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宅家闲聊烂肉面

 明日大雪飘 2020-03-03
子岁年眼瞅着快到雨水节气了,举国力抗疫情,大伙儿宅家没啥事儿,平日里少不得念叨各种菜肴,面食,更有那闲不住的厨神灶神们,接三差五的一展五味。说来也难怪,哪么拌一碟儿凉菜,炸一盘儿花生米唔的,北京人是出了名儿的好(四声)吃,讲究吃,而且这吃上的讲究是不分价钱高低的。就赛有句话说的好~叫“打根儿起”!

记得头些年有一部电影儿,片名儿叫啥来着?镜头里有位老奶奶开的烂肉面馆儿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特招回头儿客,热腾腾的小面馆儿铺满了北京人的热情,好多食客一吃就是几十年呐,吃出了街坊味儿,吃出了真真儿的香!留住了胡同儿的人文,也留住了京城人的念想儿。
要说曾经的烂肉面,那是北京城随处可见的吃食儿,可如今晚儿豪多(好多)土生土长的北京后生们吃过这碗面的少之又少了。
说到烂肉面就不能不说说这二荤铺。内阵儿不少人兹要手里有俩“子儿”,就得下馆子搓一顿。要是手头儿不宽绰又惦着开荤,那首选就奔二荤铺了。
早先四九城儿的二荤铺几乎隔不了几条胡同儿就有一家儿,店面简陋,间量儿也不大,一个灶台,几张桌子,甚至灶头就设在门口儿,人手也不多,一两个掌勺儿的大师傅,一两个跑堂儿的伙计,一两个打下手儿切菜,洗碗。

二荤铺瞅着简单,但口味儿是真不赖。甚至有不少“八大居”、“八大楼”、“八大春”的灶上,都有打二荤铺出徒的。
内阵儿的京城,二荤铺最集中的地界儿要数什介海了(什刹海),尤其是夏荫天儿,什介海的荷花市场一开市,随着游人如织,附近二荤铺的买卖儿也跟着火起来。
说到“二荤铺”的起源已经没地儿考证了,所谓“二荤”有几种不同解释:有的说大肉~羊肉为二荤;有的说肉和下水为二荤;还有的说做买卖儿的同时为客人加工荤菜。甭管怎么说,二荤铺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惠、亲民。

错来呀,这二荤铺受百姓待见,原因嘛不外乎物美价廉。二荤铺还有个可人儿疼的地儿,就是可以自己带原料,让店家帮忙加工。比如您带二斤肉来,店家会摆您带来的肉,部分做干炸丸子,另部分做四喜丸子。干炸丸子撒上椒盐儿,就着烙饼,再来二两老白干儿,您说这顿饭吃的有多舒坦。吃美了,再把店家为您做好的四喜丸子带回切,烩上一锅菜,您瞜瞜这经营方式,它怎能不招回头儿客呢。
京城二荤铺的常客大都是劳动阶层的苦力,拉洋车的、蹬三轮儿的、推排子车的、赶脚的……再有就是“真好(四声)”这口儿的~有点儿层次的,或者说有点儿文化水儿的人,您比方教书先生、买卖儿账房、店铺伙计这类人也接长不短儿地吃二荤铺。这么说吧,来二荤铺吃饭几乎鲜有达官厚禄的。

二荤铺的菜都不设菜谱儿,大多是火候菜和大众喜爱的菜品,价钱不贵,口味十足,就比方干炸,焦熘儿,滑熘儿、爆炒、炒腰花、干炸里脊、熘肥肠儿、糟熘唔的。
二荤铺还有个叫好儿叫座的吃食儿——烂肉面。凡是看过《茶馆儿》的朋友,估摸您对常四爷叫“烂肉面”的桥段记忆犹新吧。这烂肉面就是二荤铺里拿手的叫座儿的吃食儿。
据说老北京二荤铺里出了名号的馆子,有西长安街的龙海轩、阜成门外路北喽虾米居、西四牌楼~路东喽龙泉居。
京城二荤铺不是千篇一律的,有不少也做出了特色和名菜。比如朝阳门外日坛斜对过儿的“肉脯徐”,怹家的肉脯不同于别家儿的“烂肉”,叫它“肉脯儿”自然比“烂肉”齐整得多,吃起来烂乎适口、味儿浓,口口儿相传而出名。

