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帕金森病人照顾的受不了

 新用户55945989 2020-03-03

很多帕金森患者在得知自己患上帕金森时候是不愿意相信和接受,甚至还讨厌出门,即使是已经患病多年的帕友,随着病情的加重,在日常生活中都会遭遇情绪和心理方面的困扰,有时候就像泄气的皮球,一蹶不振,有时又会因为一点小事就怒发冲冠。

这些问题,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里,那么作为家属,我们能够为TA做些什么?该怎么去做呢?

我们今天就通过一对老夫妻的故事,来聊聊,家属能够给到患者一些怎样的照顾,来疏导患者的情绪。

在我认识的帕金森患者和家属中,有一对夫妻让我非常动容,他们相伴几十年,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事,只有相濡以沫的陪伴,他们就是玲姐和蔡叔。

在十几年前,蔡叔因为在家摔了一跤,住院做了胸腔手术后,被确诊为帕金森。随着病情的发展,蔡叔逐渐变得行动不便,严重时候需要打救护车到医院。

时间一长,原本积极要强的蔡叔脾气变得暴躁起来,玲姐跟我们讲,每次蔡叔在贴贴片时候都很抗拒,脾气很不好。但即使这样,玲姐还是亲力亲为的照顾蔡叔,陪他一起看病、复诊,喂他吃药。

在这十几年的生活中,玲姐是如何照顾老伴的呢?我们和她聊了聊,结合了专业医生的建议,总结整理了几点和帕金森病患者相处的技巧和方法,希望能够给到大家一些帮助。

1、陪伴

陪伴,除了能够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辅助外,更是帮助患者减轻孤独无助的良方。

在疾病初期,很多患者会对自己病人的角色不接受,往往性格好强的患者会尤为突出,家人的接纳和陪伴能够让帕友更好的接纳自己,更好的接受与疾病和症状共处的状态。

家人可以陪同帕友游玩、娱乐,经常说一些开心的事情,以此来转移患者对病感的注意力。

2、适当对的放手

由于疾病的缘故,有些帕友以前能做的事情,现在做起来会非常困难,这种挫败感和失落的情绪会极大影响患者的自我认同感。

家人要积极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吃饭、穿衣、洗漱等,不要什么都替患者去做;对于有语言障碍者,患者可对着镜子努力大声地练习发音,减轻帕金森的危害。

3、倾听和鼓励

很多帕金森患者患病后,回避人际交往,不与人交流,感到孤独,甚至产生恐惧或绝望心理。

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家属可以问一句“怎么了”,“为什么”来鼓励他,患者在倾诉时候尽量少打断,多鼓励,让患者尽情倾诉。因为倾诉也是缓解压力的好办法。

4、理解

帕金森病属于慢性疾病,总有一些症状是伴随患者生活的,尤其是一些性格认真固执的患者,会很难接受那个“不完美”的自己,总是在强调不舒服的感受。

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家人可以问问患者具体的感受,然后帮助他转移注意力,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有必要时及时就医。

5、事先约定

由于疾病的因素,很多帕友会出现控制不住脾气,一点小事就发火,事后可能还会后悔,觉得对不住家人。

为了将患者和家人之间的情感伤害降到最低,建议家人和患者建立一个小约定。

患者在情绪平稳的时候告诉家人:“我有时候会不由自己的发脾气,那一定不是我的本意,是疾病的缘故才让我那样的,我依然很爱我的家人。”同时家人给予谅解,在患者情绪激动时一定不要针锋相对。

6、不要批评和催促

家属应在日常照料中能多一些耐心,少一些催促,尤其在出门、过马路、下车等过程中,“快一点儿”,“赶紧的”这样的话,反而会让人紧张,进而更加影响运动的速度。


另外患者运动的精准和稳定性也会受到影响,可能会频繁洒水,掉饭粒等,家人尽量少批评,诸如“你怎么又撒水了”、“还不如小孩子”这样的话会严重伤害患者的自尊心,造成自我价值感的减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