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末词人周密:他是“西湖吟社”的重要成员,曾写下大量赞咏西湖的词作,他的词风体现在他的咏物词中,这些咏物词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小话诗词 2022-01-18

王沂孙、张炎、蒋捷、周密,这四人是宋元之际的词人,都以词作著称于世,并称为“宋末四大家”。我在前文中,已对王沂孙、张炎、蒋捷三人的词作有过解读,这篇文章,再解读一下周密的词作特点。

周密绘像

周密其人

周密(1232——1308),字公谨,号草窗,山东济南人。宋亡不仕,寓居杭州。周密是南宋中晚期词坛当中重要的词人之一,他是词乐的创作者、研究者,一生创作颇丰,有词集《草窗集》传世。

周密在创作之余,还编辑了一部反映南宋词乐发展面貌的词集《绝妙好词》,录词近四百首。同时还著有《浩然斋词话》,这是一部兼作词评的著作。

周密留下的词话、笔记中有许多他与当时词人交往的记录,从周密丰富的著述中能够反映出他的词乐创作的特点。周密还编写了一部追忆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笔记《武林旧事》。

周密《武林旧事》·书影

周密还是南宋末年词人活动社团“西湖吟社”的主要组织者。他的词乐创作与西湖吟社的活动密切相关,根据他的笔记《武林旧事》中的记载,当时南宋临安集社风气盛行,有各种社团约15个之多,在这种风气影响之下,一个以文会友,诗词唱酬、音律交流活动为主的社团——西湖吟社成立了。

这样的文化氛围给予了周密良好的词乐创作环境,与他交往的文人雅士更是在词乐的审美上深深地影响着他。周密在西湖吟社的唱和活动中不断地成长,跟随杨瓒(“西湖吟社”社长)等人学习音律,在多次的交游唱和活动中留下了大量的词乐作品。

南宋城市风物

如周密的《木兰花慢》,一共十阕,分咏西湖十景。根据《木兰花慢》词前的小序中可知,是周密用六天苦心撰写完成的,老师杨缵也称赞其词语言辞藻华美,但还需与音律和谐,所以周密又用数月时间终使词句与音乐相协。由此也可见周密在词作上的勤学努力与他对咏物词创作的执着

比如周密的这首《采绿吟》,根据词中小序介绍,杨缵邀请居游临安的吟社诸友共游西湖。文人不拘束于礼节,散发吟咏,喝酒泛舟,丝竹萦耳,歌女起舞。在这悠然怡人的景色和安逸自适的氛围中,周密吟唱起了这周《采绿吟》:

采绿鸳鸯浦,画舸水北云西。槐薰入扇,柳阴浮桨,花露侵诗。点尘飞不到,冰壶里、绀霞浅压玻璃。想明珰、凌波远,依依心事寄谁。
移棹舣空明,蘋风度、琼丝霜管清脆。咫尺挹幽香,怅岸隔红衣。对沧洲、心与鸥闲,吟情渺、莲叶共分题。停杯久,凉月渐生,烟合翠微。

西湖

泛舟于水面,清风送来槐树的馨香,柳树的树荫铺洒于湖面,荷花清露引人诗兴生发,分别用到的“入”、“浮”、“侵”三字,将没有生活意识的自然物化为词人交流情感的对象

玉壶美酒浅斟在酒杯中,清思雅绪词人自知,难有寄寓心事之人。下片分别写船中的活动:划桨可见清澈的湖水,轻风吹来丝竹之妙,闻幽香赏荷花,一切皆归于悠闲恬淡

周密绘像

交游活动直接影响到周密词创作的格调与倾向,尤其是周密自然清逸的咏物词作在周密今词的一百五十二首词作中,光咏物词就有三十余首,周密的三十多首咏物词,多为慢词。

周密咏物词取材范围涉及植物、气象、动物、生活用品等几类。咏植物词最多,有二十多首,多为花木,如梅、水仙、琼花、桂花、芍药、白莲、柳花、茉莉、大花等;咏气象的有两首,都是咏雪;咏昆虫词两首,为蝴蝶、蝉;咏生活用品词两首,为龙涎香、琉璃帘。

周密的咏物词虽然题材并不广泛,但是却具有自身的特色,同时也能够从侧面说明南宋后期咏物词的发展状况以及创作倾向。

周密书法手迹

周密咏物词的语言特色

周密咏物词的语言,词语密集,多精致之语,读来有连珠缀玉的美感,字里行间可以明显看到对词句雕饰琢磨的痕迹。

但是,周密的语言,虽然精致密丽,但不浓艳香腻,虽然雕饰琢磨,但不晦涩生僻。在这样的语言背后,透出的是淡淡的清幽之气和高朗之情。如这首《珍珠帘》:

