学如今早就是华东政法大学的校园昔日中西合璧的校舍全部被完整保留下来昔日困扰周边居民的洪水和潮水也已经在科学的监控下变得可控从静安一路散步到长宁走到绿荫深处校园正对着中山公园背侧出口万航渡路便在一片绿意中显示出静谧它今天的名字显示着繁荣的地理位置若是一个初到上海的游人不做一番探究便很难想象它曾经有过的境遇


徐勇 摄
END

微信号:hmt-artron

《红蔓》杂志编辑部地址:上海市愚园路753号E栋501

电话:021-622558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