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基建”的战车已轰然启程,你跟,还是不跟?

 kenlongth 2020-03-03

风口已至,随我起飞~

——小猪佩琪

全文字数:2495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A

过去一周,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国外市场纷纷重挫,美股大幅回调超过10%。然而,A股市场虽在28号回调,却随即异军突起,总体保持了上涨的态势。

这次深V,一方面显示了中国股民对于抗击疫情的信心,同时也是前期压力释放之后的正常反弹。

另一方面,A股这场翻身仗也少不了大基建投资这个功臣。

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发挥好有效投资关键作用,加大新投资项目开工力度,加快在建项目建设进度。

国家发改委已接连发布加强投资项目远程审批服务,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目前受理项目超过5700个。交通运输部也表示,今年主要预期目标完成铁路、公路水路、民航总投资额为2.7万亿元左右。

随着中央层面如火如荼地鼓励基建投资,不少地方也开始闻风而动。

根据云南省发改委的数据,2020年云南省共有5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5万亿元,2020年计划完成投资4400多亿元。

要知道,08年中央举全国之力的投资不过4万亿元(不包括地方跟随部分),而如今云南这样一个经济体量并不居于前列的边疆省份,仅2020年投资就一下规划了5万亿元!

同样有动作的,还有河南省。

2020年,河南省欲推进8000个左右重大项目,其中新开工项目3500个左右,力争全年完成投资2万亿元,支撑河南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争取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

从2020年2月初开始,贵州、江西、福建等省份也开始公布2020年的重点项目清单。2月以来,北京市、福建省、河南省、云南省、江苏省、四川省、江西省、山东省等地发布的2020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清单总投资额合计逾22万亿元!

2020各省投资项目排行

基建投资的盛宴已经拉开了帷幕。

B

基建投资早就不是什么新鲜名词了。我们一直说,消费、投资和出口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在经济L型时,三驾马车中的排头兵便是投资。

出口具有外生性;消费除汽车和消费电子外,弹性很难太大;固定资产投资就是一个关键项。但在固定资产投资中,制造业特点是一般不会逆周期。

因此,可以原发性地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的,只有地产和基建。

08年的金融危机使政府拿出著名的4万亿来刺激经济,这其中大部分都进入了基建行业。时间再向前推一点,97年亚洲金融风暴和03年非典疫情,同样出现了基建投资的身影。

“铁公鸡”(铁路、公路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一直是政府干预市场有力的抓手。特别是在经济受到冲击时,基建投资往往见效更快,杠杆效应更强。

疫情冲击下,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所谓危机,既有危险,也有机遇,加上今年是十三五计划收官之年,“补短板”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基建投资也就成为了风口。

多次使用这样的方式刺激经济,边际效应递减,负面效应逐渐出现,“铁公鸡”在经济受到打击的时候起飞,如何“软着陆”却逐渐成为难题。

这也就意味着这轮基建投资除了补课,更重要的是突破和求新。

2003年非典时期投资占GDP比重60%以上,而现在消费占GDP的60%以上。这就意味着投资不再是三驾马车中的顶梁柱。

同样,基建投资的范围也在扩大,不再局限于传统投资行业。更重要的是,“新”基建投资不能再大水漫灌。

2008年底,中国的宏观经济杠杆率只有142%。但当时中国资本市场的反应很疯狂——2009年上半年的股市,充斥着泡沫和狂热。中国的宏观经济杠杆率也加到了现在的250%。

过高的杠杆率也就是“股市泡沫”的前身,一旦戳破,便成为了灾难。因而,“新”基建的投资应当更为精准,才能减少这种负面效应。

C

首先,新基建投资所需要的钱要从哪里来呢?

目前来看,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三个,一是财政拨款,二是债券(包括平台债、专项债等等),三是PPP。

财政拨款不用多说,地方财力吃紧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事实,且未来增长空间有限。

PPP虽说是重要的资金来源,但随着不断爆雷,监管趋严,如果没有政策变动,天花板也是固定的。

那么,新基建投资似乎只剩下依靠债券这条路了。

2月24日,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欧文汉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财政部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指导地方做好项目储备和前期准备工作,尽快形成有效的投资。

从2020年1月所发地方专项债投向来看,市政园区基建和城乡基建依然是主体,占比高达44.6%,而生态环保、公路、铁路轨交等占比分别为7.7%、7.7%和5.5%,合计占到1月份地方专项债发行的2/3。

根据以往的数据来看,从总量上来说,基建投资需要扩张至10%左右,才可以把固定资产投资大致稳定在5%左右的空间。单单依靠债券,难以满足基建投资的需求。此时,就需要其他资金了,股市便是其中的重要渠道。

A股基建板块的大涨,既是对政策风向的感应,也是待投资基建项目的甘霖。

D

前文已经提过,这轮基建补的短板是公路、铁路,那么突破就在于下游行业了。这样才是完整的“大”基建。

科技股经历了这段时间炒作之后,在近期出现了回调。这样看,“大”基建似乎还没有将科技行业纳入羽翼之下的打算。

但有了宽带建设的“前车之鉴”,在未来几年中重新定义基建范围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铁公鸡”等传统领域并不能覆盖投资的内涵。

基建投资的范围从广义来看,可以分为上中下游。

上游行业主要指建材、水泥等,中游行业包括各类建筑工程(如各种中字头央企所在行业),下游行业则是指电网、房地产等行业。按照这种划分方式,人工智能、5G等新基础设施行业也可归为下游行业。

A股已经对上中游行业有所反应,3月2号(本周一)建筑、建材等板块领涨A股,分别上涨8.54%和8.29%,当天有约50只个股录得涨停板。

3月3日,继续延续了这种态势。今日A股高开,盘中震荡调整,尾盘受基建板块异动影响,再度小幅上扬。基建股继续走高,有超过10只个股涨停。

这说明全球疫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再大,我们也有药可治。

那么中游和下游行业是否会迎来同样的机会呢?

本身,基建投资往往具有一定的超前性。比如,十年前宽带就在大规模铺设,这才有了近几年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那么,对于下一阶段的基建投资来说,科技似乎更为重要。

2月26日,工信部表示,将稳步推进5G网络建设,并且重点加快独立组网的5G网络建设。

数据显示,截至2月20日中国联通累计开通5G基站6.4万座,网络覆盖所有直辖市、主要省会城市,以及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等区域的重点城市。截至1月底,中国移动公司也已开通5G基站7.4万座。

5G的发展是科技基建的缩影。疫情使人们更清楚地认识到信息化应用的重要性。

科技基建如果进行更深入的细分,可以从上游的网络和IT设施,到中游的云计算、信息安全等,再到下游的工业互联网、信息化(包括金融信息化、医疗信息化、政务信息化等),还有远程办公等多个领域。

这些领域发展的前提都是良好的科技基建设施。科技新基建兼具稳增长和经济转型升级,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

基建快车已至,国家用以救市,股民或可借政策之东风,把握风口机遇。

编辑:刘凯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