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道排石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证》) 【组成】虎杖30g 木香15g 枳壳15g 大黄15g 金钱草30g 栀子12g 延胡索15g 茵陈3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型胆结石,右上腹剧痛,阵发性加剧,口苦,恶心呕吐,不思饮食,高热,畏寒,舌红,苔黄而腻,脉弦滑或滑数。 【证析】胆道结石按其部位分为胆囊、总胆管、肝管、肝内胆管数种,此方是为胆管结石及胆囊炎而设。形成结石原因,多因饮食不节、胆经气郁,胆液发生病理改变,凝结成石,阻于胆管。如果再感外邪,三焦津气痹郁,内归胆腑,新感引动痼疾,即呈疼痛与高热并见;恶心呕吐是胆气犯胃,胃气上逆;舌苔黄腻、不思饮食是湿浊阻滞之征。 【病机】气郁湿滞,液结成石。治法】清热利湿,利胆排石法。 【方义】治疗胆管结石,应立足于排石。为使结石下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①增强胆管运动,促使结石下行; ②增加胆汁分泌,推动结石下行; ③使胆道口之括约肌舒张,以利结石排出; ④使用化石药物,阻断结石形成。此方结构侧重增强胆囊及胆管运动而未计其他。所用虎杖、大黄、栀子、茵陈都有较强清热解毒作用。茵陈擅渗肝胆之湿,引导湿从三焦下出于前阴;大黄擅长利胆通腑,引导热从肠道下出于后窍,二药同用,不仅分消湿热,利胆作用也较显著,这一组药主要在于清利湿热,治疗新感。枳壳、木香擅长疏理气机,与大黄同用,可以增强胆管蠕动,促使结石下行。再配金钱草溶化结石,阻断结石再生;延胡索麻醉止痛,减轻绞痛,这一组药主要在于治疗痼疾。诸药共用,能呈清热利湿,利胆排石功效。原方金钱草与茵陈只用其中任何一味,此方改为两药同用理由有二: ①茵陈可以增强渗湿作用,多此一味,对湿热型胆囊炎更为贴切; ②大黄与茵陈同用,有明显利胆作用,加入更为完善。 【应用】胆结石并发胆囊炎可用此方。若欲增强化石作用,可加火硝;若欲增强渗湿作用,可加木通、车前仁。 【歌括】 胆道排石用木香,虎杖金钱合大黄, 茵陈枳壳栀玄配,清利湿热此堪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