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角种子怎么挑选?育苗方法有哪些?

 饮膳道人 2020-03-03

八角是人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调味料之一,市场需求量也是还不错的,那么八角有哪些品种呢?八角种子怎么挑选?育苗方法有哪些?

一、八角种子怎么挑选?

1.从外观上看

真正的八角呈褐棕色,角瓣整齐且往往都是半开不开的,露出里面的种子来。假八角往往色泽浅黄,角瓣不整齐,角的尖端带钩。

2.从味道上品

正宗的八角味道辛辣,香味足,但不会麻嘴;假八角滋味淡,有一股类似柚叶、樟脑、松针的气味,有麻舌感。

二、八角育苗方法有哪些?

1.实生苗育苗法

1.1采种

在10月份秋造果大量成熟时,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为害,结果多而饱满,品质好,树龄30~50年的壮年树,在果实由青转黄,大量成熟而果瓣又还未开裂时,用竹钩等辅助工具拉下果枝,摘下果实,除去小果、瘦果、不正形果,选择适宜的果实作种。经选过的鲜果,必须立即进行种子处理。

1.2种子处理

将种用果实在室内摊开晾干,经常翻动,待果实开裂时脱种去杂,收集种子即可播种。晾种时,不能弄破种皮和让烈日暴晒种子,也不要放置于空气流通处,否则会使种子失去发芽能力,所以,最好随采果随出种随播种。如不能在采种时播种,可采用以下方法贮藏种子。一是黄泥浆拌种贮藏法,用新鲜无杂质的黄泥,加适量水拌成泥浆,然后和种子搅拌,使种子裹着泥浆成颗粒状,置于室内阴凉湿润处,上面盖一层湿草纸保湿,每隔3~5天,揭开湿纸,让种子透气,遇干燥适当喷清水于纸面上,以保持一定的湿度;二是采用湿沙层积贮存法,将种子与湿沙分层贮藏,置于室内通风阴凉处,经常保持沙层湿润。以上两种方法,可将八角种贮存到翌年春天播种。另外,有条件的也可用冷库贮藏法,将鲜果或鲜种装入保鲜袋,置于0~2℃冷库中贮藏,此法贮藏一年种子仍能发芽。

1.3播种时间

在广西产区,冬季一般无霜或少霜,可以即采即播,或在11~12月播种;若有霜冻,最迟也应在3月中旬前播完。3月以后播种,则种子发芽率极低。

1.4播种方法

生产上多采用条播,以便于管理,最好随采随播,最迟也应在3月中旬前播完,贮藏的种子,播前须用湿沙催芽5~7天。在备好的苗床上,按行距15~20厘米开深3~4厘米的播种沟,每隔3~4厘米播种子1粒。播种后,用过筛的干净黄泥细土或草皮灰盖种,畦面覆盖茅草或稻草,以保温、保湿,防止雨水冲刷。一般每亩用种6~8千克。

1.5苗期管理

有50%的种子发芽出土后揭去盖草,出苗后及时搭遮荫棚,棚高1.5~2米,使透光度达30%~40%。苗高5~8厘米有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补苗,同时结合中耕除草追施1次氮肥,6~9月份为八角苗木生长旺盛期,应每月追肥1~2次,同时喷施1~2次叶面肥,以促进幼苗生长;12月中、下旬,施1次腐熟的农家肥,拌入适量磷、钾肥,以增强苗木越冬抗寒能力。苗期应适时中耕除草,避免土壤板结和杂草为害;适时灌溉,保持土壤湿润。培育2~3年的实生苗高1米,地径1.2厘米以上的健壮苗,便可出圃定植。

2.嫁接育苗法:八角嫁接苗具有保持母树优良性状、提早开花结果、促进分枝和诱导树冠矮化等优点。

2.1嫁接时间

在2~9月份都可以嫁接。

2.2接穗和砧木选择

接穗选取优良品种中壮龄健壮植株树冠中、上部向阳部位、生长粗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一年生结果母枝作接穗。砧木应选从红花或淡红花八角母树上采得的种培育的一、二年生实生苗作砧,最好用离地面15~20厘米处其直径粗0.7厘米以上的健壮实生苗作砧木。

2.3嫁接方法

选当天气温在15℃以上的阴天或晴天上午10时之前下午4时之后进行,切忌在温度较高的中午和雨天嫁接。一般春季嫁接,宜采用切接法或顶芽合接法;在5~6月的夏季,宜采用拉皮枝接法或丁字形芽接法;秋季8~9月嫁接,宜采用丁字形芽接法。

2.4嫁接后管理

嫁接前后,苗床保持湿润,遇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雨季应排积水;接后15~20天检查成活情况,不活的立即补接;成活抽梢后即松绑去罩及剪砧,约40~60天当第一次抽的梢老熟后才能解绑;嫁接苗长至20厘米左右时便可扶正、摘心定干;及时抹芽,只保留接穗上萌发的一条健壮枝,其余的(包括砧木上的)萌芽,均及时抹除。每月中耕、除草、施肥1次,前期以氮肥为主,后期适量增施磷、钾肥;及时做好病虫害防治。嫁接1年后,当植株高0.5米以上,地径0.7厘米以上时,便可出圃定植。(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

农民朋友在市场上购买八角时,一定要注意分辨真假,据了解,假八角茴香含有毒物质,食用后会引起中毒。常见的假八角茴香有红茴香、地枫皮和大八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