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涓 吴镜汀(1904-1972),名熙曾,字镜汀,号镜湖,出生于北京并常年在此居住,祖籍位于浙江绍兴,曾经身兼数职,担任民国时期中国画学研究会的评议、北平艺专山水画的专任讲师。 他的山水画作品兼容了南北的画风,整幅画面有严谨,有潇洒,更有雍容的气质,浑然天成。 在他创作绘画的那段时间里,曾经远赴过长江流域以及大西北地区,专门去写生,在此期间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山水佳作。 在校教书的他,把自己的艺术精华都传授给学生,教书育人,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著名书画家,为中国画坛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推动了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吴镜汀曾经师从金城,而他的画风受到了其师的影响,在他的创世作品当中,山水画占据多数。 无论是清代初期的“四王”,还是董、李、吴等各门画派,吴镜汀都有所涉猎,他所习得的画技与风格,与自家的诗书画交相辉映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俊逸风格,在世人面前展现出作者扎实的绘画功底与技巧。 在当时的画坛上,吴镜汀算得上是一位涉猎十分广泛的书画家,特别是仿古人笔墨技法的作品,彰显了吴镜汀扎实传统画功底。 比如《拟巨然笔意》这幅作品,是模仿了宋代初期僧人巨然的山水画画法,整幅画的布局上呈虚,下呈实,疏密布局井然有序。 近处的松林交辉掩映,小溪潺潺流过山间,在坡下汇聚,中部的山峰陡峭险峻,整座山上都看不见人的影子,由此更衬托出山峦之间的静谧与朦胧感。 山腰间有亭台楼阁矗立,在画面上虽小,但却在整个画面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这种描绘给人带来一种人间的烟火气,突出了峰峦的庄严肃穆。作者用双钩法描绘树身,笔法十分细腻,具有很强的写生意味,画面的构图简单明了,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真可谓是创世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