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发热咳嗽食积验案(原创)

 切脉听音阁 2020-03-02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内科/廖华君医师

某某,男,1岁11月2019915日初诊。患儿母亲代诉,患儿3周前因化脓性扁桃体炎致发热、咳嗽,后至当地医院诊治后好转。然而,1周前因受感受风寒,再次出现咳嗽、发热,体温介于37.2℃~37.5之间,屡服中西药治疗,不效。现症:咳嗽,咽喉部有痰声,听其咳声溶溶如水状,每日中午后开始低热,37.3左右,纳差,大便偏散,双手食指指纹青紫,到达气关,腹诊触诊较为柔韧,皮温尚可,欠柔软,舌淡红,苔略白腻,水滑,脉浮数,略紧。

诊断:感冒

病机:外寒里饮,兼积食滞

治法:散寒化饮,消积化滞

方拟: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

中药:麻黄2g,桂枝3g,杏仁3g,炙甘草2g,陈皮5g,茯苓5g,干姜3g,法半夏2g,白芍3g,五味子3g,紫苏子3g,炒莱菔子4g,薏苡仁8g。

3剂,每日1剂,水煎至50毫升,分2次温服。

随访:患儿服药2剂,即咳止、热退。

按语:小儿之病,以呼吸道、消化道最为常见。小儿咳嗽,证型多种,可有肺热炽盛者、外寒里饮者、外寒里热者、风邪留恋者,不一而足。然而,平素脾胃亏虚的小儿,更易夹食积胃在肠道,影响肺的宣发肃降,使咳嗽、低热不易好转,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治疗方面切不可忽略食积的问题。此患儿,平素脾胃虚弱,化脓性扁桃体炎痊愈后又感外邪,听其咳音溶溶如水状,双手食指指纹青紫,苔白腻,水滑,脉浮数略紧,病机当属外寒内饮证,兼有纳差,腹诊触诊较为柔韧,欠柔软,大便偏散,当兼有食积。因此,治以小青龙汤外散表寒,内化水饮,小青龙化痰饮力量不够,再加入陈皮、茯苓、薏苡仁,合上小青龙汤原有的半夏,组成二陈汤的基本结构,以增强健脾化饮之功。《伤寒论》第40条云:“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三子养亲汤本为老年气实痰盛,喘满不食而设,小儿寒痰水饮,食积不化,亦可选用,故合炒莱菔子以消食化滞,紫苏子降气化痰。诸药合用,共奏散寒化饮、消积化滞之功,方证相符,故收佳效。

 (以上中药与剂量,需要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方可使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