宝阶斜转春宵永,云屏蔽、雾卷东风新霁。光动万星寒,曳冷云垂地。暗省连昌游冶事,照旋转、荧煌珠翠。难比。是鲛人织就,冰绡渍泪。
独记梦入瑶台,正玲珑透月,琼钩十二。金缕透浓香,接翠蓬云气。缟夜梨花生暖白,浸潋滟、一池春水。沉醉。归时人在,明河影里。

周密的这首词是咏琉璃帘的作品琉璃帘就是用深海珍珠作成的窗帘。琉璃帘是精美的家居装饰品,将其作为所咏之物,周密并没有用到光鲜亮丽的词语来形容它,如“光动万星寒,曳冷云垂地”一句,正面描写琉璃帘,选用的却是充满了冷色调的词语

琉璃帘的光芒,似寒星之光,琉璃帘摇曳的姿态,似冷云垂地。词人用淡色之笔轻轻勾勒,即使琉璃帘脱去了富贵的丽色,而带上了清丽幽冷的星光与云气。

接下来词人写了“荧煌珠翠”等语,似浓艳,然而笔锋马上一转,又进入了清冷的语言环境之中,“是鲛人织就,冰绡渍泪。”

这样精美的帘子,出自鲛人之手,来自鲛人之泪,“冰”字带着冷清之色,而鲛人之泪,又隐约含有哀怨凄楚之感。在古典文献中鲛人是“南海之外有鲛人,水居如鱼,不废织绩。其眼泣则能出珠”。在周密词中“鲛人”应该理解为采珍珠的人。

珍珠

下片,“独记梦入瑶台,正玲珑透月,琼钩十二”三句中,词人用“瑶台”、“玲珑”、“琼钩”等精致的词语,描绘了一个精致又飘渺的梦境,“缟夜梨花生暖白”中一个“暖”字,不晦涩,不冷僻,却将梨花的颜色由视觉上升到了感觉,也展示了周密在雕琢字词的功夫。

在下片中,虽然有“金缕透浓香,接翠蓬云气”这样看似秾丽的语句,但是下片的整体语言环境却是清丽甚至带着孤寂之色的,特别是最末一句“归时人在,明河影里”,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幽眇而带着隐隐清气的图画。

周密的咏物词,写富贵艳丽之物,却不用艳色丽字,而是使用清淡、明丽的语言,来写物传神,表情达意。语言精细雕琢雕琢,却往往自然而生动,这是周密咏物词语言的最大特色

周密咏物词的写作手法与情感表达

  • (一)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在周密的咏物词中,比喻的运用使物态更加的逼真,拟人的运用使情感更加深入委婉。但这并不是周密咏物词艺术手法的最显著特点,毕竟在咏物的同时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是非常常见的。

周密咏物词的独特之处在于他能成功的在一首词中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融合起来,层层描写,层层刻画,层层深入。如这首咏梅的词作《忆旧游》:

念芳钿委路,粉浪翻空,谁补春痕。伫立伤心事,记宫檐点鬓,侯馆沾襟。东君护香情薄,不管径云深。叹金谷楼危,避风台浅,消瘦飞琼。

梨云已成梦,谩蝶恨凄凉,人怨黄昏。拈残枝重嗅,似徐娘虽老,犹有风情。不禁许多芳思,青子渐成阴。怕酒醒歌阑,空庭夜月羌管清。

梅花

开篇三句“念芳钿委路,粉钿翻空,谁补春痕”,写梅花凋零飘落的样子,词人用“芳钿”、“粉浪”来比喻落梅,似佳人的首饰掉落路边,飘零的样子似粉浪翻卷。这句虽然只字未提落梅,但是用两个比喻将落梅描写的姿态横生。

“东君护香情薄,不管径云深”,这一句写春光无情,带着无奈和伤感。词人在这里并没有直接写春光怎样,而是使用了东君情薄、 任凭飘零这样拟人化的句子,使情感委婉含蓄的同时又充满了韵味

上片最后三句“叹金谷楼危,避风台浅,消瘦飞琼”,表面看似用典,实际暗中又蕴含了比喻的手法。“消瘦飞琼”即是用雪花来比喻落梅,用飞雪阵阵来写落梅如雪

梅花

下片写落梅残枝,用徐娘来比喻落梅,同时“犹有风情”四字又赋予落梅人格化的生命,这里词人将比喻和拟人结合运用,淋漓尽致的展现了落梅的姿态

“不禁许多芳思,青子渐成阴”,不管是梅的芳思还是人的芳思,但此处是拟人手法的再次运用,词人给梅花赋予了人的情感,写梅的思绪。这样就使词人的情感更加的深入,具有含蓄的美感。

