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189篇 人体的“奇恒”之腑

 同人王皓宇 2021-12-24

      

    人体的生理结构中,除了肝、心、脾、肺、肾(五脏)和大肠、小肠、胃、膀胱、胆和三焦(六腑)外,还存在着类似五脏六腑的组织,如大脑、髓、骨骼、血脉、胆囊和子宫这六种组织在《黄帝内经》中称作“奇恒之腑”,其中胆既被称作六腑之一,也称作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五脏别论》称:“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脏,或以肠胃为脏,或以为腑。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
大脑、骨髓、骨骼、血脉、胆囊以及子宫,相比较人体的五脏六腑。其特点更接近于五脏一些。人体的六腑(胃、小肠、大肠等)主要是人体食物、水液的消化代谢场所。五脏则主要承担着血液、津液和精液的存贮功能。人体的大脑、骨髓、骨骼、血脉、子宫,胆囊也主要起着贮藏脑髓、脊髓、骨质、血液、女性激素腺体、胆汁的作用。《黄帝内经》称这六个奇恒之腑“皆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
人体的衰老和疾病实际上是身体全方位的衰老和病变。年轻、健康身体的五脏六腑、肌肉骨骼、血脉等都充满弹性和活力。衰老和疾病则会导致脏腑老化“脆化”,失去弹性和活力。
从物理学的观点看,“质量”越大越好的物体存有的“势能”就越多,因此其内在含有的能量也就越大。“质量”的内在含义,既有重量的含义,又有物体内在“品质”的含义。人体的衰老和疾病经常伴随着肝脏、肾脏、骨骼的萎缩、硬化和失去弹性,“质量”变差。譬如,从解剖学的视角看,健康的肝脏、肾脏一定是有足够的体积,并且柔软而有弹性,有充足的容量可以存贮足够的血液和津液。
大脑的作用和五脏的作用有类似之处。健康的大脑通过脑髓填充,依靠血液的流动不断充养脑髓,大脑虽只占人体体重的2%,但耗氧量却达全身耗氧量的25%,血流量占心脏输出血量的15%,一天内流经大脑的血液大约为2000升。脑消耗的能量若用电功率表示大约相当于一个25瓦的灯泡。人脑中的主要成分是血液和脑髓,通过血液的不断循环流动提供营养和新陈代谢。当血液循环机能下降、血液中的营养物质不足,大脑就会逐渐老化
人体的记忆本质是一些信息物质,如同计算机的软件信息,是贮存在“硬件”系统中的。随着年龄的增长、疾病或者大脑受到外力的创伤,血脉对大脑的滋养的补给能力逐渐下降。如同计算机的硬件老化或者受到损伤,人体的记忆力、大脑的反应就会下降。从中医的角度看,疾病和衰老伴随着人体的脑髓逐渐干涩枯萎,就会出现健忘、老年痴呆等疾病。
现代研究认为:人体的左脑偏于理性思维,管理着人体的语言、逻辑思维等方面,而右脑主管感性思维、主管人体的情绪、图像等方面。大多数人的左脑比右脑更发达一些。
从人体的左右升降机制来看。左边主管人体的上升机制,所以上升的阳气会带动精气上升到头部,所以左边的部分上面精气血液充足,下面精气血液相对不足,因而人体左面的手脚不如右边有力。人体的右面是主管下降的,下降的阳气会带动精气向下走,所以右面的部位是“下盛上虚”,眼睛和耳朵比左面的弱,但手脚比左面强。如果人体的左右两边同时遭遇了外邪,上部则身体的右侧反应较重,在下部则身体的左侧较重。所以一般疾病发生的规律是左边的手脚更容易发麻不伶俐,而右边的脸部更容易发生中风之类的疾病。这种变化的本质实际是从左到右的阴阳变化规律导致。如果我们仔细观察,也会发现,人体衰老时,右边的白发也经常会比左边更多一些。
对比现代医学对左右脑的研究成果。人体左脑应该比右脑的血容量更大,而右脑应该属“气”的一面更强。因此左脑对于“具体”的一面更容易作出反应,诸如逻辑、语言等;而右脑对于“抽象”的一面更容易作出反应,如图像、颜色和感受等。用现代医学观点看,成年人的骨髓也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重量有1.63.7公斤,平均可达2.8公斤。骨髓有造血、免疫和防御机能。骨髓由红骨髓和黄骨髓构成。幼儿的骨髓腔内全部为红骨髓,5岁以后大骨同内的红骨髓,部分逐渐被脂肪组织所代替,成为黄骨髓。西医认为,红骨髓是人体的造血器官,还有防御、免疫和创伤修复等多种功能。黄骨髓主要由脂肪组织构成,其造血功能微弱。
人体的骨骼如同身体的构架系统,起着支撑身体的作用。成人有206块骨。骨与骨之间一般用关节和韧带连接起来。韧带依靠血液的滋养,血液不足或者血液质量不好都会造成韧带缺乏弹性和力量。韧带的质量不好,对骨骼的保护作用就会削弱。
人体的骨髓填充在骨骼内。人体的血液循环旺盛,血液量充足而有营养。骨骼和骨髓也比较丰满,连接处的韧带也依靠静脉血的滋养。滋养越好,韧带越有弹性。人体常见的关节疼痛、骨质疏松、脊柱相关的疾病均与整体的血液循环系统障碍和脏腑老化密切相关。
