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野营拉练

 江南好书馆 2020-03-03

1969年10月上旬,我在原南通市通州区(南通县)东社中学读高一。当时我国北面的邻国——苏联陈兵百万中苏边境,一场大战一触即发,形势相当紧张。整个国家处于临战状态,战备活动进入高潮,我们当地的民兵也加紧备战训练,在我们学校操场的西北角还挖过防空洞。在国庆节过后,已经是寒露季节,早晚比较凉爽,我们班也搞野营训练。在一个星期前,班长从学校校务部开会就在班上作了传达布置。

放学后,我回到家向母亲和爷爷奶奶都说了野营训练的事儿,当时我的父亲在乡下的下伸店工作,没有告知。野营拉练,要做相关的准备工作啊,第一要练打背包,二是要购搪瓷茶杯、毛巾、球鞋和打包带等生活用品。我母亲为我准备了一条两公斤左右的棉被,被罩是大红色的,不算厚重。学校有统一要求,叠被子要方方正正,有棱有角,背包带需井字型,旁边要挂搪瓷茶杯和毛巾。我到商店把搪瓷茶杯、购毛巾、球鞋和打包带都买回家,利用放学后的时间就在家里练习打背包。开始,我对打包一点也不熟练,特别是绕那个井字型的交叉地方,不怎样顺利,后来我请教有关同学,终于掌握方法,还算好打成功了,基本符合学校要求。

秋风阵阵,战歌声声。我们野营拉练是在星期六下午从东社中学出发的,我们班五十多个同学在学校操场集合排好队,整装待发。由班长带领,两路纵队向前,个个精神抖擞,斗志昂扬加入野营拉练。我们那次野营拉练是从东社出发,经过三余、忠义、北兴桥、二爻、庆丰等五个乡镇(公社),全程四十公里。我们一路北上,一路歌声不断,一路口号声不断。“提高警惕,保卫祖国”,是那个年代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在拉练征途中,我们中间也休息了两、三次。当天傍晚我们到达二爻小学,晚上吃好晚饭后,全部住宿在二爻小学的教室里。我们也是第一次野营拉练,第一次走了这样远的路程。经过半天的行走,有点累,一个晚上睡觉休整后,大家的精神状态依然饱满十足。第二天早上八点钟,我们从北兴桥小学出发,继续一路南下经三余、忠义,回到东社。实际上,我第二天上午脚已经起泡,第一次走几十公里的路。有几个女同学脚也已经起泡,中途我们就休息了几次,休息一刻钟再走。我和同学们都坚持到最后,下午两点钟全部平安回到学校。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少年时代是天真无忧、幸福美好的人生阶段,承载着许多美好的人生回忆。我们那个少年时代,有幸福,也有艰苦;有理想,也有作为! 在高一的野营拉练,让我们体验到军事训练的艰苦,体验到野营拉练的劳累。人生要经风雨,见世面,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这也是我们那个少年时代已经具备的一种意气风发,勤奋向上的革命情怀。远去的少年时光,难忘的往日情怀,将激励本人继续书写人生新的美丽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