有的买卖家儿门面临近运河,当时漕运粮帮时常在这儿吃饭喝酒,“肉脯徐”更是由此名满京城,甚至传到江南。京城还有不少不少二荤铺也都随之卖烂肉面,比如东四牌楼天宝轩、隆福寺灶温的烂肉面也很有名儿。
《鲁迅日记》中就有多处笔墨记载二荤铺,并请朋友来这儿吃饭的描述。不过,到了民国后期,这类小馆儿逐渐萧条在众多饭铺中了,但二荤铺的菜品和经营特色依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无论三教九流,兹要来到店里,都会点一碗烂肉面。
一碗烂肉面~肉烂面筋道,且能化干戈为玉帛。有老人儿曾说:内个时候天桥下边儿打架斗殴请人说和的,都得请当事人吃上一碗烂肉面。

话剧《茶馆儿》有一幕:眼瞅着受苦受难、饥肠号辘的母女,常四爷顿生同情,冲着老裕泰的伙计:“李三儿,叫俩烂肉面,带她们外边儿吃切。
这烂肉面是便宜又管饱。可以说就是一穷人乐,过去生活条件差,老百姓吃不上肉,能有个肉味儿也算是吃着荤腥儿了。
错来这烂肉面就是用碎块儿肉加佐料儿咸淡唔的,作面条儿的“浇头”。烂肉不是说炖的多烂乎儿,而是筋头儿巴脑儿零碎儿下脚料,浇头儿用的肉种类很多,猪肉,羊肉,鸡肉,驴肉。还有炒菜剩下的配料,像碎木耳、糠萝卜、菜帮子,有什么就奔锅里搁什么。

搁这么多种类并不是说“烂肉面”的做法儿有多么讲究,是因为这些肉都是内阵儿卖肉的肉铺里剩下的没人要的肉头儿。甚至是夏荫天儿不易储存变质的肉。
做“烂肉面”的买肉是不分种类的,是肉就买,为了盖住变质的肉味儿,把这些烂肉碎骨头用刀连剁带砍弄得稀碎,然后大量的盐和调味儿料,一直焖到骨酥肉烂,勾上团粉芡~齐活!这就是“烂肉面”的浇头儿。
您别瞧它便宜,吃到嘴里那讲究也多着呐。到了铺子您叫碗面,伙计得问您是来浑卤、懒卤,还是来清卤、扣卤?兹您一张嘴就知道您是不是“北京”本土的吃主儿了。

浑卤简单,肉和卤汁儿全要;懒卤就是要肉不要卤,再单要一小碗儿炸酱;清卤呢?一般是在歇火关铺子前,大盆儿里的卤汁儿都卖光了,再勾芡不够团粉钱,凑合拿酱油代替,叫做清卤;扣卤,是客人少要卤汁儿,搁多了齁儿的慌。您瞧瞧,光一碗烂肉面的卤汁儿就这么多名堂,足见吃这碗面精到的讲究,从中对老北京人在吃上的挑剔可窥一斑。
烂肉面出现在大茶馆儿、二荤铺、饭摊儿上,都是老百姓日常能接触的着的地方,吃烂肉面的顾客也大多是干力气活的底层人。

弄两口大锅,一锅面一锅卤,吃完烂肉面力工们又接茬儿拉脚、卸车去了。有史可查的清末民初内会儿,萝卜白菜是仨~四个大子儿一斤,一碗烂肉面是俩“大子儿”,可见这碗面有多便宜。
多年前胡同儿里一位老人儿说,大清内阵儿朝阳门关厢儿和通惠路一带的二荤铺子相当火,主要是它服务的对象大多是送皇粮并且进项也稍微多点儿的主儿,舍得花钱,逢这种食客,店家会少用或不用内些质量太差的碎骨头烂肉。虽说也是一般的囊膪五花儿肉,但起码儿是实在的肥瘦兼备

现在也还有改良了的烂肉面,是用正经的五花儿肉、拆骨肉等做成烂肉卤,煮好的手擀面挑的碗里,把烂肉卤连汤带肉浇在面上,吃到嘴里,肉烂卤香面筋道,那味儿~啧嘿,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