在《忆旧游》这首词中,词人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交替使用,互相融合,形成了层层比喻,层层拟人的写作手法。

在这层层的比喻和拟人的完美融合之中,词所表现的梅的形态也随着这层层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不断的形象化、具体化,词人的情感也随着拟人手法的运用而显得含蓄蕴藉,悠远深入。

  • (二)时空转换手法的运用

自柳永之后,词在不同的时空内进行转换成了一种比较常用的写法。但是这种时空转换的手法多用于写景、怀古、咏怀等题材的词的创作,在咏物词中使用这种手法比较少见。

但时空转换的创作手法,在周密的咏物词中比较常见。他在咏物的时候,往往不是单纯的对眼前的事物摹写状态,抒发感情,而是将所咏对象放置于更广阔的空间,把同一种事物放在不同的时空内,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描写和观照。如赞咏梅影的词作《疏影》:

冰条冻叶,又横斜照水,一花初发。素壁秋屏,招得芳魂,仿佛玉荣明灭。疏疏满地珊瑚冷,全误却、扑花幽蝶。甚美人、忽到窗前,镜里好春难折。

闲想孤山旧事,浸清漪、倒映千树残雪。暗里东风,可惯无情,搅碎一帘香月。轻妆谁写崔徽面,认隐约、烟绡重叠。记梦回,纸帐残灯,瘦倚数枝清绝。

上片从不同的视角写眼前的空间,描写眼前所见的实在的梅影。初生的梅影,横斜投映在水中,忽明忽暗地、若隐若现在画屏上,又姿态窈窕地呈现在女子的妆镜中。

词的下片,词人将视角转移到了过去的时空,用北宋诗人“梅妻鹤子”林逋种梅的故事,穿越时间的隧道,写当年孤山之梅影。在时空的转换之间,进一步加深了梅影的美轮美奂,同时又表现出了梅的孤高之情和词人对于梅的欣赏以及对于隐逸高雅生活的向往。

在词的最末,词人将视角又转移回现实的空间,梦回之后,现实与往昔交相呼应,画面顿生清绝之感。虽然曲终阕尽,但余韵袅袅,余情悠悠,读来回味无穷。

这种从不同时空、不同视角来咏物的手法,可以对所咏之物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描绘:一方面扩大了词的表现力,使其对于事物的描写更加的全面而且详细;另一方面增加了词的情感内涵,将不同时空的情感内涵融合到一处,使得情感表达更加全面更加有深度。

  • (三)周密咏物词的情感表达特色

周密咏物词中的情感表达往往带有朦胧含蓄的特点。他的咏物词,大多有所寄托,但是所寄托的感情却并不是实写,隐隐含于所咏之物之中,不直露,不张扬,缠绵而深长,需要细细体会,方能领略词人的情感表达。

周密的咏物词所带来的情感体验,好似雾中之花,水中之月,朦胧绵渺,说不尽,道不明。周密的咏物词在情感表达上具有这种朦胧含蓄、绵渺深长的特征。如这首咏柳絮的词作《声声慢》:

燕泥粘粉,鱼浪吹香,芳堤十里新晴。静惹游丝,花边袅袅扶春。多情最怜漂泊,记章台、曾绾青青。堪爱处、是扑帘娇软,随马轻盈。

长是河桥三月,做一番晴雪,恼乱诗魂。带雨沾衣,罗襟点点离痕。休缀潘郎鬓影,怕绿窗、年少人惊。卷春去,剪东风、千缕碎云。

柳絮

这首词就整体而言,通篇是对于柳絮形态、遭遇的描述,并无特别明显的抒情之语。似乎没有寄托词人的情感,但是细细读来,就会发现:这首词不但有所寄托,而且寄托了多种情感,有烦恼,有离情,有对于时光人生的哀叹,还有无名的愁绪。

只是这些感情表现的隐约而含蓄,不直接,也不强烈,只是暗暗地隐于事物的描写之中,淡淡地流动在字里行间。都采用了这种朦胧委婉暗中寓情的情感表达方式。

柳絮

总结

周密的咏物词在写作手法上将比喻和拟人两种修辞方法融合起来,层层描写,层层刻画,层层深入,词人的情感也随着修辞手法的运用而显得含蓄蕴藉,悠远深长。

周密以不同时空、不同视角来咏物的写作手法,将不同时空的情感内涵融合到一处,扩大了词的表现力,增加了词的情感内涵,使得词作的情感表达更加全面也更加有深度。

作为“宋末四大家”之一的周密,他的咏物词在语上是很有特色的,冲淡平和,雅意雕章的风格也是一致的。周密的咏物词语言精致密丽,雕饰琢磨,透出的是词人的清幽高朗和闲情逸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