人体的血脉如同自然界河流,起着提供水资源和维护身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人体几乎所有的脏腑组织都依靠血液的循环实现营养物质的供应和垃圾物质的代谢。一旦血液亏虚,就如同自然界的河流缺水断流,整个生态系统就会枯萎而失去滋润
从西医的角度看,胆囊有有浓缩和储存胆汁的作用。胆汁通过胃与小肠连接处的12指肠进入小肠。人体的胃主要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小肠进行进一步的吸收。由于人体食用的食物非常复杂,所以胃在先天上“设计”的非常结实和“厚实”。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入睡后几小时达高峰,清晨醒来之前最低。当食物进入胃中时,胃酸即开始分泌。胃在排空时pH值约在7.07.2之间,当食团进入胃中时,pH值可降达23之间。食物依靠强“胃酸”将食物消化。小肠为了将胃消化的食物做进一步的精吸收,所以“先天”在设计是薄而接触面大的。胆汁是碱性的,有中和胃酸,加强小肠对食物的吸收和保护小肠的作用。如果胆汁的排泄有问题,或者胆囊被摘除,人体的12指肠和小肠就很容易被胃酸腐蚀破坏,小肠的吸收能力也会减弱。小肠的吸收能力减弱会导致血液津液的生化能力削减,进而引发人体整体性的功能性衰减。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肝产生胆汁的过程几乎时持续的,而胆汁分泌到小肠却是根据食物的来源间断性的分泌到12指肠的。胆汁的生成和排泄并不同步,胆囊起着贮存和调节作用。“中正之官”在古代是负责监督官员偏差的官员,需要足够的决断力和胆识。人体的决断力需要足够的气血水平做支撑,气血冲击人体给脏腑肌肉充血会变得更有“魄力”。年轻人血气方刚通常容易做决定和冒险,老年人气血衰竭则容易优柔寡断。从胆的功能看,胆汁的正常分泌对气血的生成气到了重要的作用。“胆”的中正作用还体现在胆经的当令时间是晚上23点到凌晨1点,正是自然界阴阳交汇的时刻。人体由阴转阳的生发机制在起始状态越顺畅,则阳气生发越流畅。人体依靠阳气的流畅运行来实现其“疏导”和“纠察”作用。“胆气”的条畅作用通达,越不偏不倚,其“中正”作用越明显。
子宫是产生月经和孕育胎儿的器官,位于骨盆腔中央,在膀胱与直肠之间。子宫称作“女子之胞”,是女性特有的脏器。从中医的角度看,女性卵巢、输卵管和子宫均属于“大子宫”的概念,由肝系统来管理。肝血的滋养和良好的血液循环对子宫的健康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厥阴肝系统虚弱不足会导致肝系统的新陈代谢下降,未能有效代谢掉的痰饮、水液、污血,郁结的能量引发的赘生物(囊肿、肌瘤)均会可能成为导致输卵管不通的原因,也会导致子宫内的环境污浊,这是内因。外因引发的原因很多,诸如熬夜、乱服用药物、奢食生冷、两性生活过频繁、手术创伤等都可能造成正气不足,邪气入侵的局面。
大脑、骨髓、骨骼、血脉、胆囊以及子宫在中医中称作“奇恒之腑”。
《黄帝内经.五脏别论》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脏之主?岐伯说:胃者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故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
把脉是通过两手腕的脉搏跳动情况来对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进行推断。食物和水液进入到胃里后,消化后一部分通过胃周边的毛细血管进入血液循环。向下的部分进入小肠吸收后进入血液循环。脾起到了把肠胃的津液和营养物质向血脉分流的作用。肺通过呼吸向血脉增压和“给氧”,让血脉可以循环运行代谢滋养人体的五脏六腑。手部的动脉脉搏在气的引导下调动人体津液血液运行,通过判断腕部气和血的容量、快慢、弹性柔和度可以反推人体的气血水平和状态。例如,气不足、气容量小则脉象沉而无力,血亏则脉象干硬缺乏弹性。人体的温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类比发动机原理,温度过低会导致运行动力不足,温度太高会导致人体局部积热造成破坏性。血脉速度过快反映人体内积蓄了不该有的内热,血脉速度过慢反映了体内的动力不足。气味通过鼻子进入心肺,心肺的疾病会导致人体的鼻子不利。
岐伯曰:“凡治病必察其下,适其脉,观其志意,与其病也
 
作者原创,如需引用,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