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际儿童读书日,今天你读书了吗?(1)

 紫微o太微o天市 2020-03-03
时间:2016-04-13作者:吴爽来源:《教育家》杂志2016年4月

4月2日是丹麦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诞辰,1967年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把这一天定为“国际儿童图书日”,以唤起人们对于读书的热爱和对儿童图书的关注。2016年4月2日,是第50个“国际儿童读书日”。近日,记者通过网络在线和实地投放调查问卷,并结合实地观察、个别访谈的形式,对6-14岁儿童课外阅读的态度、兴趣、内容、习惯、方式方法等进行了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1257份。本刊将就调查结果所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解读。

经典名著受冷落 卡通漫画备受宠

学生最喜欢哪种类型的书?记者了解到,有约两成的学生选择了经典名著,近三成的学生选择了历史地理和自然科学,而受到学生热捧的图书中,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卡通漫画、童话故事、武侠玄幻小说。

在苏州某国际学校的学生阅览室,记者随手翻了几本学生“意见簿”,很多同学写道:希望学校增加漫画搞笑类的书。北京青年政治学院附属中学少儿图书管理员李英老师告诉记者,从图书馆的借阅量来看,绘本、幽默笑话、科普类图书借阅量的排行比较靠前。女孩更喜欢看杨红樱《流浪猫和流浪狗》《女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之类语言细腻、意境唯美的童话故事书,很多男孩则喜欢沈石溪的动物小说。至于经典名著,李老师表示借阅率较低。

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区芦屯中学语文教师李秀君告诉记者,“我面对的学生是初中生,他们正处于懵懂的年华,对这个世界好奇,所以他们大部分人的阅读都是被动的,从众的,大部分人读名著都是为了应付考试,没有真正体会读书的乐趣。他们也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尽管作为老师会提醒他们每天有计划地读点书,可是真正做的很少。都是快速阅读。”

受访学生中有87.5%的学生都认为阅读,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对自己的帮助很大,为什么经典名著受冷落呢?“名著太长了,读起来有点儿难理解,感觉很累,况且考试又不考名著上的内容。”北京朝阳区某小学五年级的刘同学说。对此,北京密云区卸甲山小学校长王喜明说,小学生在图书选择上偏重通俗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比经典文学作品的隽永,这些轻松搞笑、休闲娱乐的读物更容易吸引孩子的眼球,给儿童带来视觉上的快感和精神上的愉悦;同时,可以缓解学校课业负担的压力。

记者查看了几家知名网上图书商城,销售榜单中诸如《小学生满分作文大全》《全国获奖作文集》《小学生怎样写好作文》等教辅书的销量遥遥领先。然而,调查数据显示:仅有2.34%的学生更倾向于教辅书。学生最喜欢的书,家长可未必买账。湖北一位“00”后的学生家长张先生说起孩子“为了作文,只读习作”显得有些无奈,“作为家长,我也知道孩子应该博览群书,但是读习作对于考试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师更是直言,有些同学读书目的很单一,阅读往往是功利性的,就是为了在作文时或讨论发言时,引几句名言,背几联古诗,露一露,以显示自己的博学。这种人读书往往不大注意书的整体脉络、内在底蕴和精神实质,他们只能获得一些零碎的知识,不可能探得书的精髓,也难以陶冶性情,培养气质。

在北京市朝阳区教研中心语文教研员何郁看来,目前中小学语文课本都是文选式的,这决定了长一些篇幅的散文或小说不太可能完整地走进课本,长篇小说更是只能节选;又因为教学时间的有限和考试分数的压力,所以在教学中,老师一般不太可能直接将一部长篇经典引进课堂,久而久之,就造成学生阅读经典的零敲碎打,好端端的一部经典就被碎片化了。这既造成经典作品价值和意义的流失和破坏,另一方面,也使学生的阅读能力缺少深度和完整性,思维能力的训练就被强行削弱。这是目前文选阅读的弊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必须加强经典原作的阅读。

出版物鱼龙混杂 家长忧心忡忡

湖北大学文学院丁利荣副教授,是一位12岁男孩的母亲。聊起当下儿童出版物的质量,她说:“曾经给儿子买了松居直的《我的图画书论》三本关于绘本的图书,但明显的(儿子)喜欢看松居直的书甚过《中国儿童阅读6人谈》,正如两种书的印刷和排版给人的感觉一样,前者清新,舒适,后者密密麻麻,略显压抑、厚重。就书的风格而言,松居直的书娓娓道来,于不知不觉中沁入心灵,得到身心情理上的满足和愉悦,而后者却过于正襟危坐,过于严肃和沉闷,为什么国内的书都不能从情感从人生体验中去举重若轻地谈呢?书首先应让人有一种亲近感亲切感。”而像丁教授一样,有类似困惑的家长不在少数。

家住成都的刘女士,孩子上一年级,提起帮孩子选书,她也说出了自己的苦恼。“现在我们出去买书,出版物琳琅满目,有时候实在是无从下手,感觉非常茫然。尤其是对于经典的改编,让人忧心忡忡。”她告诉记者,“给女儿买的书中,90%以上的读物,都是国外引进的。从《鼠小弟》、《小熊宝宝》、《不一样的卡梅拉》……到一些童话类读物《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比比皆是。但是我特别想让孩子也接触一下中国优秀的绘本作品,比较好的都是几十年前的了《九色鹿》、《小蝌蚪找妈妈》,再有一些如外研社出的儿童读物《黑猫警长》、《葫芦兄弟》等。直到有朋友推荐给我台湾汉声出版的丛书《最美最美中国童话》,终于让她稍微系统地了解到中国其实也是有自己的童话故事的。”

对此,记者采访了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儿童文学编辑阮征,她给出了建议。一要多阅读经典。经典的东西,一定是最好的东西,是经过时间和历史检验的。但经典改编的现象确实很杂乱,同质化的出版物确实非常多,就需要家长花费一些时间,做些功课,可以选择知名出版社的青少年版名著,选择知名译者比如任溶溶、彭懿、马爱农翻译的作品。二是在选择原创的儿童文学时,要选择品相上乘的图书,这也需要家长多做些功课,关注知名儿童文学作家的名作名篇,购买其代表作,并注意区分“著”和“编”以及“主编”的图书。三是多看一些业内专家和阅读推广人提供的书单。书单是经过专家筛选的,按照专家的书单来安排阅读,一般不会出现阅读的失误。

中文在线集团的在线教育产品经理陈楚峰呼吁:“我们亟待优质的适合我们的孩子去读的好书”,他分析道,儿童文学在民国时期有过一次集体绽放,但随着国家GDP急速增长,社会经济与科技和从前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的时候,我们的教育与出版却并没有随之出现井喷与飞跃。校园文学、原创绘本、优质动漫、儿童音乐,我们在这些方面一直在反复用,重复出版,缺乏从政策到体制的整体关注,再从这种政策与体制的环绕中走出来,交给市场去推陈出新。

第五届鲁迅文学奖获得者谭旭东也表示,儿童文学作品的翻译,尤其是最新作品的翻译难度很大,有些英美年轻作家用词新颖华丽,修辞复杂,很不好翻译,需要慢慢品味才能译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