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伪内向,怕生可能是“慢热”,融入社交时只需要家长拉一把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我家二宝曾经也是这样,在家嘴巴没停过,一会放音乐自个舞起来乐一番,一会邀请我观看他的手指谣、唱歌、讲故事等的“才艺”表演。在家是个乐观、开朗、自信的聪明宝宝,但一到外面就变了样,胆小、不敢说话、内向,为此我也曾一度苦恼。毕竟,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是自信满满、落落大方的。那么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孩子一到“外面”就怕生的状况呢?

孩子“怕生”的原因

首先,孩子怕生,可能是由于遗传自父母的性格。
科学研究表明:从父母一方获得的遗传物质DNA可能会影响他们性格的某些方面,比如:胆怯、害羞、外向等性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他的脾气像他爸爸一样倔强,她的性格像她妈妈一样乐观。一般来说,孩子的性格中的某些方面会相似于父母中的某一方,即遗传因素。孩子的胆小除了天生遗传使然,环境的影响也很重要,父母需有意识地引导帮助他们学习一些相关的技巧,让他们在自己的个性范围内轻松愉快地与他们进行交往。
其次,如果在宝宝自己社交的时候,家长总会先入为主的认为宝宝怕生,而过度保护。代替宝宝和别人交往,或者总是出面干涉他和小朋友的互动,那么宝宝很可能会发展出过于依赖家人的性格。一旦自己面对,就会觉得紧张怕生。
孩子在外面胆小在家里却很活跃,应该如何帮助她改变?
如果孩子在家里给人很积极的印象,那么其实就可以说明,在放松状态下,孩子是很活泼的,并不是性格内向的问题那么该如何引导孩子轻松的去社交呢?下面这三点可以宝爸宝妈可以尝试。
  • 给孩子融入新环境的理由
有时候我们带宝宝到游乐场或公园里玩,看到旁边小朋友玩得特别开心,自己的小宝就有一种想过去和小朋友玩的渴望,却又不敢走过去,有些家长就顺手推孩子一下说:“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吧,没事的,小朋友都很友好,不怕的。”这样看起来是帮助孩子融入新环境,鼓励他认识新朋友,但孩子往往更不敢跨出第一步。
遇到类似情景,家长应有耐心地陪伴孩子,让他慢慢适应,再引导他融入其中去。比如:有一次我带二宝去附近游乐园玩,在积木区小朋友们在玩积木,玩得不亦乐乎,二宝很想进去一起玩,但又不敢,我陪着他看了一会,跟他说:“你看,那个小朋友一手固定积木,一手在忙着找积木搭进去,有些积木离得太远,又够不上,你去帮他拿过来好不好?”开始他不敢去,要拉着我陪他,我陪着他参与进去,等他逐渐和小朋友玩好了,就退到一边。
其实,有时候宝宝的胆小有可能是因为他们不知道如何跟新朋友打招呼、交流,需要大人稍稍帮一把,就有可能打开了孩子社交的大门。
  • 父母的示范作用
平时我们带着孩子外出,碰到熟人的时候,我们都聊上两句,但很少顾及宝宝的心里想法,从意识上也认为,孩子不懂,不需要作介绍。
父母可能没有意识的是,自己认为的熟人,在孩子的眼里却是陌生人,他会不由自主产生害怕心理,父母应主动与对方打招呼,先聊上几句,让孩子知道“原来是妈妈的熟人”,来缓解他见到陌生人的不安心理。再为他们做相互介绍,引导孩子与刚刚认识的“陌生人”打招呼,拉近距离,减少胆小情绪。日积月累后,宝宝到外面玩时将慢慢变得大方、自信、主动与人打招呼。
  • 适当贴上胆小标签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胆小,就比较注意不给孩子表明,不在外人面前给他贴上胆小的标签,以免孩子会强化这种慢热心理。实际上,家长想一想,自己可以做到不给孩子贴上慢热的标签,但能阻止家人或其他人不给小宝贴慢热的标签吗?那不如从心底坦然接纳孩子的这种慢热性格,把他的胆小只当用一件普通的事情来陈述,而不作任何评判,同时找到孩子的闪光点。不仅转移了其他人和宝宝的注意力,在另一方面来说也给予了孩子在陌生环境中的自信心。
有一次 和朋友约好一起带着孩子去公园玩,我带上了二宝,当小朋友们在一起玩时,我说:“我小宝有点胆小,但他喜欢和小朋友一起玩,并且对小朋友很友好。”这样就淡化了他人和孩子本身对胆小的注意力,而是突出了孩子“友好”的优点,给其他小朋友和孩子能“友好”地玩,增强了信心。

枕边育儿寄语:
面对陌生环境显得胆小,并不是什么很大的问题,爸爸妈妈尽量别反应过激,让孩子觉得压力山大,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其实我个人在面对陌生环境时,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胆小、怕生心理,只是在不断的社交中逐渐找到了适合自己、让自己放松的平衡点,这种心理表现出来就不那么明显。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