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顺其自然88 2020-03-04

父母之于子女,即使苛责谩骂,但爱与陪伴必不可少;子女之于父母,即使任性冲动,但孝顺与理解不可或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就是他们与整个世界的关系,是与身体里另一个灵魂不断对话的关系,是汲取爱的营养过上幸福生活的康庄之道,是修复内心深处伤口的治愈之路,也是卸下包袱轻装前行的重生之旅。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当目睹送别后母亲转身拂袖拭泪时;当看到年迈的父亲在儿子面前变得小心翼翼时;当重温着初为父母抱着稚嫩的婴儿激动万分时;当叛逆的少年对着母亲歇斯底里地大吼时;当苦恼着孩子对自己的愤怒无动于衷时;当听到抱怨别人父子母女情深似海,自己的父母这般冷酷时;当回忆着傍晚站在村口的妇女等待归家的孩童时;当凝望着病榻前不离不弃的子女时;当我们追问或者被追问“为何生下我”时,我头脑里闪过这样一个答案:所谓父母子女之情,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的离别,也是一场且行且珍惜的修行。台湾作家龙应台在《亲爱的安德烈》和《目送》中的两段话阐释了父母子女之情:

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父母与孩子的联结好似一幅流动的画卷,共处的时光转瞬即逝:襁褓婴儿还蜷缩在母亲的怀里,父母便是全世界;满岁后,已学会走路的孩子挣脱着父母的怀抱;肆意奔跑时,孩童用眼睛和双脚探索世界;入了学交了友,日记本上多了一把锁,再唤他时多了一扇门;孩子考上了大学,欣喜之余却发现他也许千里迢迢,一年才回来两次;孩子在外工作时,对他的期盼变成了长途电话里的几句问候;成了婚,孩子有了自己的孩子,短暂的闲聊成了美好的回忆……孩子渐渐长大,他接触的世界越来越大,对父母的依赖越来越少,相处的时光越来越少。但有了孩子,父母的虚空有所寄托,就可以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和欣喜,可以放下戒备信马由缰地爱。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为人父母也是有有效期的,在逐渐放手和退出中完成着自己的使命,一生都在一次次目送孩子渐行渐远。无论再忙再累,孩子的成长终身仅此一次,最不该偷懒这宝贵的十几年,所以不要等到失去,才去怀念。

再怎么言说父爱母爱的伟大也不为过。在父母子女的关系中,父母的付出在先,养育之恩大于天。从孩子呱呱坠地,牙牙学语,蹒跚学步,懵懂无知,到长大成人,风华正茂,再到成家立业,儿女绕膝,人生的许许多多的时刻都伴随着父母的辛劳付出,无私奉献。父母永远是孩子御寒的棉衣,避风的港湾,落魄时最后的尊严。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父母和子女之间总有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总有一场无声的博弈,是未见刀枪,却两败俱伤,伤痕累累?还是双方各退一步,握手言和?更还是共同成长,走向和谐?为何世界上最该亲密的关系却存在着此起彼伏的矛盾冲突?果真孩子胜了是喜剧,父母胜了是悲剧么?对孩子而言,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只有双方永不放弃的自我成长。

孩子的对立反抗、叛逆抑郁、自闭固执背后几乎都能找到用喊声来表现权威的父母。无论当初争吵的内容是对是错,原来都那么无关紧要,孩子最后只记得争吵本身。父母爱的价值永远在于孩子的反馈。世界正在狠狠地惩罚着不能好好说话的父母。所以,沟通从温柔地表达开始,话要好好说,能好好说话本身就是一种智慧。

很难想象与父母关系不睦人的内心是多么的煎熬,想要获得肯定,又无能为力。这样的人能否从亲情淡漠的原生家庭的藩篱中挣脱出来,这取决于爱的能力。为父母,做子女,都需要一直自我成长,不断完善,这样才能不在矛盾的漩涡中循环往复。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亲子关系矛盾的焦点在于彼此的期望和现实能力的冲突。父母会在所有对子女的期望中,选择身体上的健康平安,精神上的宁静淡泊。子女会在所有对父母的期望中,选择不应该是重复父母的人生。帮助孩子找到自身的价值,是父母的重要任务。

