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爱民,长新中学73届2班,分配至江苏大丰海丰农场务农。1978年12月进入上海被单三厂工作,任挡车工、档案管理员、办公室副主任。1992年2月进入上海第七纺织机械厂工作,任组织人事科统战专员。1994年2月进入上海市档案局(馆)工作,任档案接收征集部副主任,副研究馆员。2016年6月退休。 今年春天,我到松江车墩影视基地游玩,“车墩!”这个陌生又熟悉地名,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记忆盒子,一段封存五十年的往事,在我眼前回放,那是在长新中学求学时期的“野营拉练”。 1969年早春,前苏联軍队入侵珍宝岛,被我英勇的人民解放軍炮火击退。当时中苏边境形势一度严峻,毛泽东主席发出最高指示:备战备荒准备打仗。 为响应领袖号令,本市中学师生和企业青壮年职工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野营拉练。1970年12月,72/73届近800名师生浩浩荡荡走出校门,踏上了为期15天的拉练征程。 当时的口号是“练好铁脚板,打击帝修反”。彼时,大专院校学生毕业分配告一段落,学校基本处于“停摆”状态,故庞大的野营拉练队伍中始终未见他们的影子。 50年前野营拉练时的一幕。 我们73届这一拨学生,经历了1970年、1971年两次野营拉练。那都是临近寒假前15天的时间段,从市区一路徒步,围着上海县(今闵行区)、嘉定、青浦、松江,最后折返回市区。每天以15~20公里的路程考验我们的意志和耐力。 野营拉练出发前,学校统一采购了咖啡色的塑料薄膜和两指宽的帆布带,然后教会大家打三横二纵的行軍被包。学校领导又向各班分派两只有拎襻的铅桶作盛器,便于打水、盛饭菜之用。 拉练完全参照軍事化的组织架构,以年级组为营部,每2~3个班为一个连队,每个班级男女生各有若干个班长,管理十一二个同学的野营起居。拉练行进队伍,每个班的班长走在前头,副班长压阵(最末一位)。道地一点的拉练队伍,还会利用野营的休整日,刻蜡纸出几张油印小报,起到宣传鼓动士气的作用。 中学生开展有组织的野营拉练,这在教育史上前所未有。为摸索与积累一些相关经验,在大部队正式出发前,我和72届虞毅伟同学代表长新中学学生,参加了上海市中学生野营拉练先行团。 长宁区的先行团先在市三女中(当时改名市三中学)集结,由解放军叔叔教我们学打背包。刚开始学的时候,好几次把自己的手绑在被子上;好容易打好了,看上去正正方方很漂亮,可是一背上肩,还没跑几步,捆扎不结实的背包就“哗啦”散了架。 一番努力后,我的打背包技术经评比,名列前茅。“三横两纵打背包法”在我以后的农场生涯里也派上了用场。 在海丰农场时的老朋友,左起:平丽芳、曹孝敏、刘爱民、王月民、孙曙明、董娅琴。 然后,各区中学生先行团在人民广场汇合,举行了誓师大会。听过上海警备区司令员周纯麟作出征动员后,我们先行团的同学雄赳赳气昂昂地出发了。 走啊走,走啊走,城市景观不见了,眼前是一望无边的郊野农田;平坦的柏油马路消失了,脚下尽是沙尘黄泥路。 当我们走得腿脚酸胀、口干舌燥时,总能听到预先安排好的宣传小分队打快板咏唱鼓舞士气:“竹板这么一打啊,听我来说一说,要问苦不苦?想想红军二万五!”“要说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下定决心,不怕牺牲……” 我们的足迹经过很多地方,还走出了上海,到了与宝山接壤的江苏浏河。又不知走了多少公里路,我们来到了宿营地,听连指导员,也是长新中学的校党支部书记余奇鑫老师说,这里是松江县的车墩公社。这时我第一次听到这个地名。 今日车墩影视城景观。 我们像解放军那样,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不能打扰老百姓,晚上就睡在农村生产队的大仓库里,把稻草铺在地上当床垫,一条被子半铺半盖。 因为白天走得太累了,我倒头就呼呼大睡。“㘗㘗——”突然,一阵刺耳的警笛声,把我从梦中惊醒,紧接着,门外传来余指导员的大嗓门:“发现敌情!紧急集合!五分钟内到打谷场集合!” 因为要“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半夜三更紧急集合还不准开灯。我在半梦半醒乌黑一片的状态下,扯出当做枕头的衣服穿上,然后套上一只裤脚管,这时听到旁边的战友催促“快、快、快!”一着急,另一只裤脚管怎么也穿不进去,这时战友咯咯咯笑起来,说我两只脚在朝同一只裤脚管里蹬呢。还好我打背包技术炉火纯青,总算没有迟到。 野营训练的伙食,基本是炒青菜和卷心菜,没什么油水,整天行军脚底都走出了大水泡,脚一落地就钻心地疼。我们这些爸妈的心肝宝贝,还从来没有这么长时间离开家,有的同学忍不住躲在被窝里哭了。指导员余老师听说后,常常不顾一天行军的疲劳,挨个安抚谈心。 在车墩的那天傍晚,我看到余老师忙前忙后,过了饭点还顾不上吃饭,就帮他打好饭菜,眼看饭菜要凉了,怎么办呢?我灵机一动:把饭盒捂在被窝里! 过一会儿,同寝室的长虹中学的小杨吃好饭回来了,看见我被子鼓起一角,就说:“你的被子没有叠整齐,要挨批评的。”说着就去拉平整,我连忙喊“不能拉!”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哗啦——”饭菜全打翻在被子上了。 至今我还好像闻到,那一整夜“菜汤味”被子的特殊味道。 一晃,半个世纪过去了。当年野营训练团的懵懂少年,都已成了花甲老人。但青春年少的情怀记忆不会湮灭,长新中学悠悠往事永存心间。 73届2班部分同学相聚在中山公园,后排中间的是当年的班主任蔣丽萍老师。 2021年11月一起欣赏长新“老照片”,左起:齐丽华、作者刘爱民和邢美英。 新华路时光 音乐欣赏频道 大提琴曲《月亮河》 送你,罗马假日般的浪漫 请点击视频右下图标全屏收看 - END - ![]() 新华路时光 xinhualu69 |
|
来自: 新用户9030yrKZ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