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在人体的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秦皮 2020-03-02

《黄帝内经》有云: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这里提出了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虽然在《灵兰秘典论》只出现了是一个官,分别是君主之官,相傅之官、将军之官、中正之官、臣使之官,仓廪之官,传道之官,受盛之官,作强之官,决渎之官。

而在《素问 遗篇 刺法论》提出了: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实际上,在《灵兰秘典论》中应该是遗漏了脾的功能。那么这十二官中,心为君主之官,神明出焉。这里的心,实际上既有意识层面,也有物质层面,二者不可分裂来看。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前边提到主明,为何使用的是【下安】,而主不明,使用的则是【十二官危】,下和十二官有什么区别吗?

实际上是有区别的。【下安】之中,包含了除君主之官以外的十二官。而【十二官危】则包含了君主之官在内的十二官。如果十二官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呢?就是形乃大伤

在《灵兰秘典论》之前的所有文章,在提及阴阳的时候,总是提到精、气、形、味,但是并没有提到血。而血是从哪里来的呢?在《阴阳应象大论篇》提到了血是从哪里来的: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

即便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心脏作为全身的供血中心,是不可替代的。心脏,从生命体尚未诞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搏动了。成年人的心脏大概只有拳头般大小,但是却负责全身血液的运输和回收。而这个过程是不受意识支配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生命,自然而神奇的在运转,除非有一天,这颗心因为自然损耗或者是环境的恶化,功能开始衰退。

但是为了能够让生命存活下去,人类开始计划换一个心脏。科学测量表明,正常的心脏功率大约只有1.7瓦左右。这似乎太简单了,人类已经掌握了制造功率上万瓦的秘诀,一个2瓦的搏动器,实在不是技术难题。于是,一个想让心脏基业长青的梦想开始了。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即使是10W的人造心脏,也不能把血液传输到全身的各个器官。于是科学家开始不断地加大人造心脏的功率,知道方大到自然心脏功率的18倍以后,人造心脏才勉强完成了工作。

但是,植入这颗人造心脏的生命,仅仅存活了一个小时,便死于器官衰竭。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实际上,心,除了现代医学所谓的运输和回收血液的功能外,还有人们看不见的东西存在,那就是神明。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存在神明,而这个神明唯有自然的心才能够生产出来,我们不知道神明的源泉在哪里,但是我们很清楚的是,自然的神明是通过心来与人体的神明实现相互连接,而这是人类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而和人体神明紧紧相联的是存在与身体之中的【形】,【形】才是连通全身上下的通道,相当于密集的网络,却并不可见。而经络则是【形】的一部分,【形】之所以能够舒张,就是因为气充斥其中。

如果主不明,则十二官危,连接的通道就会闭塞不通,也就是气不能充斥其中,造成的结果就是形乃大伤。我所理解的形,就是气所充斥的边缘。就如同一个皮球,充满气之后,就会保持一个球形的状态,而气之所以不流失,就是因为外边的那层皮将气包裹住了。人体的形,就如同皮球的那层皮,可与皮球不同的是,人体的【形】不可见。

《黄帝内经》说:“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恍惚之数,就是发端于人心的一些细微的动静和变化,比如一些小小的情绪,小小的思虑或者是小小的念头,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不拿它当一回事,但是这些细小的变化可以持续不断的发生,甚至千倍万倍的放大,最终应向我们的健康,甚至是生命。

那么,为什么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呢?就是因为内心细微变化的影响所导致的,所以无论你如何整形,如果不去正心,不去内求,整形实际上是没什么用的,因为表里不一。所以佛家常讲:相由心生,而这个形就是我们外在之相的轮廓,所以中国文化无不讲究内求,讲究正心,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外形日臻完善,而其他的外求皆是舍本逐末。

那么,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用心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呢?其实,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有人用实践证明了心可以解决一切外在的问题和困扰,尤其是疾病。

很多人因为身患疾病无法治愈,最终通过打坐的方式,获得了疗效。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效果,实际上就是因为把内心的杂念去处,不去影响心的正常工作,这样就可以自然而然的让君主恢复正常的个功能。

我们前边提到了,心的功能除了物质层面的,还有意识层面的。如果将心比作一国的君主,如果这个君主的身体除了问题,这个国家还可以运转。如果一个君主的意识出了问题,这个国家就要亡国了。所以,你看历代的亡国之君,都是意识上出了问题,大方向走错了。同样,我们人如果大方向错了,也会出问题。比如每天沉溺于酒色,那就是大方向出了问题,不但伤精,而且伤神,所以容易短命。但是如果把大方向调整过来,我们就不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了。

如果能在没病的时候反思自己的行为,检点自己的过失,那么,快乐和幸运就会主动向我们走来,烦恼、厄运和疾病就会离我们而去。所以大学中提到:苟日新,日日新。也就是,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纠正那些不正确的想法,用正确的想法充斥自己的心灵。

中医,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够从修炼自己的角度出发,就可以使得自己日臻完善。

经典的作用就在于能够完善自己。但是完善自己的过程是痛苦的,以至于没有人喜欢。所以时至今日,很多人不愿意去读经典,而只是去读一些能够让自己获得愉悦的书籍,去读一些能够让自己快速赚钱的方法。而这其中,自然充斥夹杂着个人的欲望,而最终影响的则是自己的健康。

你在这个世界的一切遭遇,实际上是由自己的心来决定的,可以这样说,心在人体之中的作用是这样的:不但决定着你的健康,而且还决定着你的命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