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庆亲子游不宜"跟风",满足这三点的孩子,玩起来才开心

 IF枕边育儿 2020-03-03

要说中国的一大特色那就是爱跟风,看到假期大家伙儿都溜出去玩的时候,自己也心痒痒,要是自己不去外面看看被"OUT"了!

欢欢一家带着八个多月的娃去爬长城,一家人搭着动车到了北京。

动车上孩子不知怎的,一个劲地哭,整个车厢的人都被孩子的哭声影响到了。

欢欢也不好意思继续坐在座位上,于是寻求了乘务员帮助找到一处比较空的地方哄孩子。

到达北京的第二天,一家人出发去长城了,到那一看,果真是人山人海,到处都是人。欢欢一手抱着孩子,另一只手护着孩子的脑袋,生怕旁人撞到了她。

由于十分拥挤,孩子被周遭环境弄得非常不舒服,路上就一直闹,欢欢已经没有了游玩的心思,第三天就启程回家了

所以说长假带娃出门前还是需要谨慎考虑的,满足下面这几点建议,旅途可能会更加的愉快。

▶孩子身体素质好,适应力强

毛毛是一位早产儿,身体素质各方面都不是很好,放假的时候一家人坐车想去周边的城市看一看,结果在车上的时候孩子就上吐下泻的,最后乘务员送来了小药片,孩子这才有些好转。

入住酒店的头一天晚上,毛毛妈发现孩子发高烧了,心急火燎的带着他去了医院,医生检查说是孩子体质太弱了,再加上旅途的奔波,身体承受不住,需要多调养几天,以后等孩子身体好点了再考虑旅游吧。接下来毛毛一家人也无心旅游,在酒店照顾毛毛好几天,等到身体好转了才回家,这一趟旅行可把一家人折腾坏了。

旅行是一件十分消耗体力的事情,孩子如果身体素质比较差的话,可能难以承受高强度的旅行行程。

在搭乘交通工具时,容易出现晕车等不适的情况,甚至有些孩子可能会在到达某地市出现水土不服。

所以如果孩子体质不太好的话,就尽量少去远途的,比较拥挤的地方,有时候待在家里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有计划想要带孩子,经常出去旅行的话,就可以平时多锻炼他的身体素质。

▶年龄适中

太小的孩子我是不建议去旅游的,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①, 幼儿期(0~3岁)的孩子,自理能力较差,一路上家长需要照顾的地方很多,旅行起来并不轻松。

年纪小的孩子还需要家长抱在手里,出去旅行更是对家长体力和臂力的一种考验。第②,因为孩子太小的时候,去到哪,在印象里根本就记不住自己去过哪,失去了旅行的意义。

一岁多的时候我带着大宝去当地的地标打卡,还拍照留念了,几年后问他还有没有印象,他自己都记不得,看到照片才说:啊?我还去过这里呢!

第③,国内设施和服务还不到位,国内的baby服务还在发展中,在国外的一些地方有baby基本就会有相应的便利服务和特殊服务,在国内就比较少,很多时候基本是一视同仁的。

Ps:考虑到种种因素,建议应该等到孩子3岁以后,才考虑带他们出去游玩。

▶让孩子来选择旅行目的地

我知道很多家长带孩子旅行一方面是为了放松,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他们从中学习到一些什么。

如果旅行的目的地是孩子来制定的话,那么他们的积极性就十分的高,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探索自己感兴趣的世界。

彤彤小的时候最想去的地方就是上海的东方明珠塔,这回长假父母总算是有空带她去见识见识了。

买好门票上去后,彤彤来到了地板是透明的观光区,她小心翼翼地踩下去,小步小步地挪动。

歪着头问父母为什么这些玻璃板这么牢固,自己会不会掉下去啊?

父母笑着回答说:不会掉下去的,建筑师和设计师叔叔都已经计算好了,很安全的。

有过那次经历后,彤彤就发誓长大要当一位建筑师,设计出各种各样好玩的建筑。

电影《后会无期》中有一句话:你连世界都没有看过,哪来的世界观?

纸上得来终觉浅,从书本上看到的,电影里看到的都仅仅只能停留在视觉上,只有当自己亲身去体验去旅行过后,那种才算是全感官的体验,记忆更加的深刻。

枕边育儿寄语:

旅行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看更多的风景,也是为了把一家人聚在一起,还有什么会比一家人在一起旅行更加温暖的事情呢?长假期间,你们有什么样的安排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