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好了兴趣班,为啥孩子不爱去了?原因有四个,适合孩子的更重要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每到寒暑假前夕,各培训机构的宣传单一张接一张扑面而来,宣传单上的兴趣班、特长班,一个比一个对孩子的成长有百般好,好像上了这个特长班,他就能成为这个特长的“天才”一样。父母看得眼花缭乱,有些父母就怀着各种想法和目的,在还没有搞清楚什么是兴趣班?对孩子有什么好处?孩子是否有兴趣?就给报了名。
选好了兴趣班,为啥孩子不爱去了?
俗话说:多一种技能,多一种选择现在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丰富,父母的育儿观念也日益增强,他们都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不管对孩子现在的学习成长,还是对未来的发展,都是有利的。比如唱歌、跳舞、画画、围棋、书法、跆拳道等。
然而,父母自认为给孩子是最好的教育,选择的兴趣班也是对孩子最有用的,为什么孩子却不喜欢,或者上了几次课就不愿意去了?原因可能是以下几点。
1)、好奇心使然好奇是宝宝的天性,对新事物的猎奇心理,让他对接触到的新事物会努力探索,一旦失去了新鲜感,就马上转移注意力,不再关注或者拒绝关注。
2)、非孩子天赋。每个孩子都有各自的天赋,拥有某种天赋,而利用这种天赋进行学习,往往事半功倍,孩子也喜欢,也会越学越有信心。 如果非他所长,过程艰难,效果也不好
3)、父母的攀比心父母们在一起爱聊孩子,有些父母喜欢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孩子会这会那,学了这个有很多好处,学那个也有好处,导致一些家长心里失衡,也不了解孩子是否喜欢的情况下,给孩子报了名,结果孩子不喜欢。
4)、学习压力大有些兴趣科目涉及到考试、考级,给孩子增加了一定的心里压力,当无法承受这种压力时,就会放弃继续学下去努力。比如钢琴
如何给孩子选择兴趣班?
其实给孩子选择兴趣班也不难,最重要的是适合,孩子感兴趣不然,就算你给娃报了班,他也不会去,反而把亲子关系闹得很糟糕。
  • 选择真正的兴趣班 
孩子自身发育原因,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心里变化,对新事物往往只有“三分钟”热度,想上这个兴趣班上了几天,就不想去了,想上那个兴趣班,“兴趣班”成了“兴去班”。家长要及时了解孩子不想去的原因,如果是兴趣减退,鼓励其坚持下去;如果学习中碰到困难,父母引导帮助其克服困难,比如弹钢琴弹得手累、疼;如果确实是不感兴趣了,就选择孩子真正兴趣的兴趣班。
当然,别说小孩,大人在学习中往往会碰到瓶颈问题,小孩也一样,过了这个瓶颈期也许又重新感兴趣,父母需耐心引导帮助其度过瓶颈期
  • 消除攀比心理
家长切莫因为自己的攀比心理给宝宝选择兴趣班,因为学习的主体是孩子,他不感兴趣,不仅浪费钱,受苦的也是他。父母于心何忍,是吧。同时家长也明白,上兴趣班不仅仅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而更多的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更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拓宽其视野,把这种知识融合到学习和生活常识中去,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也增加了生活的乐趣。
  • 从孩子的性格特点出发
每个孩子的性格是不一样,有些好动,疯玩一天都不累;有些好静,安静看书两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焦躁不安;有的不自信,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等。家长在给孩子选择兴趣班时,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前提下,可采用“扬长补短”方式,给孩子选择擅长的,或者“补短”的。比如性格不自信、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可选择口才兴趣班也许更能锻炼孩子的自信心和语言表达能力;好静宝宝选择画画或围棋等。
我家大宝在曾经不自信、胆小、语言表达能力较弱。后来我跟他商量,要不咱报口才班吧?他同意后,我就给他报名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锻炼,现在是个自信满满的话唠宝宝,我都说不过他,还拿了几个市里的奖呢!
  • 兴趣班宜近不宜远
宝宝上兴趣班,涉及到父母的接送或陪同,在选择兴趣时,需考虑离家的距离问题。太远的地方,虽然培训机构的师资或管理可能更好,但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路上,疲于赶路,也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效果。
离家近的培训机构可能各方面条件较弱,但孩子不需要在路上消耗太多的体力,轻松进入学习状态。当然,最终需尊重孩子的意愿。毕竟,兴趣班是他去上,而不是我们家长。
枕边育儿寄语:
最后,兴趣班不是越多越好,3个以内为宜兴趣班一般是安排周未上课,经过一周紧张学习,周未难得轻松休息,如果兴趣班太多,填满孩子的休息时间,增加他的压力,疲于应付,只会适得其反,产生厌烦你说呢?
【本文图片均来源网络,侵立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