作家纪伯伦的《致我们终将远离的儿女》中所言:

你的儿女,其实并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度”是父母子女关系最不容易衡量的标杆。过分的娇纵,过分的溺爱,过分的掌控,过分的严苛,过分的索求,过分的攀比,过分的透支爱,都将使得亲子关系失衡。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期望要适中。古人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苏轼在《洗儿戏作》中却有别样的寄语: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另外,对孩子的认知,会影响自我评价,要关注个性发展,而不只是盯着结果。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天下没有无不是的父母,每个人都有一个有瑕疵的爸妈,所以学会宽容。在命运坎坷波折时且记住:父母子女缘分一场,缘深当珍惜,缘浅也莫怪。在宽容中完成自我的蜕变。

纷繁的世界,多样的父母。有把儿女疼惜如命的,也有自私索取大过舐犊情深的;有能换位思考的,也有固执己见的;有温柔体贴的,也有谩骂鞭打的……没有完美无瑕的父母。有人曾感叹自己在落魄潦倒时看清了父母,尖酸的言语像一把利刃插在心头,结下的心结久久不能解开,影视剧里的樊胜美、苏明玉、房似锦,对父母结下了怨恨的心结,她们折磨疏离的不仅是父母,还有那个负伤的自己,有些父母的缺点成为子女一辈子都绕不过的结。只有学会接受生命里的不完美,才能学会原谅和爱。爱是唯一的救赎。不原谅宽宥给予她们生命的父母的人,终将不会真正救赎自己。从敌意到释然,从排斥到接受,从困惑到懂得,在宽容里接纳了这个世界。

人生最大的挑战就是接受平凡的父母,平凡的自己,平凡的子女。接受平凡,就是与自己的人生和解。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中国父母和子女的各自思考——亲子关系。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根基,是决定孩子一生幸福的密码。

日本品川孝子所说:

“孩子与家长的关系是孩子一生转变的关键,也是将来他们踏入社会,基本接人待物的依据,关心你的孩子,别忘了重视你与孩子的关系。”

亲子关系融洽,孩子有勇气去体验恐惧焦虑,孩子能从父母那里获得一种成长的力量,一种精神的支持,能够去释放和建构自己,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父母在自由和谐和彼此尊重的环境中,靠引导来教育孩子。怎么才能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呢?

  • 高效地陪伴,成为孩子的精神伙伴。

昂贵的玩具,华丽的衣服,都不及父母的陪伴。陪伴孩子,不是父母在身侧,心思在别处,而是无论时间长短,在于用心。在生活中留出时间全身心地陪伴孩子,共读一本书,一起玩玩家庭游戏,赏赏花,聊聊天……童年是建立亲子关系的重要时期,尽量给孩子一个美好的童年。

  • 尊重和理解是良好亲子关系的前提

理解和爱是父母和子女之间一切对话的基础。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而非父母的附属。有了自己思想和感受,这需要父母的尊重。即使孩子犯错误闹情绪,耐心倾听,让他敞开心扉,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责骂只会让孩子怀疑自己的价值。

  • 父母恩爱,情绪稳定。

一个和睦的家庭,比任何教育理论都管用。父母关系融洽给了孩子安全感,情绪管理好,孩子的人格才能健全,性格才强大,内心才能充满爱和正能量。

父母总想通过先进的教育来让孩子变得独立优秀,然而却忽略了:父母子女首先是一个生命与另一个生命的亲密结合,父母与孩子先有连结关系,后有教育关系。孩子通过与父母的关系,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爱和安全感,然后才能感受自己内心需要建构的部分。

所谓父母子女,只不过是一场渐行渐远,且行且珍惜的修行

父母陪子女长大,子女陪父母变老。我们不知道这种渐行渐远的修行还能走多久,现在唯一可做的就是珍惜当下,过好剩下的每一天。

我们在一次修行尚未结束,另一次修行又将开始里,在一次又一次的修行里,既做了子女,又做了父母。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不在,人生只剩归途。子女在,人生尚有寄托;子女不在,人生只剩孤独。在父母子女的修行里,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本心,无问西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