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琅琊榜》

 毕之航作品 2020-03-02

《琅琊榜》从小说热销,到电视剧热播,很是火了一把。

那么这样火的电视剧讲了什么呢?

以下是好事者在网上给出的答案:

《琅琊榜》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一系列斗争。梅长苏在国仇家恨、兄弟情义的漩涡中见招拆招、游刃有余,奏出了“江左梅郎”赤子之心下的一曲慷慨悲歌。

作为普罗大众的我们在悬疑不断的影视中除了欣赏故事和娱乐自己而后,能从这样的故事中体会什么呢。

如果把剧中故事和我们的当下类比,然后再看这个故事的每一个情节,就会发现,这个虚构的所谓历史故事其实如实的反映着今天的各种现实,小说热销、影视热播,如果能够引导大众藉此做一点深度思考,或许才是这个虚构故事的价值所在。

解读一 知己知彼,占有最大量的信息才是制胜的法宝

所谓的“琅琊榜”用江湖组织到处安插眼线,通过鸽子传递情报,然后分类储存,谋时而动,掌握情报的梅长苏竟以病躯能掌控朝局发展。

解读二 朝堂上的平静实际是斗争均势的结果;

梁帝明知要控制朝局,必须不能一党独大,有意使朝臣各自暗拥储君,形成党同伐异,相互斗争,然后自己左右逢源,牢牢把握权力。

解读三 性格即命运,性格一旦被敌人掌握,性格的长处也会变成致命的弱点。

皇帝多疑,梅长苏及悬镜司夏江都以此作为皇帝处事的依据,靖王忠直成为夏江设局的关键。

解读四 貌似没有故意的灾难可能是高层斗争的结果;

东宫为了牟利,私开炮坊,誉王为给太子制造麻烦,不惜引爆,造成数百人丧生;由此可想象当下各种灾难背后有没有斗争引发的故意。

解读五 朝堂上的忠奸未必就是真相。

原来忠奸都是脸谱化,有历史定论的,现在看有些人在特定时局中各为其主的,一心谋取私利的偏执最终会使自己遗臭万年,一心追寻家国大义往往造成自己一生的痛苦;

解读六 只要在圈子内,每一个人其实都有短处和把柄的。

任何人几乎无一例外都有把柄被对手掌握,在斗争必要的时候,必然被翻出(制造出痕迹),所谓欲加之罪,只需寻找材料,有些看似雪藏的往事竟然会不经意间被翻出。

解读七 政治站队或者忠诚比才能和道德更重要。

梁帝明知太子和誉王为争储胡作非为,你可以草菅人命,可以贪赃枉法,可以制造灾难,但不能不忠诚,这就是底线。

国人看电视,可能只看热闹,没人在意电视剧的现实意义。其实如果分析近二三十年的电视剧,会发现热播的往往很切合当下,最近几年热播的《甄嬛传》以及谍战片,无一不彰显着时代氛围,也许暗战和阴谋是实实在在的,因此看电视除了看热闹,还能看出时局呢。

(2016.02.04)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